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京津冀計程車全改純電動,到底是不是瞎折騰

上個月底流傳出來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出北京市新增和淘汰更新的計程車,其他北京周邊27個城市力爭於2017年底前將一半計程車更換為電動車。

據傳隨後北京市否決該方案,改為僅要求新增計程車是電動。直到月初該檔正式印發,網路上仍未見其公開。

個人認為,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的京津冀計程車改電動汽車的方案(無論新增或替換)在現階段不可行,原因如下。

1.電動汽車技術尚不成熟,

里程有限,不能滿足計程車高強度使用

受制於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目前市場主力車型工況續航里程在250-300公里左右(400公里的比亞迪E6被人為排除在北京計程車車型之外),行駛200公里左右就需要停業去充電,加之計程車司機駕駛習慣于急加速導致續航里程更少。北京市計程車日均里程400多公里,則計程車司機必須停業充電至少2次,每次即使不排隊也至少耗時1到1.5小時。

由此一方面導致計程車服務時間減少和收入下降,;另一方面會導致拒載比例增加(電量不足,需考慮返程不敢去遠處)。

2.電動汽車不適於京津冀地區冬季氣候,乘坐舒適度較差

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在低溫狀態下,充放電性能急劇下降,加之冬季需要動力電池放電制暖,導致續航里程大打折扣;調研統計北京冬季(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低溫時,磷酸鐵鋰電池車型里程最低降至標稱工況里程的50%~60%,

三元鋰電車型降至工況里程標稱的70%左右。如此一來,當前主流電動汽車實際冬季續航僅在130到200公里左右。可見電動汽車在華北冬季,完全不能滿足計程車使用要求。另外根據我們的調研,為增加續航里程,不少電動租車司機冬天不開暖風,導致乘坐舒適度很差。

3.充電基礎設施不足,難以滿足計程車行業需求

2016年對北京市公共充電設施的調研發現,

即使是電動汽車普及和充電建設超前的北京,仍存在嚴重的充電困哪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充電樁數量、分佈不合理、充電車位大量被佔用或損毀導致不可用等、騙補、過度跑馬圈地、快充過少等等,使得即使帳面上有大量的充電樁,電動汽車充電仍然困難重重。大量電動汽車作為計程車突然湧上路面,讓他們去哪裡充電???況且計程車充電頻率遠遠高於私人車輛,勢必對已經混亂的公共充電設施是雪上加霜!

去年的調研就發現大量運營電動汽車(滴滴、租車公司、班車公司、黑車等)擾亂充電秩序、降低服務品質,嚴重損害了面向個人普及電動汽車的效果。西安、太原有出租出專用充電設施,無需和社會車輛爭搶資源(不同於北京私人電動汽車極少),且運營里程沒有北京這麼長。不同的地方情況決定了不同的主要矛盾。充電設施問題,本身就是中國推廣電動汽車不同於他國的主要問題。

連續兩年,我們都在強烈呼籲運營類電動汽車必須建設自己的專用充電設施(保證運營品質),而不是擠佔社會公共充電設施(確保私人電動汽車的使用),希望有關部門及早重視。

4.電動汽車安全問題

三元鋰電雖然能量密度高,但是安全性較差,包括北京在內,發生過多起三元鋰電型電動汽車自燃事件,至今未向社會公開調查結果。計程車每日行駛時間長,且一些計程車駕駛員安全遵章意識淡漠,容易出現交通事故,一旦發生嚴重碰撞事故,很可能導致動力電池因碰撞受損而爆炸燃燒!

5.補貼資金問題

電動汽車必須依賴大量高額補貼進行銷售,首先拿納稅人的錢補貼運營車輛這是本身就不太合理,誰都知道計程車公司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其次河北三四線城市能否承受如此大量的補貼也是個問題,而且有這些巨額資金還不如直接關掉那些高污染的工廠,少走靠污染致富、除了污染啥都不會的道路,這樣更環保、更有效!

至於北京,我想問問主管部門,西安、太原和深圳等地的模式北京能照樣複製嗎?絕對不可能啊,因為比亞迪在北京沒有工廠。北京只有北京現代和北京汽車,他們有啥貨大家都清楚,國情和市場既不接受棒子車(堂堂五常兼工業大國的首都滿街欺辱你已成習慣的蕞爾小國的汽車,有些人不臉紅嗎?只能說他們早已不要臉習慣了,泡菜五花肉已經堵塞了他們的心智),也不接受里程少於400公里或容量80kWh的車(必須考慮北京冬季低溫以及堵車仍需制暖製冷問題)。

6.北京市推廣電動計程車並未取得預想效果,反倒發現諸多弊病!

相關新聞報導頻繁鑒於報端網路(如北京銀建,敢跑市區是要付出代價的;其他公司只能在郊縣運營),嘗試電動計程車的司機有太多怨言,在此不做贅述。希望相關部門多做調研瞭解實情,從實際情況出發,科學合理制定政策!

建議:

1.取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中京津冀計程車改電動汽車計畫(新增或全部替換),讓市場自行決定。

2.現階段推動電動計程車,只建議換電模式(仍存在觸電摩擦打火的安全隱患)小規模試運營,或者比亞迪E6這種長里程型車輛。

3.新增車輛是否選擇純電動,交由出租出公司和司機自主選擇,而不應強制。現階段可考慮推廣混合動力汽車,作為計程車更新換代產品,在不影響運營和乘坐舒適度下,降低路面排放。

4.機動車污染主力是大型車輛,特別是某些柴油車、超標車;盯著出租出不如盯著路上冒黑煙的車!

作者:Neo

本身就是中國推廣電動汽車不同於他國的主要問題。

連續兩年,我們都在強烈呼籲運營類電動汽車必須建設自己的專用充電設施(保證運營品質),而不是擠佔社會公共充電設施(確保私人電動汽車的使用),希望有關部門及早重視。

4.電動汽車安全問題

三元鋰電雖然能量密度高,但是安全性較差,包括北京在內,發生過多起三元鋰電型電動汽車自燃事件,至今未向社會公開調查結果。計程車每日行駛時間長,且一些計程車駕駛員安全遵章意識淡漠,容易出現交通事故,一旦發生嚴重碰撞事故,很可能導致動力電池因碰撞受損而爆炸燃燒!

5.補貼資金問題

電動汽車必須依賴大量高額補貼進行銷售,首先拿納稅人的錢補貼運營車輛這是本身就不太合理,誰都知道計程車公司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其次河北三四線城市能否承受如此大量的補貼也是個問題,而且有這些巨額資金還不如直接關掉那些高污染的工廠,少走靠污染致富、除了污染啥都不會的道路,這樣更環保、更有效!

至於北京,我想問問主管部門,西安、太原和深圳等地的模式北京能照樣複製嗎?絕對不可能啊,因為比亞迪在北京沒有工廠。北京只有北京現代和北京汽車,他們有啥貨大家都清楚,國情和市場既不接受棒子車(堂堂五常兼工業大國的首都滿街欺辱你已成習慣的蕞爾小國的汽車,有些人不臉紅嗎?只能說他們早已不要臉習慣了,泡菜五花肉已經堵塞了他們的心智),也不接受里程少於400公里或容量80kWh的車(必須考慮北京冬季低溫以及堵車仍需制暖製冷問題)。

6.北京市推廣電動計程車並未取得預想效果,反倒發現諸多弊病!

相關新聞報導頻繁鑒於報端網路(如北京銀建,敢跑市區是要付出代價的;其他公司只能在郊縣運營),嘗試電動計程車的司機有太多怨言,在此不做贅述。希望相關部門多做調研瞭解實情,從實際情況出發,科學合理制定政策!

建議:

1.取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中京津冀計程車改電動汽車計畫(新增或全部替換),讓市場自行決定。

2.現階段推動電動計程車,只建議換電模式(仍存在觸電摩擦打火的安全隱患)小規模試運營,或者比亞迪E6這種長里程型車輛。

3.新增車輛是否選擇純電動,交由出租出公司和司機自主選擇,而不應強制。現階段可考慮推廣混合動力汽車,作為計程車更新換代產品,在不影響運營和乘坐舒適度下,降低路面排放。

4.機動車污染主力是大型車輛,特別是某些柴油車、超標車;盯著出租出不如盯著路上冒黑煙的車!

作者: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