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文職指標來了,這次真的要轉文職,期待還是不舍?

李芳 三劍客

文/李芳 圖/大唐 copyright©三劍客

1

“新一輪軍改開始了!我們省軍區今年現役改文職90個名額,

省軍區各局留一個指標,其餘全部分配到軍分區、人武部。”省軍區司令員的這句話,一直盤旋在剛參加完省軍區師團級幹部培訓總結會的八棵松軍分區司令員范偉的腦海中。

這句話不亞於在具有爭議的島嶼上投放一枚重磅炮彈,整個省軍區人武部系統現役幹部的心裡都受到了強烈震撼。

在返回八棵松軍分區的路上,範偉心裡始終平靜不下來,

這次師團幹部培訓班主要是針對新交流來的團以上幹部舉辦的,各軍分區主官也一同參加培訓。

因為會議剛剛結束,範偉耳邊還迴響著省軍區司令員在視訊會議上面對各會場參加會議的全體幹部職工說的那句非常有分量的話。省軍區系統接近X000名現役幹部,指標分到軍分區人武部也就那麼幾個人。

省軍區司令員說話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培訓班學員的表情,

當然,作為一名正軍級單位的少將,他一定知道目前幹部面臨轉業的形勢下,各軍分區主官的心理狀態。聽到司令員公佈的名額,各軍分區主官心裡都敲起了小鼓。

2

改革之年,現役改文職的指標越少,事情越不好辦。指標多了還好說,

政策不是給一個人制定的,人人都有天塌壓大家的心理,可是,就那麼幾個指標,好像現役改文職的政策就是給幾個少數人定的。

一個軍分區就幾個指標,到底該怎樣分配?一個人武部還不合一個名額,但這幾個名額又不能全部留在軍分區自行消化解決。如果是評功評獎還好說,雖說也牽涉到個人榮譽和利益,有時候也會產生矛盾,但這個矛盾並不大,而現役軍官改文職人員可是牽涉到個人一生的利益,

雖然這個指標像一把打開幸福大門的“金鑰匙”,不管把“鑰匙”砸到誰的頭上,都會讓人感到一陣心痛。

可以這樣說,這到來的新一輪改革風暴在30歲左右年輕軍官心裡掀起了滔天巨浪,因為這把“金鑰匙”瞄準和砸中的就是這個年齡段的現役軍官,這也是軍隊文職崗位設置的性質所決定的;正團以上的幹部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

都不可能現役改文職,他們要麼轉業,要麼退休,很少有人去選擇自主擇業這條路。

而處在30歲上下的現役幹部,正處於在部隊幹事創業的階段,而這個時候,他們成了軍隊改革的見證人,同時他們也有可能成為《軍隊文職人員條例》的親歷者。

說實話,自從這個《條例》出臺以來,30歲以上的執行者認真研究過如何來落實,而30歲以下的現役幹部也仔細閱讀過,有的人可能還不只一次地閱讀,甚至還有人能把相關條文背誦出來,其中嚴謹的詞句和可操作的條款,與他們今後生活的幸福指數息息相關。

3

範偉揣著幾把“金鑰匙”心情複雜地從省軍區培訓班回來了,他不知道有誰會主動來他這討要這幾把象徵幸福生活的“金鑰匙”?這畢竟不是去戰場參加戰鬥,可以下達作戰命令。如果真的戰爭來臨,一定會有很多人遞交請戰書,軍人生來為打仗嘛。這是一場軍隊改革啊,在改革大考面前,檢驗的是每一名軍官的立場和態度。

軍官也是普通的人,當自身的利益在改革的激流中受到衝擊的時候,他們為自己考慮的多一些,這也很正常。想到這裡,範偉似乎聽到手中的幾把“金鑰匙”風鈴一樣地叮咚作響,每響一聲都撞擊著他的軍人情懷。但他不可能像“寶貝”似地一直揣著這幾把“金鑰匙”,有指標就要分配,總要落實到具體的人頭上,怎麼去落實?

范偉心裡清楚,《條例》雖然有很多的可操作性,若拿新修訂的《軍官法》作參照,在某種意義上現役改文職後就少了一些優越性。那麼,誰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受諸多外界因素影響,再好的思想工作此時都顯得蒼白無力。這不能不讓和喜劇演員同名的范偉心生焦慮。

雖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這類事情下命令是使不得的,必需要本人自願才行。眼下的現役改文職雖然是一個過渡,或者說是軍改時期的一個暫時緩衝,但誰願在這個緩衝區裡起連結作用呢?下了火車,來接他的軍分區駕駛員小周說:“首長,今天的會議內容最刺激的就是省軍區首長關於現役改文職的指標分配了,如果允許士官參改,我第一個報名。”

看看,現役改文職還是有吸引力的,只是士官暫時不參改。範偉心裡一直沒底,下一步,也只能是進行思想摸底,個別談話,看看到底有幾個年輕軍官願意改為文職人員?

4

作為大校軍官的他,既是任務指標的落實者,也是《條例》的執行者,怎樣才能把自己去甩“鑰匙”變成讓別人來要“鑰匙”、爭“鑰匙”或者是搶“鑰匙”?

處在軍改激流中手握幾把“金鑰匙”的範偉把符合轉業條件的幹部在心裡逐一排查,有幾個人是符合轉業條件,完成這個任務沒有問題,也不需要做思想工作,年齡到杠,提職受限,轉業到地方發展,這是軍隊幹部的必由之路。而那些不符合轉業條件又都想辦法轉業的營以下幹部,這些年輕的軍官自然要在現役改文職的路上探索前進了。

範偉回到軍分區,第一件事就是要找政委議議這事,但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家在本地、愛人在不錯的單位上班的幾名分區現役參謀幹事,已經把現役轉文職的申請遞交到政治工作處了。

心裡一直都在為手裡的幾個指標憂慮的司令員,見到在家主持工作的政委,在他的肩膀猛擂了一下,深有感觸的說:我們真的對基層新一代國動人瞭解的不深不夠,在軍隊改革大考面前,不計個人較名利得失的精神,是榜樣,也將是軍隊文職人員隊伍的堅強砥柱!

作者|李芳

甚至還有人能把相關條文背誦出來,其中嚴謹的詞句和可操作的條款,與他們今後生活的幸福指數息息相關。

3

範偉揣著幾把“金鑰匙”心情複雜地從省軍區培訓班回來了,他不知道有誰會主動來他這討要這幾把象徵幸福生活的“金鑰匙”?這畢竟不是去戰場參加戰鬥,可以下達作戰命令。如果真的戰爭來臨,一定會有很多人遞交請戰書,軍人生來為打仗嘛。這是一場軍隊改革啊,在改革大考面前,檢驗的是每一名軍官的立場和態度。

軍官也是普通的人,當自身的利益在改革的激流中受到衝擊的時候,他們為自己考慮的多一些,這也很正常。想到這裡,範偉似乎聽到手中的幾把“金鑰匙”風鈴一樣地叮咚作響,每響一聲都撞擊著他的軍人情懷。但他不可能像“寶貝”似地一直揣著這幾把“金鑰匙”,有指標就要分配,總要落實到具體的人頭上,怎麼去落實?

范偉心裡清楚,《條例》雖然有很多的可操作性,若拿新修訂的《軍官法》作參照,在某種意義上現役改文職後就少了一些優越性。那麼,誰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受諸多外界因素影響,再好的思想工作此時都顯得蒼白無力。這不能不讓和喜劇演員同名的范偉心生焦慮。

雖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這類事情下命令是使不得的,必需要本人自願才行。眼下的現役改文職雖然是一個過渡,或者說是軍改時期的一個暫時緩衝,但誰願在這個緩衝區裡起連結作用呢?下了火車,來接他的軍分區駕駛員小周說:“首長,今天的會議內容最刺激的就是省軍區首長關於現役改文職的指標分配了,如果允許士官參改,我第一個報名。”

看看,現役改文職還是有吸引力的,只是士官暫時不參改。範偉心裡一直沒底,下一步,也只能是進行思想摸底,個別談話,看看到底有幾個年輕軍官願意改為文職人員?

4

作為大校軍官的他,既是任務指標的落實者,也是《條例》的執行者,怎樣才能把自己去甩“鑰匙”變成讓別人來要“鑰匙”、爭“鑰匙”或者是搶“鑰匙”?

處在軍改激流中手握幾把“金鑰匙”的範偉把符合轉業條件的幹部在心裡逐一排查,有幾個人是符合轉業條件,完成這個任務沒有問題,也不需要做思想工作,年齡到杠,提職受限,轉業到地方發展,這是軍隊幹部的必由之路。而那些不符合轉業條件又都想辦法轉業的營以下幹部,這些年輕的軍官自然要在現役改文職的路上探索前進了。

範偉回到軍分區,第一件事就是要找政委議議這事,但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家在本地、愛人在不錯的單位上班的幾名分區現役參謀幹事,已經把現役轉文職的申請遞交到政治工作處了。

心裡一直都在為手裡的幾個指標憂慮的司令員,見到在家主持工作的政委,在他的肩膀猛擂了一下,深有感觸的說:我們真的對基層新一代國動人瞭解的不深不夠,在軍隊改革大考面前,不計個人較名利得失的精神,是榜樣,也將是軍隊文職人員隊伍的堅強砥柱!

作者|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