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周世宗柴榮的一場貨幣戰爭

在‘中國紛紛,孰為天子’的五代十國末期,歷史選擇了一位近乎完美的皇帝-周世宗柴榮來承上啟下。柴榮草根出身,深諳民間疾苦,登基坐殿之後制定了‘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

十年致太平足’的戰略方針,希冀開創一個使得天下蒼生安居樂業的穩定局面。在柴榮眾多的治國方針之中,下詔銷毀天下銅佛像就是著名一例。

顯德三年,柴榮發現鑄錢的部門因為沒有足夠的原料而停止鑄造貨幣,而民間熱衷於銷毀銅錢鑄造器皿和佛像。

於是,他下令除了政府部門的法物、軍隊武器和寺廟裡的鐘磬之外,民間百姓的銅器和佛像必須在五十天內主動上繳到政府部門,政府部門給予等值兌換。凡是過期藏匿五斤銅以上者,以死罪論處;未到五斤者,按照重量以刑法論處。柴榮對身邊近臣說到:“我聽說佛以善道化人,但銅佛像並不是佛。佛為了度化他人,就算頭顱、眼睛都可以佈施。如果朕的身體可以救濟天下百姓,
朕也在所不惜。”

周世宗柴榮想恢復和發展經濟,貨幣是必不可少的流通工具。銅本身不僅是鑄貨的主要原料,而且是重要的工業金屬。倘若任由民間私自銷毀銅錢鑄造佛像,無疑會造成國家財富的大量流失。另外,佛教傳入中國已有幾百年,

佛教勢力日益龐大,“私度僧尼,日益猥雜”也浪費極大的人力資源。周世宗柴榮並非從信仰上消滅佛教,而是希望通過行政手段把佛教手裡的財富轉移出來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這才是他發動這場貨幣戰爭的真正目的。

令人遺憾的是僅僅三年之後,

柴榮英年早逝,壯志未酬,後周的江山落到柴氏孤兒寡母手裡。不久禁軍統領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但趙匡胤在很大程度上繼續了柴榮的政治理念,用武力消滅南唐,完成國家統一,徹底結束了戰禍連年,餓殍滿地的混亂局面,為宋朝開創空前的繁榮富裕奠定了基礎。

聲明:文字版權歸虎賁資產所有,謝絕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