華文網

擠大醫院是無奈,如何強基層醫院?省政協委員張勇支招:讓“一老一小”進社區

省政協委員張勇。

封面新聞訊“現在很多病人生病了一定要去三甲醫院,

基層醫療機構在很大程度上被‘架空’了。”1月25日下午,省政協委員、國家級名中醫、成都中醫名醫館教授張勇,基於他多年的一線臨床經驗和觀察提出,中醫藥發展的重點應放在基層,這樣才能把病人留在社區。

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把“一老一小”留在社區,二是要看重傳統中醫藥診療手段,三是要加強中醫藥傳承教育。

“有些病人只是小感冒都要來掛我的號,

他們說在社區中醫那裡看了幾次都沒看好。”張勇的主治方向是肺間質纖維化和肺癌等重疾。但他在臨床診療中發現,不少感冒、咳嗽的病人,也會不惜提前兩周掛號,去找他看病,“這說明基層中醫診療水準還有待提高。

因此,他認為中醫藥發展的重點要放在基層,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60歲,對於中醫醫生來說還是黃金年齡。”張勇說,社區醫院可以返聘一些退休的老中醫,

讓他們在基層發揮作用。另外,國家也可以通過政策扶持,把剛從中醫藥大學畢業的學生留在基層。這樣,“一老一小”就被留在了社區。

此外,他認為中醫醫生要看重傳統“膏丹丸散”的診療方式,“這些方法掌握起來很簡單,效果又很好,很適合在社區醫院使用。”

同時,他建議加強中醫醫生的“師承教育”。一方面,可以安排三甲醫院的名醫、教授為基層醫療單位定期帶徒,事件三個月或半年都可以;另一方面,

可以不定期組織知名中醫專家到基層單位辦專題講座或培訓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