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書法濟甯”的文化擔當——訪山東省書協副主席、濟甯市書協主席謝長偉

“書法濟甯”的文化擔當

——訪山東省書協副主席、濟甯市書協主席謝長偉

濟寧廣播電視臺高級記者 王立強

隨著“孔孟之鄉漢碑行”活動的繼續舉辦,山東當代隸書優秀作品展暨創作研討會成功地落下帷幕,

也由此引發了業界及社會對“孔孟之鄉漢碑行”的再度關注。在活動組織者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濟甯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謝長偉看來,策劃組織“孔孟之鄉漢碑行”系列活動,既是濟甯書法走出去的奮力嘗試,更是“書法濟甯”的文化擔當。

山東省書協副主席、濟甯市書協主席謝長偉

濟甯書法與書法濟甯

王立強:濟甯是孔孟之鄉、運河之都,也是漢碑之鄉。在舉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時間節點上,濟寧書協是如何看待和運用這些豐厚的書法資源的?

謝長偉:濟甯是一個書法資源大市,漢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書法資源,如何讓豐厚的書法資源為文化濟甯建設做出貢獻,是我們一直以來苦苦思考的問題。

書法,不單是書法家的事兒,不僅要講精品,還要講普及,要讓更多的百姓受益,在體驗書法之美的同時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漢碑文化所蘊含的正大氣象和工匠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宣導的。漢碑屬於濟寧,更屬於整個中華民族,我們圍繞漢碑做濟甯書法的文章,有助於濟甯書法走出去,更有助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感到,
濟甯的書法家們應該挑起這個擔子,負起這份責任,為建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善之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濟寧市首屆電視書法篆刻大賽

王:“書法濟寧”,這是一個很新穎的提法,為什麼這樣提呢?

謝:“書法濟寧”是我們在“濟寧市首屆電視書法篆刻大賽”上提出來的。

2014年9月,濟寧書協攜手濟寧廣播電視臺,合作舉辦了“濟寧市首屆電視書法篆刻大賽”,並且提出“文化聖地,書法濟寧”這樣的主題,第一次叫響了“書法濟寧”概念,完全是基於普及書法之目的提出的。首屆電視書法篆刻大賽八百多人報名參加,年幼者7歲,年長者86歲。特別是獨具創新意義的“現場報名日”活動,讓書法家們與報名群眾交流互動,
將大賽報名與普及書法生動結合,走一地火一地,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發動作用。間隔一年之後,我們又舉辦了“濟寧市第二屆電視書法篆刻大賽”,這一次報名參賽者超過了千人,影響力、吸引力大大增強。兩次電視大賽,收視率很高,社會評價很好,在書法普及方面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王:電視書法篆刻大賽的確很成功,我感覺不僅是老百姓認可這個大賽,書法家們的熱情也很高漲。

謝:是的,很成功。一是老百姓積極參與,兩屆大賽,一屆比一屆火爆,在第二屆的總決賽現場就有人問我,什麼時間搞第三屆?這就說明大賽是很受歡迎的。二是書法家認可,大家參與大賽服務熱情之高,責任心之強,超乎我的想像,並且都是義務的,沒有誰計較報酬。三是領導重視,大賽舉辦期間,分管領導十分關心,經常尋問大賽的事情,副市長親臨現場為一等獎獲獎選手頒獎。這些都使我們非常感動,大大增強了做好這項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大家認識到,書協工作不能只局限在書法的小天地裡,群眾喜愛書法,書法更離不開群眾,要讓我們的家園處處翰墨飄香,書法應該成為孔孟之鄉濟寧的又一文化標識,書協工作任重而道遠。

做孔孟之鄉漢碑文章

王:坦率地說,“孔孟之鄉漢碑行”的確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活動,那麼,策劃組織“孔孟之鄉漢碑行”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謝:舉辦電視大賽是為了普及書法,讓書法走進尋常百姓家。如何發揮濟甯文化資源優勢,以書法講好濟寧故事,讓濟甯的書法走向全國乃至世界,這又是一個新課題。在市委宣傳部和市文聯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們邀請專家,展開深入的研討,緊緊圍繞儒學經典和漢碑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一種務實的態度,創意策劃出“孔孟之鄉漢碑行”系列活動方案。山東省書協和濟寧市委宣傳部、濟甯市文聯共同主辦了首屆“孔孟之鄉漢碑行”活動。首屆“漢碑行”舉辦了“全國隸書展暨中國漢碑與書法學術研討會”兩個專題徵稿比賽,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的作者踴躍投稿,從4100餘件隸書作品、60餘篇學術論文中,評選出參展隸書作品212件,優秀隸書作品20件,評選出入選論文30篇,優秀論文10篇,來自全國各地的漢碑研究專家圍繞“中國漢碑與書法”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專家們探討深入、觀點鮮明、闡述清晰,充分地表達了對漢碑與書法研究的新見解和新成果,這些成果最終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孔孟之鄉漢碑行·全國隸書作品集》和《孔孟之鄉漢碑行·中國漢碑與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極大地提升了“書法濟寧”在海內外的認同感與感召力。

山東省書協主席顧亞龍、濟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昌文為首屆“孔孟之鄉漢碑行”獲獎者頒獎

孔孟之鄉漢碑行·中國漢碑與書法學術研討會

王:“孔孟之鄉漢碑行” 為什麼選在每年的11月舉辦?

謝:2013年11月26 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濟甯並發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為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兩次“漢碑行”都是選在習總書記視察濟甯周年紀念的時間段舉辦的。第二屆我們採取重點作者約稿方式,以“書儒家經典,寫復興華章”為主題,舉辦了“山東當代隸書優秀作品展暨創作研討會”,展覽共收到省內外山東籍隸書創作重點作者的精心之作105件,這批作品以儒學經典為內容,風格多樣、異彩紛呈,顯示出隸書創作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吸引了大批書法愛好者前往觀看,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山東省書協和濟寧市都非常重視“孔孟之鄉漢碑行”,它已然成為濟甯的文化品牌,我們正在做著一個更詳細系統的方案,將孔孟之鄉漢碑文章做實做大。

送福下鄉。濟寧市書協2017年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書法家送萬福進萬家”志願服務公益活動中,被中國書協評為先進集體。

彰顯書法的文化擔當

王:從濟甯書法到“書法濟寧”,這一觀念的轉變,顯而易見的是濟寧書協的工作已經進入了更高更廣闊的層面,下一步,你有什麼新的打算?

謝:圍繞“書法濟寧”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要的工作是立意,書法一定要為我們這個偉大的新時代服務,要站到文化自信的制高點上,使書法融入大眾,融入當代社會,服務於人民生活,服務於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提出,深化了我們對文化發展規律的認識。十九大上,習總書記更加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綿延5000年,成為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不間斷的特例,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作用。我們必須堅定文化的自信。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藝術的偉大貢獻,更是中國人獨有的文化密碼。書以傳道,這個“道”就是君子風度;這個“道”就是家國情懷;這個“道”就是中華風範。自古以來書法就深受中國老百姓的喜愛,是參與人數最多的藝術,可以說,書法是我們的“國藝”。書法是每個人一生的修行,能讓人降浮去燥,能讓人識美求善,能讓人腹有詩書,能讓人體悟人生,能讓人精神依歸。學習書法能讓我們更好的感悟中華文化的魅力,傳承優秀文化,增添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

書法扶貧,助力小康

召開“書法濟甯——校外書法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座談會”

王:濟甯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擁有璀璨奪目的書法資源和蓬勃發展的當代書法文化,理應發揮好自身優勢,以強烈的文化擔當,積極進取、主動作為。

謝:堅定文化自信一定要講文化擔當。今天,我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書法無疑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從書法家隊伍的人數總量、各地書法家協會組織開展的書法展覽和學術活動來看,書法藝術呈現出空前的繁榮,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作為孔孟之鄉的書法工作者我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同時,也深感肩頭的責任之重大。為此,要團結全體書法人勇於站在新時代的前沿,不忘初心,砥礪奮進,一以貫之地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積極營造出人才、出精品的優良環境。努力創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格調高雅的精品力作,以“出人才、出精品”為著力點,在發展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征途上,主動盡心盡責,勇敢地擔負起應有的文化使命和社會責任,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彰顯書法的文化擔當。

書法家們的熱情也很高漲。

謝:是的,很成功。一是老百姓積極參與,兩屆大賽,一屆比一屆火爆,在第二屆的總決賽現場就有人問我,什麼時間搞第三屆?這就說明大賽是很受歡迎的。二是書法家認可,大家參與大賽服務熱情之高,責任心之強,超乎我的想像,並且都是義務的,沒有誰計較報酬。三是領導重視,大賽舉辦期間,分管領導十分關心,經常尋問大賽的事情,副市長親臨現場為一等獎獲獎選手頒獎。這些都使我們非常感動,大大增強了做好這項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大家認識到,書協工作不能只局限在書法的小天地裡,群眾喜愛書法,書法更離不開群眾,要讓我們的家園處處翰墨飄香,書法應該成為孔孟之鄉濟寧的又一文化標識,書協工作任重而道遠。

做孔孟之鄉漢碑文章

王:坦率地說,“孔孟之鄉漢碑行”的確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活動,那麼,策劃組織“孔孟之鄉漢碑行”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謝:舉辦電視大賽是為了普及書法,讓書法走進尋常百姓家。如何發揮濟甯文化資源優勢,以書法講好濟寧故事,讓濟甯的書法走向全國乃至世界,這又是一個新課題。在市委宣傳部和市文聯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們邀請專家,展開深入的研討,緊緊圍繞儒學經典和漢碑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一種務實的態度,創意策劃出“孔孟之鄉漢碑行”系列活動方案。山東省書協和濟寧市委宣傳部、濟甯市文聯共同主辦了首屆“孔孟之鄉漢碑行”活動。首屆“漢碑行”舉辦了“全國隸書展暨中國漢碑與書法學術研討會”兩個專題徵稿比賽,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的作者踴躍投稿,從4100餘件隸書作品、60餘篇學術論文中,評選出參展隸書作品212件,優秀隸書作品20件,評選出入選論文30篇,優秀論文10篇,來自全國各地的漢碑研究專家圍繞“中國漢碑與書法”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專家們探討深入、觀點鮮明、闡述清晰,充分地表達了對漢碑與書法研究的新見解和新成果,這些成果最終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孔孟之鄉漢碑行·全國隸書作品集》和《孔孟之鄉漢碑行·中國漢碑與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極大地提升了“書法濟寧”在海內外的認同感與感召力。

山東省書協主席顧亞龍、濟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昌文為首屆“孔孟之鄉漢碑行”獲獎者頒獎

孔孟之鄉漢碑行·中國漢碑與書法學術研討會

王:“孔孟之鄉漢碑行” 為什麼選在每年的11月舉辦?

謝:2013年11月26 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濟甯並發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為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兩次“漢碑行”都是選在習總書記視察濟甯周年紀念的時間段舉辦的。第二屆我們採取重點作者約稿方式,以“書儒家經典,寫復興華章”為主題,舉辦了“山東當代隸書優秀作品展暨創作研討會”,展覽共收到省內外山東籍隸書創作重點作者的精心之作105件,這批作品以儒學經典為內容,風格多樣、異彩紛呈,顯示出隸書創作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吸引了大批書法愛好者前往觀看,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山東省書協和濟寧市都非常重視“孔孟之鄉漢碑行”,它已然成為濟甯的文化品牌,我們正在做著一個更詳細系統的方案,將孔孟之鄉漢碑文章做實做大。

送福下鄉。濟寧市書協2017年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書法家送萬福進萬家”志願服務公益活動中,被中國書協評為先進集體。

彰顯書法的文化擔當

王:從濟甯書法到“書法濟寧”,這一觀念的轉變,顯而易見的是濟寧書協的工作已經進入了更高更廣闊的層面,下一步,你有什麼新的打算?

謝:圍繞“書法濟寧”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要的工作是立意,書法一定要為我們這個偉大的新時代服務,要站到文化自信的制高點上,使書法融入大眾,融入當代社會,服務於人民生活,服務於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提出,深化了我們對文化發展規律的認識。十九大上,習總書記更加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綿延5000年,成為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不間斷的特例,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作用。我們必須堅定文化的自信。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藝術的偉大貢獻,更是中國人獨有的文化密碼。書以傳道,這個“道”就是君子風度;這個“道”就是家國情懷;這個“道”就是中華風範。自古以來書法就深受中國老百姓的喜愛,是參與人數最多的藝術,可以說,書法是我們的“國藝”。書法是每個人一生的修行,能讓人降浮去燥,能讓人識美求善,能讓人腹有詩書,能讓人體悟人生,能讓人精神依歸。學習書法能讓我們更好的感悟中華文化的魅力,傳承優秀文化,增添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

書法扶貧,助力小康

召開“書法濟甯——校外書法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座談會”

王:濟甯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擁有璀璨奪目的書法資源和蓬勃發展的當代書法文化,理應發揮好自身優勢,以強烈的文化擔當,積極進取、主動作為。

謝:堅定文化自信一定要講文化擔當。今天,我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書法無疑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從書法家隊伍的人數總量、各地書法家協會組織開展的書法展覽和學術活動來看,書法藝術呈現出空前的繁榮,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作為孔孟之鄉的書法工作者我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同時,也深感肩頭的責任之重大。為此,要團結全體書法人勇於站在新時代的前沿,不忘初心,砥礪奮進,一以貫之地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積極營造出人才、出精品的優良環境。努力創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格調高雅的精品力作,以“出人才、出精品”為著力點,在發展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征途上,主動盡心盡責,勇敢地擔負起應有的文化使命和社會責任,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彰顯書法的文化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