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拼了!良品鋪子和中百開啟武漢無人售貨時代

《支點》記者 肖麗瓊

為搶佔“無人”風口,武漢這兩家企業可以說很拼了。

當淘寶和京東的無人超市還在“內測”階段時,武漢的兩家企業已經直接上線“公測”。

1月11日,一則消息在中百集團人士的朋友圈裡轉發起來,主題正是“e百購”中百24小時便利微超正式開業。

而兩天前,本地另一家零售巨頭良品鋪子在京宣佈,已涉入無人智慧櫃領域,裝有飲料、零食的良品鋪子智慧貨櫃已悄然進入武漢的一些寫字樓。

這是否意味著武漢即將迎來無人售貨元年?

“櫃型”和“店型”機器人

今天上午,在位於武漢漢街的良品鋪子生活館,良品鋪子無人智慧貨櫃正式亮相,吸引不少顧客嘗鮮。

實際上,這些無人智慧貨櫃已經在武漢的部分寫字樓裡試運營了近三個月。1月12日上午,在位於漢口常青路的一棟寫字樓內,《支點》記者提前進行了體驗。

從外形上看,無人智能貨櫃與超市里盛放飲品的冰櫃相似。貨櫃內陳列的不僅有良品鋪子的零食及組合包,

還有其他品牌的飲料和食品。要想打開櫃門,顧客需先使用支付寶掃碼,開通小額免密功能並授權。只要不關閉櫃門,顧客都可以隨意取出商品。如果顧客將選中的商品取出,並關閉了櫃門,支付寶立即就會對所選商品進行自動結算,無需顧客另行操作支付。

“很方便也很酷,整個購物過程就像打開冰櫃拿瓶水一樣簡單。重要的是不需要你彎腰去‘撿’東西,這是其他自動售貨機讓我體驗最不好的地方。”在這棟寫字樓裡工作的小劉如是說。

一位顧客表示,與開放式的無人貨架相比,這種智慧貨櫃一次掃碼就自動結算的便捷,省去了需要多次掃碼並確認才能支付的麻煩。

這種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新零售,

讓商品能夠被遠距離非接觸識別,讓冰櫃變身“櫃型機器人”,使C端顧客購物步驟更簡單。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中百集團旗下的首家無人超市則可定義為“店型機器人”。

“e百購”位於中百倉儲關山城市廣場店外。1月18日上午9時,《支點》記者在這裡看到,

店面主題呈簡約工業風,面積約20多平方米,透明落地窗的設計讓內部陳設一覽無遺。

顧客進店購物需使用微信掃描入口處的二維碼。第一次要先註冊,成功後,店門自動打開。

店內的商品多以食品、飲料、日化類快消品為主。每件商品上都有一張醒目的電子標籤,提示“未付款前請勿撕掉商品標籤。標籤內含金屬,入微波爐前請撕掉”。

收銀台包括商品識別處和掃碼付款處。記者選購好一包紙巾,放在商品識別區,掃碼處立刻顯示商品金額。顧客可以選擇支付寶、微信任一方式付款。

當來到出口處時,語音系統會提示系統正在檢測。只要兩三秒時間,店門會自動打開。

場景痛點尚需反覆運算解決

實際上,無論是良品鋪子的智慧貨櫃,還是中百無人便利店都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

2017年11月,《支點》記者受邀參觀京東總部“內測版”的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在進店方式、RFID(無線射頻)技術的運用以及出店結算方式等方面,都與上述二者有很多相似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中百集團去年在新零售領域的表現頗引人關注。2017年10月,中百羅森引進“火星兔子”,實現自助結帳不排隊的無人收銀購物方式;11月,中百集團又與多點合作,在中百倉儲門店,消費者可以通過多點APP掃條碼直接付款。

然而,這次闖入大眾視野的中百“e百購”並不隸屬於中百倉儲或中百超市,而是中百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孵化的專案。據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目前負責中百集團新業態版塊業務,2017年開始主攻無人風口。

“‘無人經濟’肯定是未來幾年新零售發展的方向,但需要解決的痛點也不少。”該公司總經理李波坦言,去年至今,他們至少接洽了全國數十家相關企業。除了現有的“e百購”模式,良品鋪子無人智慧貨櫃技術也曾在考慮範圍,“可以肯定的是,沒有哪一種模式已經成熟,每種場景都有需要解決的痛點。”

出於安全等問題考慮,目前“e百購”並不能實現24小時營業,須與中百倉儲門店作息同步。

“如果有顧客拿出智慧貨櫃的商品吃一口再放進去,我們只能事後通過後臺將他納入‘黑名單’”,良品鋪子全管道策略部負責人曹卓告訴《支點》記者,封閉式智慧貨櫃的貨品安全性更有保障,但也存在上述暫時無解的問題。

此外,在目前普遍以使用RFID技術為主的無人零售店內,用來結算價格的電子標籤一旦被人為撕去,也會導致商品未經結算就可帶出店內。

“這些痛點一定會在技術反覆運算中解決,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李波說。目前,他們擬在“e百購”內安裝智慧攝像頭,連接店內語音系統,一旦發現有不誠信的行為發生,將自動觸發語音系統發出友善的提醒。

“無人”不一定代表更便宜

可以想像的是,相對于傳統零售業態,無人零售在人工成本上將大幅降低。

據介紹,良品鋪子的首批智慧貨櫃成本在1萬元左右,有低溫和常溫功能,每個櫃子可放置30多種商品。

過去3個月,良品鋪子智慧貨櫃投放了20多個,以寫字樓為主,按照良品鋪子的投放思路,接下來的半年還會陸續在武漢投放30-50個。如果測試效果穩定且超出預期,未來很可能會大量投放。據介紹,一旦大量投放,這些無人智慧櫃的成本將降低至5000元,且省掉了人工成本。在店鋪網路上,無人智慧櫃與良品鋪子線下店形成交織網路,由附近門店負責無人櫃的配貨、補貨、維護等。

良品鋪子副總裁趙剛告訴記者,涉入無人智慧櫃領域,是想把門店與顧客的距離從300米縮短到15米。

李波也表示,除了人力成本大幅降低,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一些黑科技應用會降低開店的邊際成本。

與超市、便利店內常見的紙質價簽不同,“e百購”內的價簽有如電紙書一般的質感,且封閉在一個小方盒內。

據介紹,這種電子價簽是中百與京東方合作的產品,可實現所有門店價格的統一同步調整。屆時,一個主管就可以負責多家門店的運維工作。

那麼,既然成本降低,是否意味著商品的價格會低於超市、便利店呢?

記者對比了“e百購”與中百倉儲關山廣場店內的同款商品發現,前者的價格普遍要高於後者。以合味道的一款速食麵為例,在“e百購”售價為6.2元,在中百倉儲內為5.6元。

“因為二者定位是不一樣的,‘e百購’不是大規模量販,我們對標的是便利店。消費頻次和便利性,決定了我們在定價上會高於大型超市,但是優於便利店”,李波說。

曹卓也稱,未來,良品鋪子無人智慧貨櫃所售的貨品也會及閘店商品形成差異化,推出一些定製版的高附加值產品套裝等。

盈利模式或有更多玩法

上線一周來,從貨損角度看,李波對“e百購”的表現還算滿意,比預期要好。據瞭解,良品鋪子無人智能貨櫃上線的前3個月中,平均每天銷售額約300元,也超出了預期。

除了銷售收入,無人零售的傳播價值也越來越被商家們重視。

以“無人經濟第一股”、目前估值30億的友寶為例,兩年時間,友寶從虧損直接變成盈利9260萬元。而在收入分類中,有2.89億元為廣告陳列收入。

“下一步,良品鋪子的無人智慧貨櫃將設計LED屏,承接品牌宣傳功能,也可以應客戶要求定制櫃型、外觀”。曹卓說,軟化的營收、鏈路的深化都有望成為推動無人智慧貨櫃的新盈利點。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6月份,良品鋪子首個無人門店有望上線。人臉識別、人臉支付等黑科技的加入,或許會為愛吃零食的你添加一份滋味。

記者選購好一包紙巾,放在商品識別區,掃碼處立刻顯示商品金額。顧客可以選擇支付寶、微信任一方式付款。

當來到出口處時,語音系統會提示系統正在檢測。只要兩三秒時間,店門會自動打開。

場景痛點尚需反覆運算解決

實際上,無論是良品鋪子的智慧貨櫃,還是中百無人便利店都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

2017年11月,《支點》記者受邀參觀京東總部“內測版”的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在進店方式、RFID(無線射頻)技術的運用以及出店結算方式等方面,都與上述二者有很多相似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中百集團去年在新零售領域的表現頗引人關注。2017年10月,中百羅森引進“火星兔子”,實現自助結帳不排隊的無人收銀購物方式;11月,中百集團又與多點合作,在中百倉儲門店,消費者可以通過多點APP掃條碼直接付款。

然而,這次闖入大眾視野的中百“e百購”並不隸屬於中百倉儲或中百超市,而是中百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孵化的專案。據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目前負責中百集團新業態版塊業務,2017年開始主攻無人風口。

“‘無人經濟’肯定是未來幾年新零售發展的方向,但需要解決的痛點也不少。”該公司總經理李波坦言,去年至今,他們至少接洽了全國數十家相關企業。除了現有的“e百購”模式,良品鋪子無人智慧貨櫃技術也曾在考慮範圍,“可以肯定的是,沒有哪一種模式已經成熟,每種場景都有需要解決的痛點。”

出於安全等問題考慮,目前“e百購”並不能實現24小時營業,須與中百倉儲門店作息同步。

“如果有顧客拿出智慧貨櫃的商品吃一口再放進去,我們只能事後通過後臺將他納入‘黑名單’”,良品鋪子全管道策略部負責人曹卓告訴《支點》記者,封閉式智慧貨櫃的貨品安全性更有保障,但也存在上述暫時無解的問題。

此外,在目前普遍以使用RFID技術為主的無人零售店內,用來結算價格的電子標籤一旦被人為撕去,也會導致商品未經結算就可帶出店內。

“這些痛點一定會在技術反覆運算中解決,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李波說。目前,他們擬在“e百購”內安裝智慧攝像頭,連接店內語音系統,一旦發現有不誠信的行為發生,將自動觸發語音系統發出友善的提醒。

“無人”不一定代表更便宜

可以想像的是,相對于傳統零售業態,無人零售在人工成本上將大幅降低。

據介紹,良品鋪子的首批智慧貨櫃成本在1萬元左右,有低溫和常溫功能,每個櫃子可放置30多種商品。

過去3個月,良品鋪子智慧貨櫃投放了20多個,以寫字樓為主,按照良品鋪子的投放思路,接下來的半年還會陸續在武漢投放30-50個。如果測試效果穩定且超出預期,未來很可能會大量投放。據介紹,一旦大量投放,這些無人智慧櫃的成本將降低至5000元,且省掉了人工成本。在店鋪網路上,無人智慧櫃與良品鋪子線下店形成交織網路,由附近門店負責無人櫃的配貨、補貨、維護等。

良品鋪子副總裁趙剛告訴記者,涉入無人智慧櫃領域,是想把門店與顧客的距離從300米縮短到15米。

李波也表示,除了人力成本大幅降低,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一些黑科技應用會降低開店的邊際成本。

與超市、便利店內常見的紙質價簽不同,“e百購”內的價簽有如電紙書一般的質感,且封閉在一個小方盒內。

據介紹,這種電子價簽是中百與京東方合作的產品,可實現所有門店價格的統一同步調整。屆時,一個主管就可以負責多家門店的運維工作。

那麼,既然成本降低,是否意味著商品的價格會低於超市、便利店呢?

記者對比了“e百購”與中百倉儲關山廣場店內的同款商品發現,前者的價格普遍要高於後者。以合味道的一款速食麵為例,在“e百購”售價為6.2元,在中百倉儲內為5.6元。

“因為二者定位是不一樣的,‘e百購’不是大規模量販,我們對標的是便利店。消費頻次和便利性,決定了我們在定價上會高於大型超市,但是優於便利店”,李波說。

曹卓也稱,未來,良品鋪子無人智慧貨櫃所售的貨品也會及閘店商品形成差異化,推出一些定製版的高附加值產品套裝等。

盈利模式或有更多玩法

上線一周來,從貨損角度看,李波對“e百購”的表現還算滿意,比預期要好。據瞭解,良品鋪子無人智能貨櫃上線的前3個月中,平均每天銷售額約300元,也超出了預期。

除了銷售收入,無人零售的傳播價值也越來越被商家們重視。

以“無人經濟第一股”、目前估值30億的友寶為例,兩年時間,友寶從虧損直接變成盈利9260萬元。而在收入分類中,有2.89億元為廣告陳列收入。

“下一步,良品鋪子的無人智慧貨櫃將設計LED屏,承接品牌宣傳功能,也可以應客戶要求定制櫃型、外觀”。曹卓說,軟化的營收、鏈路的深化都有望成為推動無人智慧貨櫃的新盈利點。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6月份,良品鋪子首個無人門店有望上線。人臉識別、人臉支付等黑科技的加入,或許會為愛吃零食的你添加一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