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考物理:如何徹底擺脫4類計算題“低分魔咒”?

物理計算題歷來是高考拉分題,試題綜合性強,難度大,數學運算要求高。在考場上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去認真分析計算,再加上考場的氛圍和時間使得很多考生根本做不到冷靜清晰地去分析,

更談不上快速準確的得到答案。

要想成功破解計算題難題,首先要明晰它的本質。其實,所有的計算難題,看似繁雜淩亂,很難理出頭緒,其實就是一些基本現象和知識的疊加而已。碰到實例,進行物理建模,套用相應的方法,計算題分你就可以輕鬆get。

一、力學綜合

力學綜合試題往往呈現出研究物件的多體性、物理過程的複雜性、已知條件的隱含性、問題討論的多樣性、數學方法的技巧性和一題多解的靈活性等特點,能力要求較高。具體問題中可能涉及到單個物體單一運動過程,也可能涉及到多個物體,多個運動過程,在知識的考查上可能涉及運動學、動力學、功能關係等多個規律的綜合運用。

解題策略:

(1)多體問題:整體法和隔離法。選取研究物件和尋找相互聯繫是求解多體問題的兩個關鍵。選取研究物件需根據不同的條件,或採用隔離法,把研究物件從其所在的系統中抽取出來進行研究;或採用整體法,把幾個研究物件組成的系統作為整體來進行研究;或將隔離法與整體法交叉使用。

(2)多過程問題:合分合。

“合”:初步瞭解全過程,構建大致運動圖景。

“分”:將全過程進行分解,

分析每個過程的規律(包括物體的受力情況、狀態參量等)。

“合”:找到子過程之間的聯繫,尋找解題方法(物體運動的速度、位移、時間等)。

觀察每一個過程特徵和尋找過程之間的聯繫是求解多過程問題的兩個關鍵。

(3) 隱含條件類問題:注重審題,深究細琢,努力挖掘隱含條件。我們有一期是專門關於隱含條件的總結,仍然不熟悉的同學可以再找來看一下。

(4)分類討論類問題:認真分析制約條件,

周密探討多種情況。解題時必須根據不同條件對各種可能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必要時要自己擬定討論方案,將問題根據一定的標準分類,再逐類進行探討,防止漏解。

(5)數學技巧類問題:耐心細緻尋找規律,熟練運用數學方法。耐心尋找規律、選取相應的數學方法是關鍵。求解物理問題,通常採用的數學方法包括:圖像法、幾何法、方程法、比例法、數列法、不等式法、函數極值法和微元分析法等,

在眾多數學方法的運用上必須打下扎實的基礎。

(6)一題多解類問題:開拓思路避繁就簡,合理選取最優解法。避繁就簡、選取最優解法是順利解題、爭取高分的關鍵,特別是在受考試時間限制的情況下更應如此。這就要求我們具有敏捷的思維能力和熟練的解題技巧,在短時間內進行斟酌、比較、選擇並作出決斷。當然,作為平時的解題訓練,盡可能地多採用幾種解法,對於開拓解題思路是非常有益

二、帶電粒子的運動

帶電粒子運動型計算題大致有兩類,一是粒子依次進入不同的有界場區,二是粒子進入複合場區。近年來高考重點就是受力情況和運動規律分析求解,週期、半徑、軌跡、速度、臨界值等。再結合能量守恆和功能關係進行綜合考查。

解題策略:

(1)受力分析及運動特徵分析及力學規律的選擇

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做什麼運動,取決於帶電粒子所受的合外力及初始狀態的速度,因此應把帶電粒子的運動情況和受力情況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①當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所受合外力為零時,做勻速直線運動(如速度選擇器)

——根據平衡條件列方程求解。

②帶電粒子所受的重力和電場力等值反向,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帶電粒子在垂直於磁場的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洛倫茲力公式、牛頓第二定律和平衡條件列方程聯立求解。

③帶電粒子所受的合外力是變力,且與初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粒子做非勻變速曲線運動,這時粒子的運動軌跡既不是圓弧,也不是抛物線,由於帶電粒子可能連續通過幾個情況不同的複合場區,因此粒子的運動情況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其運動過程可能由幾種不同的運動階段組成——選用動能定理或能量守恆定律列方程求解。

(2)說明:由於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受力情況複雜,運動情況多變,往往出現臨界問題,這時應以題目中的“恰好”、“最大”、“最高”、“至少”等詞語為突破口,挖掘隱含條件,根據臨界條件列出輔助方程,再與其他方程聯立求解

三、電磁感應的綜合

電磁感應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和熱點,電磁感應的綜合問題涉及力學知識(如牛頓運動定律、功、動能定理、動量和能量守恆定律等)、電學知識(如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直流電路、磁場等)等多個知識點,突出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尤其從實際問題中抽象概括構建物理模型的創新能力。

解題策略:

(1)受力情況、運動情況的動態分析。思考方向:導體受力運動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通電導體受安培力→合外力變化→加速度變化→速度變化→感應電動勢變化……,周而復始,迴圈結束時,加速度等於零,導體達到穩定運動狀態。要畫好受力圖,抓住 a =0時,速度v達最大值的特點。

(2)功能分析。電磁感應過程往往涉及多種能量形勢的轉化。如:安培力做負功就會有其他形式能轉化為電能,安培力做正功必有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摩擦力在相對位移上做功,必然有內能出現;重力做功,必然有重力勢能參與轉化。因此,從功和能的觀點入手,分析清楚電磁感應過程中能量轉化的關係,是解決電磁感應問題的重要途徑。

四、資訊處理題

資訊處理型試題是指試題提供一些有關資訊,然後要求根據所學知識,將有用的資訊收集起來,經過處理後運用已經的知識、方法和手段解決新問題。這類題型主要涉及知識理解、過程分析、模型轉換、方法處理等。資訊提供的方式主要有文字資訊和圖表資訊。文字資訊往往是文字閱讀量比較大,要求從文字資訊中找到有用的資訊來進行處理;圖片資訊包括結構圖和函數關係圖像等。

解題策略:

這種題型的處理思路和步驟:①領會問題的情境,在所給的資訊中獲取有用的資訊,構造相應的物理模型;②合理選擇研究物件;分析研究物件受力情況、狀態、能量等資訊;③運用試題所給規律、方法或自己已經掌握物理規律和方法求解。

登錄物理學科網,學習物理更容易

(m.zxxk.com轉載並發佈)

對於開拓解題思路是非常有益

二、帶電粒子的運動

帶電粒子運動型計算題大致有兩類,一是粒子依次進入不同的有界場區,二是粒子進入複合場區。近年來高考重點就是受力情況和運動規律分析求解,週期、半徑、軌跡、速度、臨界值等。再結合能量守恆和功能關係進行綜合考查。

解題策略:

(1)受力分析及運動特徵分析及力學規律的選擇

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做什麼運動,取決於帶電粒子所受的合外力及初始狀態的速度,因此應把帶電粒子的運動情況和受力情況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①當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所受合外力為零時,做勻速直線運動(如速度選擇器)

——根據平衡條件列方程求解。

②帶電粒子所受的重力和電場力等值反向,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帶電粒子在垂直於磁場的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洛倫茲力公式、牛頓第二定律和平衡條件列方程聯立求解。

③帶電粒子所受的合外力是變力,且與初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粒子做非勻變速曲線運動,這時粒子的運動軌跡既不是圓弧,也不是抛物線,由於帶電粒子可能連續通過幾個情況不同的複合場區,因此粒子的運動情況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其運動過程可能由幾種不同的運動階段組成——選用動能定理或能量守恆定律列方程求解。

(2)說明:由於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受力情況複雜,運動情況多變,往往出現臨界問題,這時應以題目中的“恰好”、“最大”、“最高”、“至少”等詞語為突破口,挖掘隱含條件,根據臨界條件列出輔助方程,再與其他方程聯立求解

三、電磁感應的綜合

電磁感應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和熱點,電磁感應的綜合問題涉及力學知識(如牛頓運動定律、功、動能定理、動量和能量守恆定律等)、電學知識(如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直流電路、磁場等)等多個知識點,突出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尤其從實際問題中抽象概括構建物理模型的創新能力。

解題策略:

(1)受力情況、運動情況的動態分析。思考方向:導體受力運動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通電導體受安培力→合外力變化→加速度變化→速度變化→感應電動勢變化……,周而復始,迴圈結束時,加速度等於零,導體達到穩定運動狀態。要畫好受力圖,抓住 a =0時,速度v達最大值的特點。

(2)功能分析。電磁感應過程往往涉及多種能量形勢的轉化。如:安培力做負功就會有其他形式能轉化為電能,安培力做正功必有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摩擦力在相對位移上做功,必然有內能出現;重力做功,必然有重力勢能參與轉化。因此,從功和能的觀點入手,分析清楚電磁感應過程中能量轉化的關係,是解決電磁感應問題的重要途徑。

四、資訊處理題

資訊處理型試題是指試題提供一些有關資訊,然後要求根據所學知識,將有用的資訊收集起來,經過處理後運用已經的知識、方法和手段解決新問題。這類題型主要涉及知識理解、過程分析、模型轉換、方法處理等。資訊提供的方式主要有文字資訊和圖表資訊。文字資訊往往是文字閱讀量比較大,要求從文字資訊中找到有用的資訊來進行處理;圖片資訊包括結構圖和函數關係圖像等。

解題策略:

這種題型的處理思路和步驟:①領會問題的情境,在所給的資訊中獲取有用的資訊,構造相應的物理模型;②合理選擇研究物件;分析研究物件受力情況、狀態、能量等資訊;③運用試題所給規律、方法或自己已經掌握物理規律和方法求解。

登錄物理學科網,學習物理更容易

(m.zxxk.com轉載並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