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V說天籟:尹鴻——一股清流體現主流媒體的文化擔當,加強三點《天籟之聲》必成現象級節目

(本文根據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教授在《天籟之聲》節目研討會發言內容整理)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教授

非常感謝有機會來參加《天籟之聲》節目研討會,對於這個節目,我的看法如下:

《天籟之聲》體現主流媒體文化擔當

如今電視機裡滿屏的各種娛樂節目,電視臺選擇一個民族音樂題材來做這麼大的綜藝節目,實際上是很不容易的,也是需要下很大決心的。因為這樣的節目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

而我們過去也沒有此類節目的太多儲備,現在要靠自己來做,所以《天籟之聲》這個節目確實是為整個中華民族多元文化做貢獻。東南衛視願意去承擔這個風險,這也是一個主流媒體應該承擔的一份責任。

我們電視平臺基本上被市場的單一邏輯推動的比較厲害,所以,有時候我們文化的邏輯,文化建設、文化建構的邏輯在行業裡面起的作用比較小,但是,

我覺得《天籟之聲》節目是當前中國電視界的一股清流,無論是風格、唱法、還是它體現出來的文化要素,都體現了一種文化擔當。

強強結合體現東南衛視的競爭實力

我看了一下節目的參演選手名單,龔琳娜、薩頂頂、騰格爾、斯琴格日樂等等,基本上把各個民族最優秀的歌手都放到了《天籟之聲》的平臺上,我想這也是東南衛視和製作方得到了國家民委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才能夠把這些少數民族的資源集中在這個平臺上,形成它的競爭力。節目中的這些民族歌手已經在我們的流行文化和當代文化當中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他們還以老帶新,以著名明星來帶一些相對更青年的歌手的參與,這也體現了東南衛視《天籟之聲》這個平臺很好的價值。

節目模式創新提升觀看懸念

這些年這類節目數量非常多,原來山東2012年的時候做過一個《天籟之聲》節目,

那是我一個學生做的模式,後來因為模式類選秀節目超標就把它停了。東南衛視的《天籟之聲》可以說是鳳凰涅槃,跟原來的節目很不一樣。

東南衛視的《天籟之聲》在模式上進行了創新,吸收了一些現有唱歌類節目的特點:包括前、後臺的關係,包括對人物的塑造,包括加了一些紀錄片要素來描寫人物等等,包括任務模式,給觀眾一個預期、一個參照,創造一種觀看懸念,

這些我覺得都是在節目模式上的創新。

製作精良達到一流水準

東南衛視《天籟之聲》節目,從整體上的燈光、服裝、演播室設計、到現場鏡頭剪輯、流暢度都挺好的,達到了目前綜藝節目一流的製作水準。現在省級衛視要參與與全國性的競爭,如果在製作水準上達不到要求,是完全沒有任何可能性的。這個節目我覺得基本上解決了製作問題。

我覺得以上這幾大優點非常的明顯和突出,為了《天籟之聲》能越辦越好,我也提以下幾點建議:

建議一

節目要增加專業性,引導觀眾傳播

這個專業性主要是指歌手在節目的演唱過程中,需要對觀眾有專業引導,也就是說需要更多的解讀者,不管是預解讀或者現場解讀,我覺得都應該加一些細節的解讀。

現在《天籟之聲》節目中歌手的演唱是不錯了,但是缺少細節。換句話說,缺了細節以後也就缺少傳播力。觀眾看過節目之後就覺得看了高興,高興完了以後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該傳播什麼。實際上,解讀在很大程度上是給觀眾提供一個傳播的理由,觀眾看節目好,解讀得又准,觀眾就會把好的內容傳播出去。但是,現在《天籟之聲》節目裡面唱得好,說得不太好,說得太一般、太泛。

我覺得通常像《天籟之聲》這類節目中,專業性解讀的功夫一定要下得很足。《天籟之聲》節目在這方面的功夫下的不是那麼足,所以觀眾會覺得歌好聽,但是細節不足。這是我的第一個建議。

建議二

做足形式差異性,更要做足情感共同性

《天籟之聲》節目選的歌手和音樂作品確實有民族特點,有民族風格,和別的節目相比已經有差異性了,但是,怎麼樣讓熟悉的旋律有不同的味道?怎麼樣讓不同的旋律表達共同的情感?

不論是當年的王洛賓的作品、還是《草原之夜》,少數民族歌曲雖然用的是獨特的旋律,但表現的卻是我們共同的情感。所以我覺得,《天籟之聲》要在形式上做足差異性,更要在情感上做足共同性。

我覺得《天籟之聲》在音樂專業性上的追求比較多,比如說歌手唱得很好,嗓音品質都很有特點,很有差異,但有時候有點炫技,表達情感的能力反而不足。

像《歌手》這樣已有的現象級節目,雖然也會對傳統歌曲重新改造,但你發現技術上的提升不是最核心的,最大的核心還是調動所有人的情感。所以,我覺得《天籟之聲》在調動情感方面還應該下工夫,包括跟場下的互動、跟環境的互動等等。

《天籟之聲》跟《我是歌手》在舞美等形式上很像,而且我們水準也很高,但是,我們應該重點去挖掘既是少數民族的獨特表達情感的方式,又是大家共用的東西,這樣就會把差異性和共同性之間的關係解決的更好。

《天籟之聲》節目中大部分的音樂帶有很長的各種詠歎,又沒有歌詞,或者少數民族語言聽起來比較費勁,那就更需要創造一種共同參與的狀態,現在它的參與性稍微弱了一點,將來可以做得更好。

建議三

多做人格化包裝,人火才能節目火

每一檔唱歌類的節目如果能火,那最後都是人火,歌曲在節目裡面是一個載體,歌曲背後都是個人,都是一群人。如果有哪一個唱歌節目火了,一定是那個節目出了幾個人,歌只是這幾個人呈現自己的載體,所以在人格化方面還要下工夫。

我覺得這些少數民族歌手,不管是已經成名的還是不成名的,我們要抓到他們的特殊性和差異性,他們怎麼生活?他們表達情感的方式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在節目中發揮了記錄性的優點,但是這些優點還沒有做到極致。

現在整個《天籟之聲》節目做得太乾淨,對歌手做得太乾淨,其實人要出彩一定要有毛邊,讓這些人有比較自然的狀態才會出彩,節目中的歌手人物總體上做得比較乾淨,乾淨以後各個人物都一樣了,不太容易出彩。

如果以上這幾個點能做好,就會有利於《天籟之聲》節目的廣泛傳播,讓這麼好的節目達到最好的效果,達到最好的效率,《天籟之聲》也就能成為現象級節目。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我覺得以上這幾大優點非常的明顯和突出,為了《天籟之聲》能越辦越好,我也提以下幾點建議:

建議一

節目要增加專業性,引導觀眾傳播

這個專業性主要是指歌手在節目的演唱過程中,需要對觀眾有專業引導,也就是說需要更多的解讀者,不管是預解讀或者現場解讀,我覺得都應該加一些細節的解讀。

現在《天籟之聲》節目中歌手的演唱是不錯了,但是缺少細節。換句話說,缺了細節以後也就缺少傳播力。觀眾看過節目之後就覺得看了高興,高興完了以後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該傳播什麼。實際上,解讀在很大程度上是給觀眾提供一個傳播的理由,觀眾看節目好,解讀得又准,觀眾就會把好的內容傳播出去。但是,現在《天籟之聲》節目裡面唱得好,說得不太好,說得太一般、太泛。

我覺得通常像《天籟之聲》這類節目中,專業性解讀的功夫一定要下得很足。《天籟之聲》節目在這方面的功夫下的不是那麼足,所以觀眾會覺得歌好聽,但是細節不足。這是我的第一個建議。

建議二

做足形式差異性,更要做足情感共同性

《天籟之聲》節目選的歌手和音樂作品確實有民族特點,有民族風格,和別的節目相比已經有差異性了,但是,怎麼樣讓熟悉的旋律有不同的味道?怎麼樣讓不同的旋律表達共同的情感?

不論是當年的王洛賓的作品、還是《草原之夜》,少數民族歌曲雖然用的是獨特的旋律,但表現的卻是我們共同的情感。所以我覺得,《天籟之聲》要在形式上做足差異性,更要在情感上做足共同性。

我覺得《天籟之聲》在音樂專業性上的追求比較多,比如說歌手唱得很好,嗓音品質都很有特點,很有差異,但有時候有點炫技,表達情感的能力反而不足。

像《歌手》這樣已有的現象級節目,雖然也會對傳統歌曲重新改造,但你發現技術上的提升不是最核心的,最大的核心還是調動所有人的情感。所以,我覺得《天籟之聲》在調動情感方面還應該下工夫,包括跟場下的互動、跟環境的互動等等。

《天籟之聲》跟《我是歌手》在舞美等形式上很像,而且我們水準也很高,但是,我們應該重點去挖掘既是少數民族的獨特表達情感的方式,又是大家共用的東西,這樣就會把差異性和共同性之間的關係解決的更好。

《天籟之聲》節目中大部分的音樂帶有很長的各種詠歎,又沒有歌詞,或者少數民族語言聽起來比較費勁,那就更需要創造一種共同參與的狀態,現在它的參與性稍微弱了一點,將來可以做得更好。

建議三

多做人格化包裝,人火才能節目火

每一檔唱歌類的節目如果能火,那最後都是人火,歌曲在節目裡面是一個載體,歌曲背後都是個人,都是一群人。如果有哪一個唱歌節目火了,一定是那個節目出了幾個人,歌只是這幾個人呈現自己的載體,所以在人格化方面還要下工夫。

我覺得這些少數民族歌手,不管是已經成名的還是不成名的,我們要抓到他們的特殊性和差異性,他們怎麼生活?他們表達情感的方式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在節目中發揮了記錄性的優點,但是這些優點還沒有做到極致。

現在整個《天籟之聲》節目做得太乾淨,對歌手做得太乾淨,其實人要出彩一定要有毛邊,讓這些人有比較自然的狀態才會出彩,節目中的歌手人物總體上做得比較乾淨,乾淨以後各個人物都一樣了,不太容易出彩。

如果以上這幾個點能做好,就會有利於《天籟之聲》節目的廣泛傳播,讓這麼好的節目達到最好的效果,達到最好的效率,《天籟之聲》也就能成為現象級節目。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