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經感動中國的河南“攔車英雄”出血遇險 近一年後恢復得咋樣?

經過將近一年的治療,王文田終於可以出院回家,

兒女都很開心。

“攔車英雄”重新站起來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子甯、曾毅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

王文田笑了,因為他終於可以回家了。這個春節,他可以告別待了近一年的醫院,在順德倫教的“家”中和兒孫們一起過年。

2017年2月23日晚,曾在九江大橋冒死攔車救人、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王文田因突發腦出血昏迷,被緊急送往醫院做手術。5個月後,王文田轉到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進行康復治療。

令人欣慰的是,治療讓王文田成功站起來了。昨日,符合出院條件的王文田在一對兒女的陪同下踏上了回家路。

激勵王文田站起來的,除了有無數人的愛心馳援外,還有他身邊至親的貼心陪伴。為了幫助父親在順德家中繼續進行康復訓練,大兒子王得偉在收廢品謀生計之餘,用廢品自製了康復用具,孝心讓人動容。

王得偉在“屋”前自製了用於康復治療的平衡木,

協助父親訓練走路。

欣喜:“英雄”康復程度超出預期

2017年2月,王文田在自家附近突發腦出血。經過手術治療,他右腦腔內的積血已經基本清除,但右半身完全失去知覺。

去年7月,王文田轉入了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繼續進行治療。該院腦顱損傷康復科主治醫師黃遠秋說,入院檢查顯示王文田除了運動功能、認知功能缺陷外,還多發臨床疾病。“腦受損、肺氣腫、高血壓等自發風險太多。

”黃遠秋表示,經過近半年的治療和訓練,王文田康復的情況超出預期。黃遠秋說:“如今王老能夠拄著四腳拐,在平地上步行60米。”

數月前,由於王文田康復效果不盡如人意,院方重新制定了方案,讓他嘗試了康復機械足訓練,康復進度有了明顯的起色。如今王文田不僅能站起來,認知功能還有一定程度的恢復。“比如他肚子餓了,想大小便了,能簡單地說出來。

”儘管如此,黃遠秋說,腦損傷是不可逆的傷害,造成的右肢偏癱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治癒。

在昨日的康復訓練中,王得偉不時和父親互動:“老爸感覺怎麼樣?熱嗎?”王老都會點頭,用河南方言回應他:“知道了,知道了……”“老爸的精神狀態好多了,胃口也好了。”王得偉說,看到父親能夠站起來,他如釋重負。

接力:院方承諾減免部分費用

去年王文田遇險一事經本報報導後,各方愛心捐款彙聚,

廣州、佛山、周口、太康等多地政府機構、慈善團體愛心“接力”。累計超過40萬元的善款全部用在了王文田腦顱手術和術後的康復治療上。“非常感謝《廣州日報》和所有為老爸捐獻善款的熱心人士。”王得偉說。

儘管如此,記者瞭解到, 後續康復治療費用依然給這個清貧的家庭帶來了不少壓力。黃遠秋說,王老兒子每賣一次廢品收回的錢,都用來補交治療費用。“前後交了20多次,我心中五味雜陳。”黃遠秋說。為了讓王文田及時得到治療,黃遠秋作為他的主治醫生還特意“賒藥”。黃遠秋說:“醫院為王老開通了欠費許可權。為了保證王老治療,賬先算在我頭上。”在出院前,王得偉和家人借了數萬元,希望能補交上欠下的治療費用。

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負責人昨日承諾將會減免王老的一部分治療費用。“待最終治療款項帳單出來後,醫院會給治療費用打折扣,希望能減少王老一家的生活壓力。”

可貴:醫護人員為兄妹悉心照料點贊

在王文田住院治療期間,大兒子王得偉、二女兒王詠梅一直守護在他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父親的起居生活。王詠梅此前在惠州打零工,在當地也成了家。為了照顧父親,王詠梅將近一年沒回家,和孩子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

“老爸比較重要,我辭工就是為了照顧他。”王詠梅說,這次父親出院後,大哥同意讓她“放假”。“春節我會回家陪丈夫、孩子。”不過,王詠梅還是放心不下父親,她計畫過了年初三就回到順德,繼續照顧父親。

在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的康復室中,不少病友知道王文田即將出院,都紛紛送來了祝福,他們還對王詠梅、王得偉豎起了大拇指。“孩子如此貼心的照顧,實在可貴。”一位病友說。王文田的康復治療師戴青松告訴記者,兄妹的孝心也深深打動了他。“每天一早,他倆就帶王老來做康復訓練。每天24小時幾乎都有至親陪伴在王老身邊。”

昔日王文田“一把屎、一把尿”地帶大自己的子女,如今王詠梅也這樣悉心地照料父親。由於王文田身體右側偏癱,無法自主大小便,王詠梅承擔起了清理父親排泄物的工作。“照顧多了,和父親有默契了。”在王詠梅眼中,年邁的父親更像孩子。“我不怕累和髒,就和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王詠梅邊說邊牽著父親的手,溫柔地凝視他。

“攔車英雄”回家記

齊心: 搭建臨時“家” 接父親回家

王文田快一年沒回家了。昨日下午,在收拾好行李後,王文田在王得偉、王詠梅的陪伴下回到了位於順德倫教霞石工業區的“家”。經歷了病痛折磨的“攔車英雄”,終於能和家人一起過春節。

然而,王文田印象中的“家”變樣了。去年夏天,在他住院期間,一場突然來襲的颱風無情地把他原來居住的鐵皮屋吹倒了。“那天晚上,家裡的東西都吹沒了,鐵皮房子被吹得破破碎碎。”王得偉回憶道,颱風過後,原來的家一片狼藉。

生活還得繼續。颱風過後,王得偉花了3700多元,托旁邊工廠的朋友拖來了兩個集裝箱,在原來住址的對面搭建了一個臨時的“家”。昨日記者看到,王得偉的“新家”由兩個面積約15平方米的集裝箱拼成,“屋”內擺設簡單――兩張床、一張沙發、一張茶几和一個電視櫃。

儘管條件不好,但王文田回到“家”中卻顯得輕鬆,笑容多了,疲倦少了。王得偉說:“雖然老爸的認知能力尚未完全恢復,但他認得家人,這能讓他放鬆下來。”

細心: 用廢棄鐵杆 焊成康復用具

對父親的好,王得偉用行動默默表現。儘管家境清貧、生活條件極其有限,但為了幫助父親在家中繼續進行康復訓練,王得偉在收廢品謀生計之餘,自己用廢品製作了康復用具。

集裝箱“屋”外,是王得偉特意給父親打造的專屬康復空間。為了遮陽擋雨,王得偉托朋友從中山捎來廢棄的帳篷並安裝在“屋”外;為了防止父親跌倒,王得偉用隔壁廠房多餘的水泥鋪平了“屋”前的路面。在小路中間,用於康復治療的平衡木格外顯眼,那是王得偉用廢棄鐵杆親手焊成的。“平時老爸可以在這裡,像在康復醫院一樣攙著平衡木行走。”王得偉說,他買不起專業的康復用具,但可以利用廢品自製一個。“這是我能給老爸的所有東西。”

痛心: 兒子患“漸凍症” 他獨自撐起一個家

對於王得偉來說,除了父親,兒子也牽動著他的心。記者瞭解到,王得偉的兒子患上了無法治癒的“漸凍症”,病情仍在蔓延。“現在漸凍的症狀已經到了腰部,可能3~5年內就會擴展至全身,我十分無奈。”王得偉說。

如今,王得偉把父親、兒子都接到了身邊,“一攬子”撐起了整個家。他說:“生活很拮据,但他們很重要。”記者瞭解到,由於王文田做了腦顱修復手術,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為顱骨增鈣,因此藥品開銷成了一家沉重的負擔。

“不過,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儘管生活有很多磨難,但王得偉依舊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王得偉說,目前他正在爭取在倫教開一家專業的回收廢品公司,計畫逐步擴展回收廢品的業務。“希望能順利爭取到相關的證照,畢竟現在一家人都離不開收廢品這個行當,那是我養家糊口唯一的技能。”王得偉告訴記者:“即便再苦再累,有父親、兒子在身邊,累有所值。”

我心中五味雜陳。”黃遠秋說。為了讓王文田及時得到治療,黃遠秋作為他的主治醫生還特意“賒藥”。黃遠秋說:“醫院為王老開通了欠費許可權。為了保證王老治療,賬先算在我頭上。”在出院前,王得偉和家人借了數萬元,希望能補交上欠下的治療費用。

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負責人昨日承諾將會減免王老的一部分治療費用。“待最終治療款項帳單出來後,醫院會給治療費用打折扣,希望能減少王老一家的生活壓力。”

可貴:醫護人員為兄妹悉心照料點贊

在王文田住院治療期間,大兒子王得偉、二女兒王詠梅一直守護在他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父親的起居生活。王詠梅此前在惠州打零工,在當地也成了家。為了照顧父親,王詠梅將近一年沒回家,和孩子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

“老爸比較重要,我辭工就是為了照顧他。”王詠梅說,這次父親出院後,大哥同意讓她“放假”。“春節我會回家陪丈夫、孩子。”不過,王詠梅還是放心不下父親,她計畫過了年初三就回到順德,繼續照顧父親。

在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的康復室中,不少病友知道王文田即將出院,都紛紛送來了祝福,他們還對王詠梅、王得偉豎起了大拇指。“孩子如此貼心的照顧,實在可貴。”一位病友說。王文田的康復治療師戴青松告訴記者,兄妹的孝心也深深打動了他。“每天一早,他倆就帶王老來做康復訓練。每天24小時幾乎都有至親陪伴在王老身邊。”

昔日王文田“一把屎、一把尿”地帶大自己的子女,如今王詠梅也這樣悉心地照料父親。由於王文田身體右側偏癱,無法自主大小便,王詠梅承擔起了清理父親排泄物的工作。“照顧多了,和父親有默契了。”在王詠梅眼中,年邁的父親更像孩子。“我不怕累和髒,就和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王詠梅邊說邊牽著父親的手,溫柔地凝視他。

“攔車英雄”回家記

齊心: 搭建臨時“家” 接父親回家

王文田快一年沒回家了。昨日下午,在收拾好行李後,王文田在王得偉、王詠梅的陪伴下回到了位於順德倫教霞石工業區的“家”。經歷了病痛折磨的“攔車英雄”,終於能和家人一起過春節。

然而,王文田印象中的“家”變樣了。去年夏天,在他住院期間,一場突然來襲的颱風無情地把他原來居住的鐵皮屋吹倒了。“那天晚上,家裡的東西都吹沒了,鐵皮房子被吹得破破碎碎。”王得偉回憶道,颱風過後,原來的家一片狼藉。

生活還得繼續。颱風過後,王得偉花了3700多元,托旁邊工廠的朋友拖來了兩個集裝箱,在原來住址的對面搭建了一個臨時的“家”。昨日記者看到,王得偉的“新家”由兩個面積約15平方米的集裝箱拼成,“屋”內擺設簡單――兩張床、一張沙發、一張茶几和一個電視櫃。

儘管條件不好,但王文田回到“家”中卻顯得輕鬆,笑容多了,疲倦少了。王得偉說:“雖然老爸的認知能力尚未完全恢復,但他認得家人,這能讓他放鬆下來。”

細心: 用廢棄鐵杆 焊成康復用具

對父親的好,王得偉用行動默默表現。儘管家境清貧、生活條件極其有限,但為了幫助父親在家中繼續進行康復訓練,王得偉在收廢品謀生計之餘,自己用廢品製作了康復用具。

集裝箱“屋”外,是王得偉特意給父親打造的專屬康復空間。為了遮陽擋雨,王得偉托朋友從中山捎來廢棄的帳篷並安裝在“屋”外;為了防止父親跌倒,王得偉用隔壁廠房多餘的水泥鋪平了“屋”前的路面。在小路中間,用於康復治療的平衡木格外顯眼,那是王得偉用廢棄鐵杆親手焊成的。“平時老爸可以在這裡,像在康復醫院一樣攙著平衡木行走。”王得偉說,他買不起專業的康復用具,但可以利用廢品自製一個。“這是我能給老爸的所有東西。”

痛心: 兒子患“漸凍症” 他獨自撐起一個家

對於王得偉來說,除了父親,兒子也牽動著他的心。記者瞭解到,王得偉的兒子患上了無法治癒的“漸凍症”,病情仍在蔓延。“現在漸凍的症狀已經到了腰部,可能3~5年內就會擴展至全身,我十分無奈。”王得偉說。

如今,王得偉把父親、兒子都接到了身邊,“一攬子”撐起了整個家。他說:“生活很拮据,但他們很重要。”記者瞭解到,由於王文田做了腦顱修復手術,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為顱骨增鈣,因此藥品開銷成了一家沉重的負擔。

“不過,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儘管生活有很多磨難,但王得偉依舊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王得偉說,目前他正在爭取在倫教開一家專業的回收廢品公司,計畫逐步擴展回收廢品的業務。“希望能順利爭取到相關的證照,畢竟現在一家人都離不開收廢品這個行當,那是我養家糊口唯一的技能。”王得偉告訴記者:“即便再苦再累,有父親、兒子在身邊,累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