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學大家季羨林的18句名言,字字珠璣談人生談命運

1、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

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

2、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3、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4、我靜靜地坐在那裡,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裡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

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裡,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生筆底。 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乾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
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備力量向水面衝擊。水當然是不缺的。但是,細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

5、影響我一生的四句話,分別是陳寅恪所言:“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適所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梁漱溟所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馬寅初所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6、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

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7、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8、走運時,要想到倒楣,不要得意過了頭;倒楣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

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也。

9、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這三個關係,如果能處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10、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11、我從來也沒有想到,把這些輕夢或者噩夢從回憶中移到紙上來。

我從來沒有感到,有這樣的需要。我只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伏在枕上,讓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斷斷續續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個旁觀者,顧而樂之。逝去的生命不能複歸,也用不著複歸。但是,回憶這樣的生命,意識到自己是這樣活過來的,陽關大道、獨木小橋,都走過來了,風風雨雨都經過了,一直到今天,自己還能活在世上,還能回憶往事,這難道還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嗎?

12、有時候,這星光的海洋似乎已經達到了黑暗的邊緣;我滿以為,在此之外,已是無邊無際的大黑暗了。然而,只要一轉瞬,再往上一看,依然是一片星光。

13、吾輩凡人的誕生,無一例外,都是被動的,一點主動也沒有。我們糊裡糊塗地降生,糊裡糊塗地成長,有時也會糊裡糊塗地夭折,當然也會糊裡糊塗地壽登耄耋,像我這樣。

14、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15、我相信,一個在滄海中失掉了笑的人,決不能做任何的事情。我也相信,一個曾經滄海又把笑找回來的人,卻能勝任任何的艱巨。

16、我交了一輩子朋友,究竟喜歡什麼樣的人呢?約略是這樣的:質樸、平易;硬骨頭,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嘩眾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個人利益,而是多為別人考慮;關鍵是個“真”字,是性情中人。

17、如果真有一個人,人人都說他好,這個人很可能是一個極端圓滑的人,圓滑到琉璃球又能長只腳的程度。

18、如果人生真的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厘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元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這難道還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嗎?

12、有時候,這星光的海洋似乎已經達到了黑暗的邊緣;我滿以為,在此之外,已是無邊無際的大黑暗了。然而,只要一轉瞬,再往上一看,依然是一片星光。

13、吾輩凡人的誕生,無一例外,都是被動的,一點主動也沒有。我們糊裡糊塗地降生,糊裡糊塗地成長,有時也會糊裡糊塗地夭折,當然也會糊裡糊塗地壽登耄耋,像我這樣。

14、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15、我相信,一個在滄海中失掉了笑的人,決不能做任何的事情。我也相信,一個曾經滄海又把笑找回來的人,卻能勝任任何的艱巨。

16、我交了一輩子朋友,究竟喜歡什麼樣的人呢?約略是這樣的:質樸、平易;硬骨頭,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嘩眾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個人利益,而是多為別人考慮;關鍵是個“真”字,是性情中人。

17、如果真有一個人,人人都說他好,這個人很可能是一個極端圓滑的人,圓滑到琉璃球又能長只腳的程度。

18、如果人生真的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厘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元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