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政協委員楊展鵬:服務供給側改革不遺餘力 助力新福建建設再上臺階

人民網福州1月27日電(陳藍燕、蘭志飛、鄭窈、鄒家驊)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要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

福建省政協委員、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行長楊展鵬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中行將不遺餘力服務供給側改革,採取更多措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更加注重供給側的增量優化、動能轉換,有效發揮金融支持作用,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助力新福建建設再上臺階。

積極支援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的重點專案

“為了服務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行積極加大對接省內重點專案的信貸支持,及時梳理省裡下發專案清單,重點支援了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的能源、石化、基建、環保、高科技等企業的重點專案建設。

”楊展鵬表示。

同時,福建中行進一步提升了對先進製造業的信貸服務,加大了對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信貸支援,積極打造高端裝備海內外一體化金融服務模式,為製造企業“走出去”提供多元化的融資、融智支持,並通過供應鏈金融有力支持了福建先進裝備產業集群總體水準的提升。

當前福建省正在積極推進一批可在2019年底前建成投產的專案,特別是機械、電子、石化三大主導產業,到2020年產值將超萬億元,打造出國家乃至全球重要的新型顯示、積體電路、鋰電、高端裝備、石油化工產業基地。楊展鵬表示,福建中行將積極回應黨中央、福建省委號召,加大相關項目儲備,努力成為這些重點項目的主辦銀行,為福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更大貢獻。

助力海絲核心區、自貿試驗區建設

“福建正在大力推進海絲核心區和自貿試驗區建設,要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這對銀行全球性、綜合性、跨國性的金融服務提出更高要求,也為福建中行的發展提供了大有作為的新機遇和大舞臺。”楊展鵬說道。

據悉,中國銀行作為中國唯一連續經營逾百年的金融企業,是中國國際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它在人民幣國際化、外匯業務方面具有市場領先優勢。

2017年,福建中行的國際結算業務量超過500億美元,市場份額約30%,排名福建市場第一;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始終位居市場領導者地位,並於2014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是福建省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連續三年突破千億元大關的商業銀行。

中國銀行在自貿區業務領域也擁有天然的優勢。楊展鵬介紹,截至2017年12月末,中國銀行在福建自貿區範圍內共設有11家分支機搆,是自貿區四至範圍內服務功能最齊全、網點佈局最廣泛的商業銀行。在福建自貿試驗區2015-2016年度“三十家示範企業”評選活動中,中行福州片區分行成為福州片區唯一一家獲得“示範企業”稱號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2017年福建自貿區十大金融創新項目評選中,中國銀行“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系統創新”專案獲評一類專案,“同業聯合擔保海關稅款保函”專案與“整車平行進口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專案獲評二類項目,是獲評項目占比最高的金融機構。在福州自貿區發佈的金融創新案例中,有60%的案例都有中行的身影,部分專案是中行首創。

扶持小微企業,振興實體經濟

楊展鵬稱,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防止“脫實向虛”,加大對實體企業的金融供給,進一步緩解優質的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過去的一年,福建中行積極發展普惠金融,持續完善企業金融服務,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信貸金額較去年末新增67.23億元,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520.8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82%,超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客戶數為8960戶,較去年同期增長470戶;申貸獲得率為98.63%。

同時,福建中行大力支持養老、教育、醫療、文化、現代農業等民生行業及政府重點支持的科技環保、海洋經濟、電子商務等行業。“對企業經營正常、信用狀況良好、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但又存在臨時性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實行無還本續貸措施。”楊展鵬說,福建中行還為小微企業免收或者主動承擔了了許多專案的服務費用,其中僅不動產評估費一項,2017年就為客戶支付了349.5萬元。“這些措施都切實有效地降低了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促進了實體企業的‘血液迴圈’與生命活力。”

更加注重防範金融風險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行福建省分行堅持“優績效、拼市場、控風險、重敬業”四大導向,有效平衡業務發展與風險管控,取得了令市場矚目的經營業績,資產品質水準繼續保持四大行最優。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國有銀行責無旁貸的使命。按照中國銀行總行的要求,福建中行嚴格遵守監管規定,強化各級機構合規經營意識,扎實抓好重點客戶、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風險防範與管控,做到對風險的早識別、早發現、早預警。”楊展鵬稱。

同時,福建中行對不良資產實施有效防控,加大處置力度,堅決清退“僵屍”企業,嚴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授信,積極協助化解地方政府信用風險,積極參與杠杆結構調整,主動調整信貸結構,增加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貸投入,降低對過剩行業的信貸支持,為降低杠杆率作出應有的貢獻,也為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穩定的金融環境。

“目前我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楊展鵬表示,但今後一段時期,防控金融風險的壓力仍然較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一定要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在福建自貿試驗區2015-2016年度“三十家示範企業”評選活動中,中行福州片區分行成為福州片區唯一一家獲得“示範企業”稱號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2017年福建自貿區十大金融創新項目評選中,中國銀行“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系統創新”專案獲評一類專案,“同業聯合擔保海關稅款保函”專案與“整車平行進口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專案獲評二類項目,是獲評項目占比最高的金融機構。在福州自貿區發佈的金融創新案例中,有60%的案例都有中行的身影,部分專案是中行首創。

扶持小微企業,振興實體經濟

楊展鵬稱,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防止“脫實向虛”,加大對實體企業的金融供給,進一步緩解優質的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過去的一年,福建中行積極發展普惠金融,持續完善企業金融服務,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信貸金額較去年末新增67.23億元,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520.8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82%,超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客戶數為8960戶,較去年同期增長470戶;申貸獲得率為98.63%。

同時,福建中行大力支持養老、教育、醫療、文化、現代農業等民生行業及政府重點支持的科技環保、海洋經濟、電子商務等行業。“對企業經營正常、信用狀況良好、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但又存在臨時性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實行無還本續貸措施。”楊展鵬說,福建中行還為小微企業免收或者主動承擔了了許多專案的服務費用,其中僅不動產評估費一項,2017年就為客戶支付了349.5萬元。“這些措施都切實有效地降低了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促進了實體企業的‘血液迴圈’與生命活力。”

更加注重防範金融風險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行福建省分行堅持“優績效、拼市場、控風險、重敬業”四大導向,有效平衡業務發展與風險管控,取得了令市場矚目的經營業績,資產品質水準繼續保持四大行最優。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國有銀行責無旁貸的使命。按照中國銀行總行的要求,福建中行嚴格遵守監管規定,強化各級機構合規經營意識,扎實抓好重點客戶、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風險防範與管控,做到對風險的早識別、早發現、早預警。”楊展鵬稱。

同時,福建中行對不良資產實施有效防控,加大處置力度,堅決清退“僵屍”企業,嚴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授信,積極協助化解地方政府信用風險,積極參與杠杆結構調整,主動調整信貸結構,增加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貸投入,降低對過剩行業的信貸支持,為降低杠杆率作出應有的貢獻,也為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穩定的金融環境。

“目前我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楊展鵬表示,但今後一段時期,防控金融風險的壓力仍然較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一定要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