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養的土雞為什麼沒以前好吃了?農村人都知道原因,你知道嗎?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話題:農民養的土雞,為什麼也不好吃了?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帶著自己的觀點寫了這篇文章。

記得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土雞,第一,十幾年前的農村並不像現在這樣方便,自家養雞的話就既有雞蛋吃,又有雞肉吃,其實除了土雞之外,農民家庭都還會養一兩頭豬,過年的時候最好吃的也就是啃大豬肉骨頭和吃雞肉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現在的農村已經很少有人養豬了。

第二,十幾年前的農村並不富裕(雖然現在也不富裕,但是相比十幾年前那肯定是好了很多),所以也沒有閒錢經常買雞蛋和雞肉,相反,如果家裡缺錢的話,農民家一般會賣掉幾隻土雞用來解燃眉之急。從這兩點其實可以看出,以前農民養的土雞主要是用來產蛋和賣錢的,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殺一兩隻雞自家吃。但是,現在完全不同了,拿我們村來說,大多數農民根本不會自己去養土雞,
村裡也有養雞場,農民生活水準提高了,吃雞蛋,吃雞肉都會去養雞場買,甚至地裡沒肥料了也會去養雞場買雞糞。養雞場的雞相信大家都知道是飼料餵養的,肉質肯定比不上放養散養的雞。

但是,仍然會有一部分農民自己養雞,

吃新鮮的土雞蛋,並且自己養的土雞,不管是雞蛋還是雞肉,吃著也比較放心,有些人養幾年就會把家裡的一部分雞賣掉,然後再買新的小雞慢慢養,因為雞養的時間太久雞肉就會變老,肉質就會變得很差。以前的小雞都是由老母雞孵出來的,而現在的小雞都是買的,大部分都是從保溫箱裡出來的,跟老母雞孵的肯定不一樣。還有,現在的農村,院子都是水泥地,
而且也不會專門留一個前院或者後院用來養雞養豬,不像以前,雖然土雞是圈養的,但是,會留很大的空間讓它活動,也相當於放養。為了防止水泥地被雞拉的到處是雞糞,農民一般會把雞關在籠子裡,即使吃的是糧食,但得不到有效的運動,雞肉肯定也就沒有以前那麼好吃了。

對於農民養的土雞,為什麼也不好吃了?這個話題你有什麼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