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依《清明上河圖》上的客船圖樣製作,這艘汴河客船模型價值百萬

隨著機械化船隻的出現,如今帆船早已消失於湖、河、海的水面上。在國內為數不多航模手藝人的堅持下,曾活躍在水面上的木帆船,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

“匠心問舟——‘海上絲綢之路’中式木帆船模型展”濃縮了中式木帆船的精華。

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展覽上,兩對夫妻檔和兩對父子檔船模技藝傳承人亮相,價值百萬的鎮展之寶汴河客船也走進水城人的視野。

汴河客船價值百萬,再現中國古造船術

鎮展之寶汴河客船

在眾多中式木帆船模型中,位於中間位置的汴河客船模型並不顯眼,但經北京鄭和海洋文化研究會研究院、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和船史研究會會員桂志仁表示,汴河客船這條客船模型的製作者已經去世,它目前價值超百萬元,是展覽中價值最高的一條船模。

《清明上河圖》所表現的汴河船是宋代極具代表性的內河船。此次在中國運河博物館展出的汴河客船模型長97釐米,

寬23釐米,高為60釐米,按照原船的1:30的比例用柚木製作而成的。汴河客船船模依據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上的客船圖樣並經考證而製作,準確再現了古代中國的造船技術。

夫妻檔和父子檔傳人,全力傳承造船技藝

在1月20日下午中國木船模型傳承人參加的中式木帆船模型展研討會上,部分與會專家與木帆船模型傳承人進行了探討和交流。其中,來自合肥的汪鋒與妻子湯瑛、煙臺長島縣的劉延安和妻子李美蘭是木帆船模型技藝傳承人的兩對夫妻檔;而泉州的黃烏騅與黃東偉、廣東陽江的蔡數和蔡敏勁是木帆船模型技藝傳承人的兩對父子檔,

這種全家傳承木帆船模型技藝的情況不僅讓人眼前一亮,還讓人看到了這種技藝傳承的希望。

來自合肥的木帆船模型傳承人汪鋒

尤其是合肥的汪鋒,是坐著輪椅在妻子的幫助下來到現場的。生長在巢湖邊的汪鋒,因祖輩是船模廠工人,所以他從小就喜歡上了帆船,1993年的一場車禍儘管讓汪鋒失去了雙腿,但他沒有放棄帆船的製作技藝,打造出全套的巢湖帆船系列模型是他追求的目標。

劉延安是長島木帆船製造技藝的唯一一位元傳承人。

劉延安的外祖父就是長島有名的老木匠,一生造過50多艘載重20噸-50噸的大風船。受到影響,劉延安成為外祖父的接班人。1997年,劉延安攜妻子、兒女到長島縣城專門從事船模工藝製作。他最有代表性的船模作品就是“大瓜簍”的大風船。

長島大瓜簍中式木帆船模型

廣東省陽江市62歲的蔡數祖上幾代都是造船人。從2000年開始,蔡數與船模結下不解之緣。他製作的船模曾被阿聯酋客人買走。上海世博會期間,蔡數的作品是唯一代表廣東參展的船模。

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會會長霍玲表示,有了兩對父子檔傳承人,他看到了船模技藝傳承的希望。

系大賽後首站巡展,展覽推進保護技藝

福建錨纜船模型

“獲獎作品首站選擇在聊城展出,主要是因為聊城是京杭大運河的重點節點城市,而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在運河申遺和運河保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館長陳清義說。

桂志仁接受採訪

而在桂志仁看來,此次展覽的主要亮點體現在,彙集了中國的沙船、浙船、福船、廣船四大名船;其次,這些船體現了國內最頂級的造船模型技藝,保護了古代大帆船製作的工藝。這次展覽將保護木帆船製作技藝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展覽將陸續推出視頻圖集等成果,進而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運河船研究進程。

記者 陳金路

廣東省陽江市62歲的蔡數祖上幾代都是造船人。從2000年開始,蔡數與船模結下不解之緣。他製作的船模曾被阿聯酋客人買走。上海世博會期間,蔡數的作品是唯一代表廣東參展的船模。

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會會長霍玲表示,有了兩對父子檔傳承人,他看到了船模技藝傳承的希望。

系大賽後首站巡展,展覽推進保護技藝

福建錨纜船模型

“獲獎作品首站選擇在聊城展出,主要是因為聊城是京杭大運河的重點節點城市,而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在運河申遺和運河保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館長陳清義說。

桂志仁接受採訪

而在桂志仁看來,此次展覽的主要亮點體現在,彙集了中國的沙船、浙船、福船、廣船四大名船;其次,這些船體現了國內最頂級的造船模型技藝,保護了古代大帆船製作的工藝。這次展覽將保護木帆船製作技藝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展覽將陸續推出視頻圖集等成果,進而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運河船研究進程。

記者 陳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