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就地處決!二戰德軍因為殺了這位蘇聯女人,最終被蘇軍拒降

在人類戰爭史上最為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線的蘇德戰場,無疑是血腥戰場中的血腥戰場,因為在這裡的戰場上,人格遭到了踐踏,人性遭到了毀滅。

在人類戰爭史上,尤其是在近代人類戰爭史上,因為戰局不利至使向對手投降,在戰場上已經司空見慣,而獲勝的一方接受投降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德戰場上,卻出現了蘇軍拒絕德軍國防軍第197師332團投降的一幕,而蘇軍拒絕受降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支部隊殘忍的殺害了一位叫做卓婭·阿納托利耶芙娜·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的蘇軍女遊擊隊員。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蘇聯首都莫斯科

德軍賴以成名的閃電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第一次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慘敗,莫斯科保衛戰中德軍在損失了50萬精銳軍隊後,

被迫開始向西撤退。隨後蘇軍開始了大反攻,而在此次戰役中,與以往不同的是,蘇聯紅軍在莫斯科大反攻時所喊的口號,不是原來的“保衛蘇維埃,保衛史達林”,而是變成了“為卓婭報仇”。

眾所周知,在蘇德戰爭的初期,

蘇軍遭到了難以承受的損失和恐怖的傷亡數字

德軍在經過閃擊波蘭和橫掃歐洲之後,軍隊的士氣和技戰術,各軍兵種的協同作戰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平心而論,在當時也只有蘇軍,才能擋住這幾百萬德軍的瘋狂進攻。而在此次的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軍方面曾經湧現出了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蘇聯英雄,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卓婭”。

《卓婭與舒拉》曾經出現過在我們的教科書課本中

卓婭·阿納托利耶芙娜·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1923年9月—1941年11月)是蘇聯紅軍的遊擊隊員,她16歲就被批准加入了蘇聯共青團,於1941年11月,莫斯科保衛戰即將勝利的時候,被德軍第197師332團殘忍殺害,犧牲時年僅18歲。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後,

卓婭被蘇聯政府追認為“蘇聯英雄”稱號,並安葬在了莫斯科的新處☆禁☆女公墓。

蘇德戰爭爆發後,面對德軍的入侵,當時年僅18歲的卓婭立即報名參加了蘇聯紅軍

隨後她被派往德軍後方的遊擊隊,參加支援莫斯科保衛戰的戰鬥。卓婭在一次執行任務中,由於被叛徒告密,卓婭不幸被德軍抓獲,德軍隨即對她進行嚴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夜,德軍每隔一個小時就令卓婭赤腳行走在冰冷的雪地上,年僅18歲的卓婭卻堅貞不屈,沒有向德軍洩露半點機密。

德軍見卓婭沒有屈服後,他們便在雪地上豎起了絞刑架,準備對卓婭執行絞刑

臨刑前,卓婭還在大聲斥責德軍侵略者,並自己把繩索套進了脖子,最後德軍殘忍的將卓婭絞死,並將卓婭的屍體在絞刑架上懸掛了一個月。當蘇聯紅軍發起反攻後,德軍為了掩蓋他們的罪行,才將卓婭的屍體草草掩埋,這也讓蘇聯人記住了這支軍隊,德國國防軍第197師332團。

德國國防軍步兵第197師組建於1940年1月,是一支一直已殘暴著名的部隊,該師的編制為:

步兵第321團、殺害卓婭的332團、347團,炮兵第229團,第229偵察營,第229反坦克營,第229工程營,第229通訊營。1941年入侵蘇聯後,該師參加過明斯克戰役,一直在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編制內參加作戰,在蘇德戰爭期間,197師共有12個人獲得騎士十字勳章,其中就有殺害卓婭的兇手路德瑞爾中校。

第197師332團在殘殺卓婭時,該師隸屬於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第4坦克集團軍步兵第7軍,師長是赫爾曼中將

第197步兵師在1944年的白俄羅斯戰役中,於維貼斯克被全殲,最後一任師長哈赫納被蘇聯紅軍擊斃。殺害卓婭的步兵第332團組建於1939年12月1日,該團於1942年10月15日改稱為第332擲彈兵團,1944年7月22日,該團在維貼斯克戰役中被全殲,至此,德國國防軍第332團的番號被正式抹掉。

據說蘇聯最高統帥史達林,在接到卓婭被德軍332團殘忍殺害的報告後,淚流滿面。

隨後他親自給前線的指揮官朱可夫下達了命令“拒絕殘殺卓婭的德國國防軍第197師332團投降,予以就地殲滅”。因此,德國國防軍第197師332團,成為蘇德戰爭中唯一被拒絕投降的德軍。

由於被叛徒告密,卓婭不幸被德軍抓獲,德軍隨即對她進行嚴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夜,德軍每隔一個小時就令卓婭赤腳行走在冰冷的雪地上,年僅18歲的卓婭卻堅貞不屈,沒有向德軍洩露半點機密。

德軍見卓婭沒有屈服後,他們便在雪地上豎起了絞刑架,準備對卓婭執行絞刑

臨刑前,卓婭還在大聲斥責德軍侵略者,並自己把繩索套進了脖子,最後德軍殘忍的將卓婭絞死,並將卓婭的屍體在絞刑架上懸掛了一個月。當蘇聯紅軍發起反攻後,德軍為了掩蓋他們的罪行,才將卓婭的屍體草草掩埋,這也讓蘇聯人記住了這支軍隊,德國國防軍第197師332團。

德國國防軍步兵第197師組建於1940年1月,是一支一直已殘暴著名的部隊,該師的編制為:

步兵第321團、殺害卓婭的332團、347團,炮兵第229團,第229偵察營,第229反坦克營,第229工程營,第229通訊營。1941年入侵蘇聯後,該師參加過明斯克戰役,一直在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編制內參加作戰,在蘇德戰爭期間,197師共有12個人獲得騎士十字勳章,其中就有殺害卓婭的兇手路德瑞爾中校。

第197師332團在殘殺卓婭時,該師隸屬於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第4坦克集團軍步兵第7軍,師長是赫爾曼中將

第197步兵師在1944年的白俄羅斯戰役中,於維貼斯克被全殲,最後一任師長哈赫納被蘇聯紅軍擊斃。殺害卓婭的步兵第332團組建於1939年12月1日,該團於1942年10月15日改稱為第332擲彈兵團,1944年7月22日,該團在維貼斯克戰役中被全殲,至此,德國國防軍第332團的番號被正式抹掉。

據說蘇聯最高統帥史達林,在接到卓婭被德軍332團殘忍殺害的報告後,淚流滿面。

隨後他親自給前線的指揮官朱可夫下達了命令“拒絕殘殺卓婭的德國國防軍第197師332團投降,予以就地殲滅”。因此,德國國防軍第197師332團,成為蘇德戰爭中唯一被拒絕投降的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