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Nature:組合療法有望高效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去勢治療抵抗性的晚期前列腺癌似乎對免疫檢查點阻斷和靶向某些免疫抑制性細胞的療法組合使用反應良好。這些免疫抑制性細胞經常與較差的病人預後和治療抵抗性相關聯。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嵌合小鼠模型來測試一種組合療法。這種組合療法涉及使用免疫檢查點阻斷和靶向髓樣抑制細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的療法。

MDSC是起源自骨髓幹細胞的免疫細胞,具有強大的免疫抑制能力,而且已知在腫瘤形成和轉移中發揮著作用。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3月9日線上發表在Nature期刊上。

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癌症生物學教授Ronald DePinho博士說,“相當多的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在接受一種被稱作雄激素剝奪治療(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的化學去勢治療後會經歷癌症復發,並且持續進展為致命性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儘管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有效地治療很多癌症,

但是它並不那麼成功地治療這種特定類型的前列腺癌,這就促使人們尋找戰勝這種抵抗性的靶向療法。”

論文第一作者Xin Lu博士(之前是DePinho博士的一名實習生,如今是美國諾特丹大學的一名獨立的研究員)說,這些研究人員首先測試了抗CTLA4免疫檢查點阻斷和抗PD1免疫檢查點阻斷組合使用,但是僅發現具有“溫和的效果”。使用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和BEZ等MDSC抑制性藥物的靶向療法也表現出最低的抗腫瘤能力。

然而,這兩種療法的組合使用經證實很成功。

DePinho說,“顯著的是,原發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和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對免疫檢查點阻斷和MDSC靶向療法組合使用作出反應。這些觀察結果是在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員James Horner利用一種複雜的遺傳方法開發出的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取得的,而且它們給出一個臨床治療假設:在治療這種侵襲性癌症時,

將免疫檢查點阻斷與MDSC靶向療法組合使用。”

DePinho補充道,將需要開展臨床試驗來驗證他們的發現和進一步探究將選擇性地針對已建立的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和新診斷出的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病例的抗雄激素藥物組合使用是否“實現持久的臨床反應”。

原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