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開車的人和不開車的人在思維上有啥區別

當你現在已經學會了開車,或者是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車,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思維也跟著發生了變化。下面列舉一些思維上的差異,也許你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有雷同,

那絕對不是巧合。

導航水準的差異

“老司機”們在開車的時候,對於路況希望掌握得越清晰越好。因此他們在指路的時候,會更加細緻,比如會提前兩百多米告訴你下一步該怎麼做。而不開車的朋友可能更習慣於發給你一個定位,讓你自己聽著導航的指引就成了,

更容易成為“甩手掌櫃”。

關心的側重點不一樣

比如同樣是和別人約會,開車的人更加關心目的地周邊的交通環境是否通暢、停車場車位元是否充足等資訊。

而不開車的人,可能更加傾向於關注目的地本身,不會這麼在意周遭的交通狀況。

關門力度有差異

話說我在開車以前,下車關門的力度都比較大,因為我希望能一次性把門關好,小心翼翼反而會因為門沒關嚴需要再關一遍,最後索性每一次都多用點力氣去關門,結果有一次還因為門關重了被出租司機吐槽。但是有了車之後,不論是關自家車門,還是關別人的車門,都會更加注意關門的力度了。

對於車內異響的敏感性不一樣

開車的人總是很在意車裡的異響和發動機聲音。不開車的人基本只能聽到音響的聲音。

對待路口與斑馬線的態度迥異

我還記得自己上學的時候,總覺的自己過馬路很安全,反正車子必須讓行人,於是戴個耳機聽歌,不緊不慢地過馬路。長大以後開車上路,才意識到原來是自己當年命大,才能活到現在的。

對於風險的預判能力不同

同樣是坐在副駕駛位置上,開車的朋友會對一些危險有著預判,看到自己的朋友開車有陋習,自己也會開始對其進行糾正。而不開車的朋友在坐車的時候喜歡和同車的朋友聊聊天,除非司機有什麼危險動作(比如嚴重超速或者遇到緊急情況),否則不太能夠提前發現司機的潛在危險。

另一種對於風險預判的區別在於,開車的朋友即使在自己不開車的時候,比如騎自行車的時候,也會意識到車輛是有盲區的。他們在跟車的時候,首先距離不會特別近,其次也能提前預判前車的行駛路線,躲避風險。有些不開車的朋友,會認為車子有三個後視鏡,應該能夠看到自己。尤其是汽車的速度很慢時,有些路上騎車的朋友認為不會出什麼事,結果就是風險預判不足,可能會被車子刮倒。

對於速度的感知不一樣

對於不開車的朋友而言,能把家裡的自行車蹬到20km/h就感覺挺快的了,而對於開車的朋友來說,在市區的環路上開到80km/h也沒有什麼感覺。由於二者對於速度的感知不同,如果低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高估了對方的刹車性能,那麼就有可能釀成車禍。

“遠”和“近”的概念不一樣

有了車以後,感覺30公里左右的距離也不算遠,如果不限行的話,平時都是“說走就走”。但是在沒車的時候,5公里開外就算遠了,而且出行之前一定會進行路線的規劃,計算好總共需要的時間,稍遠一點的地方就不願意去了,因為可能都趕不上末班車。

對於城市結構認知不同

有車以後,自己的出行半徑被大大擴張,能夠認識更多的朋友,自己也能收穫更多的機遇。車子已經不單單是一種交通工具了,它可以是你產生認知改變的催化劑,而且你也可以花更少的時間探索整個城市。

各位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學生時代,由於出行更加偏向於公共交通,那時你對於城市結構的認知,以及自己的生活圈,基本上鎖定在了主要交通幹道(如果你跟我較真,說每次出門都打出租或者叫快車,那我還是跟你手動拜拜吧)。另外,如果是租房子,手裡沒車的朋友也會更在意房源周圍,交通設施的豐富程度。

“剁手”的姿勢不一樣

外出購物,特別是需要進行大采(剁)購(手)的時候,就能體現出車子的重要性了。開自己車子的人,不用太過考慮採購物品的數量,只要不買超大件物品就成了。而且即便是剁一整天的手,體力也不會損耗太多。倘若沒有遇到自己心儀的商品,大不了換個賣場繼續逛就可以了。

不會開車的時候,總以為開車比坐公車快

車子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能給車主帶來便利,但要是在早高峰的時候開車上班,或者晚高峰開車回家,分分鐘堵到你膀胱爆炸。上下班高峰時期,開車不一定比公車快,畢竟公車能夠享受專用車道。

總結:大家都是從不會開車變成老司機的,新技能get後,思維模式確實會發生一些轉變。我自身最直觀的體會就是,思維轉變之後,在路上不論是開車還是行走,都能更加換位思考,而最大的收益,莫過於對那些潛在危險的預防。

才能活到現在的。

對於風險的預判能力不同

同樣是坐在副駕駛位置上,開車的朋友會對一些危險有著預判,看到自己的朋友開車有陋習,自己也會開始對其進行糾正。而不開車的朋友在坐車的時候喜歡和同車的朋友聊聊天,除非司機有什麼危險動作(比如嚴重超速或者遇到緊急情況),否則不太能夠提前發現司機的潛在危險。

另一種對於風險預判的區別在於,開車的朋友即使在自己不開車的時候,比如騎自行車的時候,也會意識到車輛是有盲區的。他們在跟車的時候,首先距離不會特別近,其次也能提前預判前車的行駛路線,躲避風險。有些不開車的朋友,會認為車子有三個後視鏡,應該能夠看到自己。尤其是汽車的速度很慢時,有些路上騎車的朋友認為不會出什麼事,結果就是風險預判不足,可能會被車子刮倒。

對於速度的感知不一樣

對於不開車的朋友而言,能把家裡的自行車蹬到20km/h就感覺挺快的了,而對於開車的朋友來說,在市區的環路上開到80km/h也沒有什麼感覺。由於二者對於速度的感知不同,如果低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高估了對方的刹車性能,那麼就有可能釀成車禍。

“遠”和“近”的概念不一樣

有了車以後,感覺30公里左右的距離也不算遠,如果不限行的話,平時都是“說走就走”。但是在沒車的時候,5公里開外就算遠了,而且出行之前一定會進行路線的規劃,計算好總共需要的時間,稍遠一點的地方就不願意去了,因為可能都趕不上末班車。

對於城市結構認知不同

有車以後,自己的出行半徑被大大擴張,能夠認識更多的朋友,自己也能收穫更多的機遇。車子已經不單單是一種交通工具了,它可以是你產生認知改變的催化劑,而且你也可以花更少的時間探索整個城市。

各位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學生時代,由於出行更加偏向於公共交通,那時你對於城市結構的認知,以及自己的生活圈,基本上鎖定在了主要交通幹道(如果你跟我較真,說每次出門都打出租或者叫快車,那我還是跟你手動拜拜吧)。另外,如果是租房子,手裡沒車的朋友也會更在意房源周圍,交通設施的豐富程度。

“剁手”的姿勢不一樣

外出購物,特別是需要進行大采(剁)購(手)的時候,就能體現出車子的重要性了。開自己車子的人,不用太過考慮採購物品的數量,只要不買超大件物品就成了。而且即便是剁一整天的手,體力也不會損耗太多。倘若沒有遇到自己心儀的商品,大不了換個賣場繼續逛就可以了。

不會開車的時候,總以為開車比坐公車快

車子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能給車主帶來便利,但要是在早高峰的時候開車上班,或者晚高峰開車回家,分分鐘堵到你膀胱爆炸。上下班高峰時期,開車不一定比公車快,畢竟公車能夠享受專用車道。

總結:大家都是從不會開車變成老司機的,新技能get後,思維模式確實會發生一些轉變。我自身最直觀的體會就是,思維轉變之後,在路上不論是開車還是行走,都能更加換位思考,而最大的收益,莫過於對那些潛在危險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