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省政協委員郝萌:堅定文化自信 民族原創歌劇大有可為

“通過發展中國民族原創歌劇來堅定文化自信,陝西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大有可為。”省政協委員郝萌認為,陝西厚重的歷史文化,為中國民族原創歌劇的創作提供了眾多的優秀題材。

以歌劇為載體 傳播陝西文化

從《張騫》《司馬遷》到2016年剛剛獲得了中國第十一屆藝術節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碼獎的歌劇《大漢蘇武》,這一系列優秀的中國民族原創歌劇均取材于陝西歷史文化。尤其是《大漢蘇武》,

在國家藝術基金和陝西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的扶持下完成了全國百場巡演,足跡遍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幾個城市和地區,無形中在全國範圍內展示出陝西的文化自信。“文化的力量再一次通過歌劇這種藝術形式找到了自信的立足點,我們也將蘇武這個陝西歷史人物展現在全國觀眾的眼前。”記者瞭解到,今年2月份,由200餘人組成的《大漢蘇武》劇組,還將首次走出國門,
帶著全省乃至全國人民的期望赴新加坡進行首場東南亞巡演。

加大扶持力度 夯實觀眾基礎

郝萌認為,中國民族原創歌劇是以人民為主體,以講述中國故事為載體的綜合高水準藝術形式之一。“陝西應該大力發展民族原創歌劇,我的提案就是圍繞這一主題開展。”記者瞭解到,此次參加陝西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郝萌帶來了題為《堅定文化自信——將中國民族歌劇的種子根植於人民的心中》。

她認為,要通過加大宣傳與扶持力度,拉近老百姓與歌劇的距離,通過多種途徑來夯實觀眾基礎,讓優秀的民族歌劇既叫好又叫座。

開展歌劇進校園 瞄準現實題材作品

“歌劇市場的培養要從青少年抓起,從學生抓起。”在《大漢蘇武》中飾演女主角索仁娜的郝萌,對此深有體會。“可以通過開展歌劇進校園,在校園進行大型歌劇演出或片段展示與解析,

讓孩子們在瞭解歌劇、欣賞歌劇的過程中充實文化涵養和陶冶藝術情操。”

郝萌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在民族原創歌劇的題材選擇上,瞄準反映人民生活和陝西發展的現實題材作品。“只有讓歌劇充分發揮講好和傳播陝西故事、中國故事的作用,自然而然會引起觀眾關注歌劇這一藝術形式,也將進一步關注陝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