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乳腺癌患者為何90%都被切乳?來看中美乳腺癌治療的驚人差異

年輕的乳腺癌患者,現在越來越多。“為了治病,乳腺癌患者必須要做手術切除術。為了防止復發轉移,手術必須切得越多越好,切得越乾淨越好。”

“乳腺癌患者必須切除乳☆禁☆房”的治療方式已經深入人心,

很多人認為得了乳腺癌就必將失去乳☆禁☆房。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乳腺癌中心主任、全美最佳乳腺癌醫生Eric P. Winer博士告訴我們,乳腺癌的生存率相對較高,美國接受保乳手術的患者是64%,中國僅5.5%。選擇保乳術的患者生存率還略高。

中國乳腺癌患者為何9成被切乳?

長期以來,切除乳☆禁☆房似乎是治療女性乳腺癌的常規方式。

對於女性患者來說,切除乳☆禁☆房會對身心造成巨大創傷,但保乳又擔心癌細胞清除得不夠徹底,影響到生存。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乳腺癌保乳術就已納入手術治療指南建議中。

在美國,僅有36%的患者根據需要做了切乳,2/3的患者接受了保乳手術,在微創手術和即時檢查可協同進行的一體化手術室裡,可以做到精准切除腫瘤組織,同時保住女性傲人的雙峰。

在中國,一項發表在權威國際醫學核心期刊《柳葉刀·腫瘤學》上的中國全國範圍內的調查結果顯示,乳☆禁☆房切除術占到原發性乳腺癌手術的88.8%。這意味著,近9成的中國乳腺癌患者被切除了乳☆禁☆房。

即便是目前在保乳率較高的京津滬地區的三級甲等醫院,也只有少數醫院超過50%,大部分地區依然在追求“切乾淨”。

中美癌症治療最大的一個不同點是,美國大多數癌症發現是早期的,中國大多是中晚期。比如乳腺癌,很多患者已經錯過最佳手術保乳時機。

不得不說,很多患者存在認識誤區,認為切得越徹底,癌症就根除得越到位,都願意切得乾乾淨淨。為抓住一個壞人,

卻冒著錯殺三千的風險。國內治療惡性腫瘤,往往採取一刀切除“惡”務盡,殃及無辜。

切乳換生存,就能完全健康了嗎?

其實不然。

乳腺癌外科手術一直強調要“切得大,切得乾淨”,是因為在靶向精准藥物及微創外科技術出現之前,乳腺癌早期發現率較低,治療手段匱乏,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30%。

於是,外科醫生們往往通過手術盡可能多的切除患者的病變組織,最大限度減少腫瘤轉移復發的幾率,

延長患者壽命。

但手術之後的問題往往更多。據統計,乳☆禁☆房切除術患者術後性心理障礙比例高達85.9%(保乳術只有19.5%)。即便是55歲發病,大部分患者也要帶著傷疤和心理陰影生活20年以上,年輕的患者心理問題會更加嚴重。

保乳與切乳的生存率一樣嗎?

乳腺癌手術分為保乳和切乳兩類。

保乳,是只切除乳腺內腫塊和部分乳腺腺體,但保留完整或大部分乳☆禁☆房。而切乳,則是切除乳☆禁☆房(皮膚、皮下組織、乳腺腺體及乳☆禁☆頭乳暈複合體)、清掃腋窩淋巴結、切除胸大肌筋膜,但保留或部分保留胸大肌、胸小肌。

乳腺癌康復者 | Kimi Maxwell(美國)

很多患者疑問,雖然很想做保乳術,但保留的乳☆禁☆房會不會增加腫瘤復發轉移的風險呢?

美國專家說,保乳治療的生存率與切乳治療的生存率幾乎一樣,保乳治療不會增加腫瘤的復發,更不會降低患者生存率。

美國最新臨床對比研究證實:早期+年齡<40歲的患者,在實行了保乳術(術後放療)和乳☆禁☆房切除術的生存情況,兩種手術方式的10年生存率沒有顯著性差異,甚至選擇保乳術的患者生存率還略高。

最新2018美國癌症年報中顯示,1989-2015年,美國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降低39%;美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是89%,中國是73.1%。與之相對應的資料是:美國接受保乳手術的患者是64%,中國只有5. 5%。

為什麼美國能夠在保持高治癒率的同時,讓2/3的女性患者保住乳☆禁☆房呢?

在美國,腫瘤的治療都是多學科診療的結果。從腫瘤內科、外科、放射科、影像科等多個學科團隊協同作戰,盡可能地幫助患者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在保乳手術過程中,美國醫生的手術刀借助一體化手術室進行乳腺保乳手術,可大幅度降低乳腺癌患者術後需要再次手術的幾率,可降低33%的乳腺癌患者術後復發率。

並非厚此薄彼,也不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事實就是,我國惡性腫瘤的治療,是時候該告別“一刀切”、“經驗主義”的陳舊思想,實施精准醫療的時候了。

所以,乳腺癌的保乳手術,切的是病灶不是乳☆禁☆房,保命也能保乳哦。

並不是所有乳腺癌患者都適合保乳

但是還是那句話,乳腺癌患者是否真的適合保乳治療,需要經過專業醫生的判斷。

患者一般要滿足下列條件:

1)腫瘤單發,即一側乳☆禁☆房內的單個病灶,腫瘤直徑小於3釐米,邊界相對清楚,無腋窩淋巴結轉移;

2)腫瘤位置不在乳☆禁☆頭、乳暈下,腫瘤邊緣距乳☆禁☆頭的距離大於3釐米,以便於手術後的修復,及保持乳☆禁☆房的外形美觀;

3)術後患者有條件(身體狀況和經濟條件)接受放療在內的術後綜合治療和長期隨訪;

4)考慮術後的外形效果,綜合評估瘤體大小和與乳☆禁☆房的比例,乳☆禁☆房豐滿者更為適合;

5)患者有強烈的保乳主觀要求。

則是切除乳☆禁☆房(皮膚、皮下組織、乳腺腺體及乳☆禁☆頭乳暈複合體)、清掃腋窩淋巴結、切除胸大肌筋膜,但保留或部分保留胸大肌、胸小肌。

乳腺癌康復者 | Kimi Maxwell(美國)

很多患者疑問,雖然很想做保乳術,但保留的乳☆禁☆房會不會增加腫瘤復發轉移的風險呢?

美國專家說,保乳治療的生存率與切乳治療的生存率幾乎一樣,保乳治療不會增加腫瘤的復發,更不會降低患者生存率。

美國最新臨床對比研究證實:早期+年齡<40歲的患者,在實行了保乳術(術後放療)和乳☆禁☆房切除術的生存情況,兩種手術方式的10年生存率沒有顯著性差異,甚至選擇保乳術的患者生存率還略高。

最新2018美國癌症年報中顯示,1989-2015年,美國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降低39%;美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是89%,中國是73.1%。與之相對應的資料是:美國接受保乳手術的患者是64%,中國只有5. 5%。

為什麼美國能夠在保持高治癒率的同時,讓2/3的女性患者保住乳☆禁☆房呢?

在美國,腫瘤的治療都是多學科診療的結果。從腫瘤內科、外科、放射科、影像科等多個學科團隊協同作戰,盡可能地幫助患者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在保乳手術過程中,美國醫生的手術刀借助一體化手術室進行乳腺保乳手術,可大幅度降低乳腺癌患者術後需要再次手術的幾率,可降低33%的乳腺癌患者術後復發率。

並非厚此薄彼,也不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事實就是,我國惡性腫瘤的治療,是時候該告別“一刀切”、“經驗主義”的陳舊思想,實施精准醫療的時候了。

所以,乳腺癌的保乳手術,切的是病灶不是乳☆禁☆房,保命也能保乳哦。

並不是所有乳腺癌患者都適合保乳

但是還是那句話,乳腺癌患者是否真的適合保乳治療,需要經過專業醫生的判斷。

患者一般要滿足下列條件:

1)腫瘤單發,即一側乳☆禁☆房內的單個病灶,腫瘤直徑小於3釐米,邊界相對清楚,無腋窩淋巴結轉移;

2)腫瘤位置不在乳☆禁☆頭、乳暈下,腫瘤邊緣距乳☆禁☆頭的距離大於3釐米,以便於手術後的修復,及保持乳☆禁☆房的外形美觀;

3)術後患者有條件(身體狀況和經濟條件)接受放療在內的術後綜合治療和長期隨訪;

4)考慮術後的外形效果,綜合評估瘤體大小和與乳☆禁☆房的比例,乳☆禁☆房豐滿者更為適合;

5)患者有強烈的保乳主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