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 ASH Live|江倩教授:聚焦TKI長期治療下的不良反應

主要內容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的問世徹底改變了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治療的結局,

使得患者可能獲得和正常人群相似的長期生存,可視為一種慢性疾病。隨著CML患者總體生存期的延長,人們更加注重CML患者的生存品質,其中關於在長期TKI治療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的慢性不良反應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在第59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江倩教授團隊有兩項相關研究入選了大會壁報交流。我們非常榮幸地在大會現場,
邀請江倩教授分享並解讀關於慢粒患者長期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話題。

近年來,關於慢粒治療領域的熱點話題包括停藥、長期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和新藥研發等等。應該說,真正能夠成功停藥的畢竟是一小部分的患者,而大部分的患者還需要持續地用TKI進行治療。儘管如此,絕大部分的患者通過TKI治療可以獲得長期生存。在長期甚至終身用藥的情況下,藥物的毒副作用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

江倩教授介紹道,近幾年的研究當中有很多關於TKI藥物的副作用報導。在今年ASH大會上,有關CML的Education環節,第二位講者即邀請到一位知名心血管醫生針對TKI治療中的心臟事件發生的機制、頻率以及脫靶效應可能引發的後果等等話題進行了專題講座。它給我們一個很大的警示就是,隨著TKI用藥時間的延長,尤其在西方國家慢粒發生的中位年齡為55~60歲——即很高比例的患者伴有心血管、糖尿病等老年人多發的合併症——這種情況下,

像ponatinib和尼洛替尼等TKI可能引起心臟事件,雖然不是很高比例的發生,但是由於年齡大,且伴有很多基礎疾病,心腦血管栓塞事件的發生率不容忽視。

今年ASH會議期間的壁報環節,也可以看到很多關於三代TKI、二代尼洛替尼的心血管事件的報導,其中特別提及累了藥物劑量的減低可能有助於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因為這些藥物的有效性已被廣泛認可,如果患者因為藥物的毒副作用而導致死亡,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江倩教授課題組今年也有一項研究在ASH的壁報環節進行了交流,主要關注的是患者報導的症狀或不良反應的相關研究。她介紹說:“在這項1000多例患者參與的調研裡,雖然患者報導的症狀與以往的研究相似,但是我們將研究重點放在了識別不同的人口學特徵、治療用藥以及治療反應與患者報導的症狀之間的關係上。

以往的研究發現,很多藥物可能出現不同種類的不良反應和比例的差異。因為不良反應的增多很可能導致患者的依從性下降、生活品質降低,最終影響整體治療的結果。我們試圖去發現與患者報導的不良反應相關的因素,從而促進醫患的溝通和交流,幫助患者解決這些不良反應,從而獲得更好的治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