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會看浙江環保丨報告中關於生態文明都說了啥?

聚焦兩會

1月25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在杭州隆重開幕。

省長袁家軍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分為“2017年和過去五年工作回顧”“今後五年發展的目標任務”“2018年重點工作”三部分。

關於生態文明

袁省長都說了啥?

小編這就來劃重點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①著力抓改革促活力。

積極推進各領域各方面的改革。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制定實施“區域能評、環評+區塊能耗、環境標準”改革指導意見,創建湖州、衢州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②著力抓轉型促升級。

堅決打破罎罎罐罐。“去產能”“去不良”“去污染”“去違建”取得顯著成效。處置404家“僵屍企業”,淘汰2690家企業落後產能,整治4.7萬家髒亂差小作坊;完成48座城鎮汙水處理廠一級A排放達標改造,新增3000公里城鎮污水管網,劣V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劣V類小微水體基本消除;全面完成大型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改造燃煤小鍋爐,完成拆違2.7億平方米、“三改”4.7億平方米;11個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39微克/立方米。

回顧“浙”五年

浙江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五年來,全省生態環境發生了優質水提升、劣質水下降,藍天提升、PM2.5下降,綠化提升、森林火災下降的明顯變化。

①全面推進“五水共治”,累計消除6500公里垃圾河、5100公里黑臭河,地表水Ⅲ類以上水質斷面比例從64.3%提高到82.4%。

②積極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完成所有大型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改造,

啟動實施工業廢氣清潔排放技術改造,全面淘汰黃標車,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從每立方米61微克下降到39微克。

③大力實施“珍貴彩色森林”行動,新增珍貴樹木450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61%。

④累計完成拆違9億平方米、“三改”13.9億平方米。

⑤制定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省對縣(市、區)財政收費制度、生態功能區縣市環境年金制度和覆蓋全省江河湖塘的河長制。

綠水青山成為浙江最靚麗的金名片!

展望未來五年

加快建設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打造現代化先行區。

大花園是現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態。要按照全域景區化的目標要求,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城市、國家公園,力爭到2022年全省有10000個行政村、1000個小城鎮、100個縣城和城區成為A級景區。

高標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浙江。

堅持標準引領、制度先行,

制定實施浙江汙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標準、工業廢氣清潔排放標準、城鄉垃圾分類處理標準,高標準推進“五水共治”和廢氣、垃圾處理,著力解決工業臭味擾民問題。

①力爭到2020年,全省設區市環境空氣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徹底消除劣V類水體。

②深入推進“三改一拆”,鞏固“無違建縣(市、區)”創建工作成果,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和農村危房治理,進一步提升城鄉建設水準。

③統籌抓好治土、治廢等工作,合理佈局、統籌推進餐餘垃圾、固體垃圾、建築垃圾、危廢處理設施建設,努力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總量零增長和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覆蓋。

④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提升耕地、森林、河流、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

⑤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環保監測監察執法體制改革,全面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獎懲機制、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制度,建立健全以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為基礎的用能權交易制度。

2018年重點工作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①認真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饋問題的整改落實。

②制定實施工業廢氣清潔排放標準,啟動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專項行動,完成100個化工等重點行業廢氣清潔排放技術改造項目。

③制定實施汙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標準,啟動100座城鎮汙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

④創建 “污水零直排區”,完成100個入海排污口整治,啟動100個重點污染地塊和垃圾填埋場的生態修復。

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力度。

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全面整治畝均稅收1萬元以下的低小散企業,處置200家“僵屍企業”,淘汰1000家企業落後產能,整治10000家髒亂差小作坊小企業。

全面實施生態文明新政。

①完善河長制,實施湖長制,探索灣(灘)長制。

②完善四種主要污染物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省對縣(市、區)財政收費制度,每噸提高至4000元。

③完善生態功能區縣市環境年金制度,穩步提高獎勵幅度。

④探索建立省內流域生態獎優懲劣的保護補償機制,啟動實施以單位能耗為基礎的用能權交易制度和獎懲政策。

⑤大力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業畝均稅收低於全省平均水準的,適當減少新增工業用地指標。

⑥啟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行動,支持湖州、衢州、麗水等市打造“兩山”理念示範區。

③統籌抓好治土、治廢等工作,合理佈局、統籌推進餐餘垃圾、固體垃圾、建築垃圾、危廢處理設施建設,努力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總量零增長和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覆蓋。

④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提升耕地、森林、河流、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

⑤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環保監測監察執法體制改革,全面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獎懲機制、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制度,建立健全以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為基礎的用能權交易制度。

2018年重點工作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①認真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饋問題的整改落實。

②制定實施工業廢氣清潔排放標準,啟動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專項行動,完成100個化工等重點行業廢氣清潔排放技術改造項目。

③制定實施汙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標準,啟動100座城鎮汙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

④創建 “污水零直排區”,完成100個入海排污口整治,啟動100個重點污染地塊和垃圾填埋場的生態修復。

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力度。

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全面整治畝均稅收1萬元以下的低小散企業,處置200家“僵屍企業”,淘汰1000家企業落後產能,整治10000家髒亂差小作坊小企業。

全面實施生態文明新政。

①完善河長制,實施湖長制,探索灣(灘)長制。

②完善四種主要污染物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省對縣(市、區)財政收費制度,每噸提高至4000元。

③完善生態功能區縣市環境年金制度,穩步提高獎勵幅度。

④探索建立省內流域生態獎優懲劣的保護補償機制,啟動實施以單位能耗為基礎的用能權交易制度和獎懲政策。

⑤大力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業畝均稅收低於全省平均水準的,適當減少新增工業用地指標。

⑥啟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行動,支持湖州、衢州、麗水等市打造“兩山”理念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