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時日軍的這一戰略失誤,改變了世界格局

1941年6月,德國突然襲擊,發動閃電戰大舉入侵蘇聯,它的盟國日本卻始終無動於衷,沒有及時聯合德國對蘇聯造成東西兩面夾擊之勢,錯失擊敗蘇聯的良機,這顯然不符合軸心國集團的利益,

嚴重違背冠冕堂皇的《反共產國際協定》和《三國軸心條約》的核心理念。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的盟友日本為何要放蘇聯一馬,放棄千載難逢的機會,眼看德國逐漸失去優勢而導致蘇聯腹背受敵的威脅越來越小?通常認為日本關東軍在諾門罕戰役中受到蘇軍沉重打擊,

從此不敢直視蘇聯遠東區域。但是,一個連蘇聯東方邊境部隊都打不過的國家,為何在蘇聯面臨最大危險的1941年底,去向綜合實力遠在蘇聯之上的美國開戰,並從此把軸心國集團引向滅亡?

蘇聯一直都很忌諱兩線作戰,

對德作戰的同時,始終不敢激怒東鄰,不惜出賣大量中國利益穩住日本,誘使它陷入對華戰爭泥潭,還把戰鬥力極強的預備隊長期配置在遠東。一直到攻克柏林,德國徹底戰敗後,蘇聯才得以騰出手來,掉轉槍口真心對付日本。

在德軍即將攻到莫斯科城下的時候,

蘇聯從遠東調來戰鬥力很強的精銳勁旅,包括5個步兵師和3個坦克師,它們是蘇軍中最勇敢善戰的強師銳旅,尤其擅長在冰天雪地中作戰,正是這支援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寒中,使德軍主力遭到空前大敗,它們在莫斯科反攻中重創德軍,使曾經不可一世的中央集團軍群倉皇敗退,此後再也沒有了往昔的威風。如果日本能及時把入侵最強國美國的狂勁全用在聯合德國入侵蘇聯東方領土上,
即便只能對遠東的蘇聯押寶兵團起到牽制的作用,二戰的結局恐怕很難預料。二戰日本不聯合德國打蘇聯而急於單獨打美國的戰略錯誤,直接導致軸心國集團由優勢轉為劣勢,葬送了大好的開局,以至於前功盡棄,付出沉重代價後,依然將改造世界的果實拱手讓給了倉促組建、良莠不齊的同盟國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