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除了投200億開發智慧汽車,長安汽車還與科大訊飛成立聯合實驗室,發力人工智慧

雷鋒網消息,3 月 14 日,科大訊飛與長安汽車在重慶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雙方將共建聯合實驗室,在汽車電子智慧化的技術研發、產品設計、以及整車應用領域展開合作。

據雷鋒網瞭解,此次雙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將以智慧車載語音技術和大資料分析領域、圖像識別領域、車載終端產品及車載應用平臺的相關研究為工作重點。

具體而言,就是開發圍繞聲紋識別、聲源定位、主動式語音交互、語音智慧提示、360 環視障礙物識別和倒車後視障礙物識別等技術和產品。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演講中透露,在智慧化領域,長安汽車成立了智慧化開發中心,並在美國矽谷設立智慧化中心,擁有 400 多人智慧化研發團隊,前期投入了近 10 億研發資金,掌握了智能互聯,智能交互,智能駕駛 3 大類,60 余項智慧技術。而在未來 10 年,長安汽車將投入 200 億元,組建超過 2000 余人的智慧研發團隊,開發智慧汽車技術和產品,

並將在 2020 年推出高度自動駕駛汽車,2025 年推出商品化的無人駕駛汽車。

而此次與除了科大訊飛共建聯合實驗室外,朱華還表示,未來雙方還將在資本合作方面做更多探討,希望以此構建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吳曉如在發言中表示,在過去幾年,使用語音技術的使用者每年保持 3 到 4 倍成長,目前每天使用的次數達到 30 億次,這表明使用者使用語音的習慣不斷成熟。

在眾多語音使用的場景中,汽車是一個最重要的語音交互使用的場景,「這也是我們和長安汽車走到一起的重要切入點,我們下一步和長安汽車還有非常多的技術合作。」吳曉如說,未來雙方合作的車載交互系統還將輸出給國際品牌使用。

此前,長安汽車已經開發出智管家「小安」,通過視覺、聽覺和人工智慧系統主動識別和判斷使用者潛在需求,

實現車輛與用戶雙向交流,並且已經搭載在 CS95、CS75 車型上,未來將逐步實現全車型的覆蓋。據雷鋒網瞭解,雙方將在智慧語音、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車聯網運營平臺三大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雷鋒網推薦閱讀:

北上2000公里,長安汽車完成了一次無人駕駛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