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多地先後提出振興鄉村 “田園綜合體”是否會成為又一個風口

本報記者 王海春 上海報導

不久前國土部表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用于租賃房,

令投資及運營機構將房地產運營的目光很快聚焦到城市近郊。

1月24日在一場名為上海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研討會暨閔行歸園居鄉村文旅示範基地課題研究上,上海市決策諮詢專家魏雪飛表示,包括上海在內的多個地區正興起一股以振興鄉村為核心的投資運營風潮。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逐漸意識到,只有城市的高度繁榮卻不顧鄉村發展的相對滯後,

于城市發展其實是不完整的。很多人看到的是在城市做開發的機會,但有通過發掘特色的鄉村機遇,未來極有可能會湧現一批獨角獸式的地產投資和運營企業。”魏雪飛表示。

關於振興鄉村發展,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1月24日指出,上海將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

推動上海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在全國前列。

如何發掘這一領域的機遇,外界瞭解的卻不多。

對此歸園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劍利指出,與城市相似,只有把鄉村建設成由農民參與,具有資產收益、可流轉的良性運營,鄉土開發才具有更廣闊的前景。

近日在上海閔行區推出的“歸園居”田園文旅項目,成為上海新鄉村的一個觀察樣本。

記者瞭解到,

首期試點的專案將以閔行區郊野公園為載體,對浦錦街道沿江8個行政村,展開總體規劃與發展策劃。專案第一期選在一個名為“豐收村”的單位,位於黃浦江沿線已經建成的閔行區浦江郊野公園規劃內,專案總規劃面積約為8平方公里。

與房地產開發將原有建築全部推倒後重新建設的模式完全不同,歸園居將保留不少原有建築及風貌。項目的一期位於郊野公園東北角,

包含休閒文旅、田園社區、文化宿集三大板塊。按計劃未來將成為集鄉村休閒旅遊、精品民宿度假酒店、教育科普、觀光娛樂、鄉風村情、健康餐飲為一體的宜居宜樂宜遊的“新型鄉村複合功能型田園綜合體”。

就其運作方式,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運營及投資方與村裡搭建平臺,按村民自主意願進行收儲,與有意願的村民簽訂租賃及運營合約。收儲後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

根據專案自身特質展開翻修改造或重新建設,以完善整體功能,增強對外吸引力。

依託運上海郊野公園長壽禪寺、上海戲劇學院等資源,建造過程中這一正在推進的專案將利用原有資源,建設包括森林演藝、禪宗靜園、藝術工坊、園藝耕島等帶有藝術特色的休閒空間。

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研究員姚子剛指出,近日國土部關於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試點,不僅成為振興鄉村的利好,也將在保證農民權益基礎上增加其收益。

“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的商業運營,在保留原有鄉村特色的基礎上,有望使鄉村引入了新的經濟動力。”姚子剛說。

不僅成為振興鄉村的利好,也將在保證農民權益基礎上增加其收益。

“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的商業運營,在保留原有鄉村特色的基礎上,有望使鄉村引入了新的經濟動力。”姚子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