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赴約上海車展:十年磨一劍北汽集團背後的匠心之

2017上海車展開展在即,各大車企蓄勢待發。據瞭解,北汽集團將以多款融入新技術的產品煥新亮相。

而透過新產品與新技術,北汽背後呈現出的是一條大型車企不忘初心、實現穩定快速發展的奮鬥之路,是其在推進向製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戰略轉型落地過程中積累的豐碩成果和豐富經驗,這或可為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借鑒。

創新驅動發展,企業活力不斷升溫

在汽車行業淘汰賽加劇、競爭格局將發生突變的關鍵時期,

要成為汽車製造領域技術潮流與商業模式的領導者,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最堅強有力的武器和依靠。

在電動化技術創新與應用方面取得的成績,可以說是北汽集團最引以為傲的競爭資本之一。目前,北汽新能源汽車已連續四年佔據行業領跑位置,經典產品EV系列、行業首款SUV車型EX系列以及適用於物流等特種行業的車型307EV都是各自產品細分市場的翹楚。而如何將先發優勢轉化為領先優勢,

將是北汽新能源板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在商用車領域,福田歐輝作為國內最早致力於新能源客車研發、最早實現新能源客車商業化運營的企業,在新能源市場佔有率達30%以上。歐輝客車也是中國唯一實現三重安全驗證保障的客車企業。

另據透露,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品牌矩陣將添新丁——昌河汽車計畫于上海車展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車北斗星E。

智慧汽車是當前汽車界最熱門的話題和競爭方向之一。今年初,北汽全面推出了“NOVA-PLS”智慧化發展戰略,將Level1到Level4的路線圖繪製得基本清晰,未來瞄準智慧駕駛NOVA-Pilot、智慧網聯NOVA-Link、智慧座艙NOVA-Space等內容,構建完成圍繞汽車的全方位智慧化體系。

北汽集團始終強調“創新”應是開放性的、協同性的。

全球範圍內的資源分享與消化吸收再創新,為北汽集團自主品牌發展注入了強大能量。針對自主品牌,北汽提出了“2.0時代”這個概念,一方面是理念升級,以客戶思維為切入點,從產品企劃、研發設計、用戶體驗等方面不斷改善提高產品的動靜態水準。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將智慧化、互聯化及可感官品質接駁到自主品牌二代車的應用中,
使其真正成為消費者的第二度個人空間。

據悉,本屆上海車展,代表北汽自主品牌2.0新時代的產品將新鮮亮相,將從外觀和內飾、動力性能以及車身和操控性等方面闡釋二代產品的核心特徵。

加速產業鏈升級 迎後市場競爭時代

北汽集團的整車業務屢創佳績,產業鏈上下游及後市場服務的業務模組也功不可沒。自2014年提出戰略轉型目標以來,北汽集團就在服務化的道路上不斷推進,積極探索整車製造與出行、後市場等服務業態的有機融合。2016年集團服務貿易收入已達319億元,北汽集團已經從製造業獨大、業務模式單一的傳統企業一躍成為生態體系完備、業務模式多元的現代化企業集團。

集團旗下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一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僅滿足北汽集團內部的配套保障,也為其他國內外整車企業供應汽車零部件。2016年,為建設國際化水準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海納川整合國際資源,開展國際合作,多個重大專案取得顯著成果。去年10月,北汽集團零部件輕量化基地投產,標誌著北汽集團以濱州輕量化基地為載體,邁向加速發展輕量化技術的新起點。

北汽集團鵬龍平臺現已形成了以汽車銷售、汽車維修、汽車物流、配件服務與集團採購為主營,出租租賃、廣告服務、二手車業務、平行進口等為支撐的汽車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實現了北汽集團整車生產、零部件製造與服務貿易業務的對接與聯動。2016年,鵬龍平臺整體經營形勢喜人,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加31%和83%,特別是在整車銷售方面實現了扭虧為盈。鵬龍平臺的經銷商網路佈局持續完善,截至2016年末,鵬龍經銷商網路共有經銷店40多家,形成了覆蓋國內18個省35個城市的汽車經銷商網路佈局。除此之外,鵬龍平臺還積極探索後市場先進業務模式,孵化出一批優秀的商業模式創新代表。其中,“黑馬”維修專案和“車咖”平臺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修車用車體驗;中都物流建設配套物流網路,利用資訊化手段持續優化物流供應鏈業務流程。這些創新的業務模式,有力支撐了集團整車主業的發展。

在金融業務方面北汽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去年成功入股九江銀行,為汽車金融及汽車和通航融資租賃業務打開了發展空間。財務公司和產投公司以較小的資源佔用,創造了數以億計的利潤,是“小而美”的發展典範。產投公司的“優普錢包”上線試用,好評如潮。隨著“兩個轉型”戰略的逐步落地,北汽的業務結構正在不斷優化,新的增長點將不斷湧現。

緊隨市場風向 引領出行新生態

北汽集團要做“整體出行方案的提供者”,僅僅製造並不夠,北汽還關注製造出產品之後如何物盡其用的問題。因此,北汽在發展分時租賃和共用汽車等出行服務領域也做了有效的嘗試。4月8日,華夏出行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這是北汽集團在共用經濟時代推出的全新出行平臺,董事長徐和誼表示:“成立華夏出行、佈局共用經濟是北汽集團承接區域發展戰略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它將成為北汽集團契合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承擔“治堵減排”社會責任的重要平臺,更將成為北汽集團實現戰略轉型的新引擎。”

據介紹,華夏出行目標打造一個千億規模的全球化出行服務平臺,形成具有北汽特色的人、車、路、網、商全產業鏈業務的閉環發展,實現傳統整車製造業與新興資訊技術產業及金融產業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創新。

北汽“共用汽車”將主要著眼新能源汽車應用,主推車型——北汽新能源ARCFOX-1將亮相上海車展,這是一款小巧的雙人座純電動車,可通過PC、手機等終端實現自助選車、預定和還車。據瞭解,北汽的“共用汽車”計畫於二季度上市,首先在北京望京等重點地區先行試點,逐步向全國重點城市進行推廣。

佈局跨界產業 領跑京津冀

過去的一年,北汽集團積極回應供給側結構改革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政策,不斷提質增效,並通過黃驊工廠、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瑞麗生產基地等的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與轉型升級,帶動區域經濟加速發展。

此外,通用航空產業是北汽集團落實向製造創新型和服務型企業轉型的重要抓手之一。北京通航將圍繞飛機製造、飛機銷售、通航運營和通航服務四大核心業務,構建通用航空的全產業價值鏈條,加強產業與金融的結合,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通用航空標杆企業。2016年10月21日,北京通航公司常州固定翼飛機生產基地圓滿完成了首架P750飛機的複裝下線,這標誌著北京通航具備了該固定翼飛機的製造能力。北京通航還持續深化與義大利萊奧納多直升機及紐西蘭太平洋航空航太公司的合作,不斷加大對外合資合作力度,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年2月,北京通航法荷航飛機航線維修有限責任公司揭牌,這是北汽集團強勢進軍高端航空服務業的標誌,是代表了北京市推進服務業對外開放綜合試點的標誌性成果,其戰略意義和未來的商業價值可見一斑。

在上海車展上,北汽集團將首次攜直升機、無人機等產品參展,一方面展現北汽集團汽車與通航雙產業發展的轉型成果,同時也在傳遞一個資訊——未來出行生態圈更加多樣化。

整合國際資源打造世界北汽

面對終端不斷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的趨勢,北汽不斷加強終端管道建設,擴大管道輻射範圍,提升銷售及售後服務水準。在新品上市時期,北汽採用多地同時發佈的模式,引發多地聯動效應,取得了熱烈的市場反響。但是,打造世界北汽才是北汽集團為之努力的方向,國內市場重要,海外市場也要發力。

在“一帶一路”的政策號召之下,北汽集團“走出去”的步伐穩中加快。目前,北汽已在在全球47個國家搭建銷售網路154家、建設海外產業基地4家、境外公司7家、KD項目22個。

值得一提的是,“單槍匹馬闖天下”不是北汽的思維模式,中國企業抱團出海才是更加安全、有效的辦法。據透露,目前北汽正聯合其他中國商用車企業、國際銀行巨頭等企業,在辛巴威建立整車生產基地,由辛巴威政府提供進、出口配額,產品不僅內銷辛巴威,甚至享受外資待遇,整車同步出口。同時,與北汽財務及其他金融企業一起,提供購車金融支援,將全球先進的金融購車模式帶到非洲大地,促進汽車銷售。未來“辛巴威”模式被複製到海外其他地區也不無可能。

深層次行銷 著力提升品牌形象

品牌行銷,北汽集團講究“穩、准”,務求與企業文化高度契合並有助於雙方品牌價值的提升和互贏,實現生態迴圈。

近期,北汽獨家冠名的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成為了文化界的一股清流,也將北汽的文化行銷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和深度。

事實上,北汽在體育文化和文娛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北汽集團鼎力支持北京排球運動;贊助北京-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北汽紳寶獨家冠名贊助央視《中國好歌曲》第三季、北京衛視《非凡匠心》,參加CTCC中國房車錦標賽、CRC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環塔拉力賽等賽事奪得驕人戰績;北汽威旺攜手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昌河強勢助陣《中國藝考》,並成為三對三籃球聯賽官方合作夥伴;以及體現自身產品實力的環青海湖電動汽車挑戰賽和跳傘俱樂部等等。

由這些合作可見,北汽對品牌行銷有自己的原則——對文化傳承與推廣有益,對產業發展有益。“走一條匠心發展之路”,北汽正將之貫徹到每個細節。

積極探索整車製造與出行、後市場等服務業態的有機融合。2016年集團服務貿易收入已達319億元,北汽集團已經從製造業獨大、業務模式單一的傳統企業一躍成為生態體系完備、業務模式多元的現代化企業集團。

集團旗下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一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僅滿足北汽集團內部的配套保障,也為其他國內外整車企業供應汽車零部件。2016年,為建設國際化水準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海納川整合國際資源,開展國際合作,多個重大專案取得顯著成果。去年10月,北汽集團零部件輕量化基地投產,標誌著北汽集團以濱州輕量化基地為載體,邁向加速發展輕量化技術的新起點。

北汽集團鵬龍平臺現已形成了以汽車銷售、汽車維修、汽車物流、配件服務與集團採購為主營,出租租賃、廣告服務、二手車業務、平行進口等為支撐的汽車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實現了北汽集團整車生產、零部件製造與服務貿易業務的對接與聯動。2016年,鵬龍平臺整體經營形勢喜人,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加31%和83%,特別是在整車銷售方面實現了扭虧為盈。鵬龍平臺的經銷商網路佈局持續完善,截至2016年末,鵬龍經銷商網路共有經銷店40多家,形成了覆蓋國內18個省35個城市的汽車經銷商網路佈局。除此之外,鵬龍平臺還積極探索後市場先進業務模式,孵化出一批優秀的商業模式創新代表。其中,“黑馬”維修專案和“車咖”平臺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修車用車體驗;中都物流建設配套物流網路,利用資訊化手段持續優化物流供應鏈業務流程。這些創新的業務模式,有力支撐了集團整車主業的發展。

在金融業務方面北汽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去年成功入股九江銀行,為汽車金融及汽車和通航融資租賃業務打開了發展空間。財務公司和產投公司以較小的資源佔用,創造了數以億計的利潤,是“小而美”的發展典範。產投公司的“優普錢包”上線試用,好評如潮。隨著“兩個轉型”戰略的逐步落地,北汽的業務結構正在不斷優化,新的增長點將不斷湧現。

緊隨市場風向 引領出行新生態

北汽集團要做“整體出行方案的提供者”,僅僅製造並不夠,北汽還關注製造出產品之後如何物盡其用的問題。因此,北汽在發展分時租賃和共用汽車等出行服務領域也做了有效的嘗試。4月8日,華夏出行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這是北汽集團在共用經濟時代推出的全新出行平臺,董事長徐和誼表示:“成立華夏出行、佈局共用經濟是北汽集團承接區域發展戰略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它將成為北汽集團契合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承擔“治堵減排”社會責任的重要平臺,更將成為北汽集團實現戰略轉型的新引擎。”

據介紹,華夏出行目標打造一個千億規模的全球化出行服務平臺,形成具有北汽特色的人、車、路、網、商全產業鏈業務的閉環發展,實現傳統整車製造業與新興資訊技術產業及金融產業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創新。

北汽“共用汽車”將主要著眼新能源汽車應用,主推車型——北汽新能源ARCFOX-1將亮相上海車展,這是一款小巧的雙人座純電動車,可通過PC、手機等終端實現自助選車、預定和還車。據瞭解,北汽的“共用汽車”計畫於二季度上市,首先在北京望京等重點地區先行試點,逐步向全國重點城市進行推廣。

佈局跨界產業 領跑京津冀

過去的一年,北汽集團積極回應供給側結構改革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政策,不斷提質增效,並通過黃驊工廠、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瑞麗生產基地等的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與轉型升級,帶動區域經濟加速發展。

此外,通用航空產業是北汽集團落實向製造創新型和服務型企業轉型的重要抓手之一。北京通航將圍繞飛機製造、飛機銷售、通航運營和通航服務四大核心業務,構建通用航空的全產業價值鏈條,加強產業與金融的結合,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通用航空標杆企業。2016年10月21日,北京通航公司常州固定翼飛機生產基地圓滿完成了首架P750飛機的複裝下線,這標誌著北京通航具備了該固定翼飛機的製造能力。北京通航還持續深化與義大利萊奧納多直升機及紐西蘭太平洋航空航太公司的合作,不斷加大對外合資合作力度,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年2月,北京通航法荷航飛機航線維修有限責任公司揭牌,這是北汽集團強勢進軍高端航空服務業的標誌,是代表了北京市推進服務業對外開放綜合試點的標誌性成果,其戰略意義和未來的商業價值可見一斑。

在上海車展上,北汽集團將首次攜直升機、無人機等產品參展,一方面展現北汽集團汽車與通航雙產業發展的轉型成果,同時也在傳遞一個資訊——未來出行生態圈更加多樣化。

整合國際資源打造世界北汽

面對終端不斷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的趨勢,北汽不斷加強終端管道建設,擴大管道輻射範圍,提升銷售及售後服務水準。在新品上市時期,北汽採用多地同時發佈的模式,引發多地聯動效應,取得了熱烈的市場反響。但是,打造世界北汽才是北汽集團為之努力的方向,國內市場重要,海外市場也要發力。

在“一帶一路”的政策號召之下,北汽集團“走出去”的步伐穩中加快。目前,北汽已在在全球47個國家搭建銷售網路154家、建設海外產業基地4家、境外公司7家、KD項目22個。

值得一提的是,“單槍匹馬闖天下”不是北汽的思維模式,中國企業抱團出海才是更加安全、有效的辦法。據透露,目前北汽正聯合其他中國商用車企業、國際銀行巨頭等企業,在辛巴威建立整車生產基地,由辛巴威政府提供進、出口配額,產品不僅內銷辛巴威,甚至享受外資待遇,整車同步出口。同時,與北汽財務及其他金融企業一起,提供購車金融支援,將全球先進的金融購車模式帶到非洲大地,促進汽車銷售。未來“辛巴威”模式被複製到海外其他地區也不無可能。

深層次行銷 著力提升品牌形象

品牌行銷,北汽集團講究“穩、准”,務求與企業文化高度契合並有助於雙方品牌價值的提升和互贏,實現生態迴圈。

近期,北汽獨家冠名的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成為了文化界的一股清流,也將北汽的文化行銷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和深度。

事實上,北汽在體育文化和文娛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北汽集團鼎力支持北京排球運動;贊助北京-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北汽紳寶獨家冠名贊助央視《中國好歌曲》第三季、北京衛視《非凡匠心》,參加CTCC中國房車錦標賽、CRC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環塔拉力賽等賽事奪得驕人戰績;北汽威旺攜手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昌河強勢助陣《中國藝考》,並成為三對三籃球聯賽官方合作夥伴;以及體現自身產品實力的環青海湖電動汽車挑戰賽和跳傘俱樂部等等。

由這些合作可見,北汽對品牌行銷有自己的原則——對文化傳承與推廣有益,對產業發展有益。“走一條匠心發展之路”,北汽正將之貫徹到每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