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7種理財騙局最常見,就在你身邊!(3·15打假日必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打假日,不知道今晚央視的“3·15”晚會又會曝光哪些行業和公司?

菜導之前也多次分析過金融騙局的套路,這些騙局本質上講基本都是非法集資。

但是它們在表現形式上卻各有不同,

而且騙子們手段也是不斷升級,讓人防不勝防。

所以,要看穿金融騙局的本質,首先要對各種形式的金融騙局有足夠的瞭解。

今天,我也應景一下,借著“3·15”的機會,繼續為大家扒一扒各式各樣的金融騙局。

金融騙局五花八門,我今天就按照理財產品的分類,投資風險從低到高來梳理一遍,權當給大家總結一套防騙指南。

銀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金融機構了,

但即使是被看作安全係數極高的銀行理財,也存在不少騙局,所以我們先來看看銀行類的理財騙局,一共3種。

1、假銀行

提起假銀行,可能很多人覺得太誇張。早些年,銀行比較少,假銀行自然無處藏身。

但是,這幾年來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還有新成立的民營銀行越來越多,一些假銀行就有了渾水摸魚的機會。

如何分辨真假銀行,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假銀行吸存4億元,

越來越多的民營銀行你分得清嗎?》)。

上面這篇文章裡面,我幫大家總結梳理了目前成立的民營銀行,可以作為防騙參考。

防騙指南:隨著銀行越來越多,不要看到“銀行”兩個字就覺得安全有保障,沒聽說過的銀行一定要謹慎對待,儘量選擇熟悉知名的銀行去理財。

2、高額貼息存款

企業存款失蹤,儲戶存款消失,這幾年來全國各地出現多起銀行存款“失蹤”事件,

背後就是所謂的“高額貼息存款”惹的禍。

簡單來講,一般都是銀行內鬼夥同外人,當你去銀行理財的時候覺得收益太低,這幫人就會告訴你現在有一款產品可以承諾高息。

他們還會很很神秘的要求你不能告訴其他人甚至是家人,也不能開通“查詢”等功能,還要你簽下保證書。

看上去,好像自己中彩票一樣撿了大便宜,這樣的好事確實不能洩露,而且各方面包裝得和辦理銀行理財一樣。

很多人覺得銀行難道還會騙人嗎?然並卵,等你覺得到期了要取出這筆錢的時候,這些錢就不見了。

防騙指南:即使是面對銀行的工作人員,也不要相信任何高息承諾,更不要跟著銀行工作人員去銀行以外的任何地方辦理存款和理財業務。

3、飛單

飛單,其實是金融行業公開的潛規則。

經常購買銀行理財的人可能會知道,有時候覺得銀行理財收益太低,客戶經理會悄悄出示一份並不是本銀行的理財產品。

這些理財產品的利息會比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很多,理財經理還會向你承諾很安全,但是要求你保密。

很多人其實根本看不懂這些飛單的理財產品,只是覺得銀行工作人員是為自己好,所以稀裡糊塗就買了。

這些飛單的產品,很有可能是高風險的基金甚至是私募產品。

沒出事的時候自然皆大歡喜,但是一旦出事,這種情況銀行是不會賠你錢的。

只會認定為員工的個人行為而非職務行為,這種時候,你覺得這個客戶經理能賠得起你的損失嗎?

防騙指南:購買銀行理財的時候,一切以合同為准,要仔細查看合同內容是否與說法一致。

特別留意一下合同蓋章是否是銀行公章,發現任何不一致的地方都要質問,沒有明白之前千萬不要簽字。

接下來要分析的理財騙局,我感覺是這兩三年新出現的模式,特別是打著P2P名號的騙局,玷污了P2P行業也讓真正的P2P平臺非常尷尬。接下來,我們一一來看看。

4、虛假P2P騙局

關於P2P的騙局,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他們無一不是披著互金外衣的高息遊戲。

不過,首先大家要明確一個概念:P2P本身只是一種金融工具,就像菜刀一樣,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

只是要看菜刀用在誰手上,太多騙子借著P2P的名義行騙,才導致大家談P2P色變。

目前,國內主要存在三種偏離了P2P本質的偽P2P機構:

一種以P2P作為載體,從隱秘的民間金融機構轉變為陽光化的互聯網金融機構,主要為了“洗白”。

第二種是以P2P作為載體,將客戶資金非法吸收投入特定的業務、公司或產業之中,主要目的是“自融”。

第三種則是以P2P作為載體,通過假標、資金池和高收益為手段將客戶資金非法吸收並據為己有即“欺詐”。

回顧這兩年來雷掉的P2P平臺,都逃不過上面三種模式,尤其是第二種和第三種居多,通常是自融和發假標。

無論是哪種模式,偽P2P的共同特徵都是遠超行業平均水準的“高息”,永遠記住:你貪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本金。

防騙指南:P2P一定是線上的,線下理財不是P2P,務必要遠離;不要貪心高息,精選平臺分散投資;關注政策和平臺動向,明顯違規的平臺不要投。

5、假私募基金騙局

說完銀行和P2P,接下來說說假私募基金的斂財術。

大家平時買的公募基金,基本上不存在假基金,一是因為公募基金運作本身比較透明。

另一方面能夠拿到公募基金牌照的都是實力雄厚的金融機構。

但是,私募基金就不太一樣了,不少所謂的私募基金其實根本沒有銷售牌照。而且由於信披要求沒那麼高,所以違規的空間就很大。

菜導以前就接觸過這樣的“假私募”:一間小小的辦公室,總共四五個人,打著私募的名義虛稱自己背景如何強大。

在辦公室內,再擺上幾台電腦,坐著幾個看上去高深莫測的操盤手,發佈一些所謂專家分析的投資資訊。

一般都是先讓客戶吃點甜頭,而那些盤面分析和資金投向其實都是虛構的,看上去像是“股神”,其實都是騙子。

防騙指南:首先要明白政策規定私募的投資門檻是100萬,合格投資者的要求是金融資產300萬或連續三年收入不低於50萬。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幾萬、幾十萬就能投私募,這一定就是違法的,出了事也沒人能救你。

如果滿足私募合格投資者要求,儘量選擇陽光私募產品,會定期披露業績,更加透明化。

6、原始股騙局

無股權不富,已經成為當下的一句流行語。

這句話給人的感覺是,好像手裡沒有一點原始股,就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就註定不能翻身當富人似的。

但也正是這麼一句話,讓原始股騙局橫行。人人都幻想通過股權投資暴富,騙子們就來為這些人編織一個夢幻的騙局。

所以,經常有一些打著已登陸“四板”(地方股轉系統)的公司,聲稱在未來兩三年後,可從區域股交中心“轉升”至新三板或中小板。

通過這種鼓吹,這些公司忽悠不明就裡的人,說他們發售的原始股具有暴漲潛力,吸引投資者購買。

但現在證監會官已經說了,個別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少數掛牌企業(大部分為跨區域掛牌的企業),宣稱已經或者即將在區域性股權市場“上市”,向社會公眾發售或轉讓“原始股”,還承諾固定收益,其行為涉嫌違法。

防騙指南:掛牌≠上市,四板≠新三板,新三板也只是掛牌,並不是上市。

股權投資根本就不是普通人玩的,原始股更不是普通人想要就有的,要有人轉讓原始股給你,鐵定是騙子。

7、現貨投資騙局

反正我是遇到很多次了,經常有各種聲音甜美的“美女”打電話給我,讓我投資各種現貨。

這些“美女”背後,其實在我看來都是摳腳大漢,牛鬼蛇神,而這些現貨投資全都是坑。

先說現貨投資合不合法吧。

按照法律規定,從事原油、現貨油交易所(平臺)需要商務部批文,但是商務部從未批准任何一家交易市場從事原油、成品油交易。

另外,經過國務院批准的合法合規的交易所,國內到現在為止也只有8家。

其中證券交易所3家:上海證券交易所、深證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新三板)。

期貨交易所4家: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

黃金交易所1家:上海黃金交易所。

但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現貨交易場所高達1230家,而這些現貨交易所,都是各省市批准設立的。

因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交易所是典型的多頭管理,到了省一級,反而造成了誰都不是主管的尷尬局面。

在今年證監會相關會議上明確指出,經摸底調查,全國共有300多家涉嫌非法期貨交易、“類證券”投機交易等違規交易場所。

已經非常清楚了,這些現貨平臺相當於法外之地,你還敢投嗎?

防騙指南:遠離現貨投資!遠離現貨投資!遠離現貨投資!

以上就是我梳理出來的7種常見理財騙局,包括銀行理財騙局(有3種)、虛假P2P騙局、基金騙局、原始股騙局和現貨投資騙局。

這7種理財騙局是你生活中最常見的模式,一定要警惕。

菜導衷心希望,今天的晚會上能曝光那些橫行猖獗的金融騙局,讓更多人能夠吸取教訓避免踩雷。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只有到了“3·15”這一天,大家才能想起要打假要維權,未免有些悲哀,畢竟那些金融騙局每天都在上演。

當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沉渣爛泥會浮出水面,我們最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的風險辨識能力和糾正自己的理財觀念,才能讓騙子無處遁形。

互動:你還知道哪些金融騙局,你有沒有被騙的經歷?不如留言上牆,說出你的故事和經歷,也講講你掌握的金融騙局,幫助大家一起打假,讓更多人少上當踩雷。

這種情況銀行是不會賠你錢的。

只會認定為員工的個人行為而非職務行為,這種時候,你覺得這個客戶經理能賠得起你的損失嗎?

防騙指南:購買銀行理財的時候,一切以合同為准,要仔細查看合同內容是否與說法一致。

特別留意一下合同蓋章是否是銀行公章,發現任何不一致的地方都要質問,沒有明白之前千萬不要簽字。

接下來要分析的理財騙局,我感覺是這兩三年新出現的模式,特別是打著P2P名號的騙局,玷污了P2P行業也讓真正的P2P平臺非常尷尬。接下來,我們一一來看看。

4、虛假P2P騙局

關於P2P的騙局,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他們無一不是披著互金外衣的高息遊戲。

不過,首先大家要明確一個概念:P2P本身只是一種金融工具,就像菜刀一樣,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

只是要看菜刀用在誰手上,太多騙子借著P2P的名義行騙,才導致大家談P2P色變。

目前,國內主要存在三種偏離了P2P本質的偽P2P機構:

一種以P2P作為載體,從隱秘的民間金融機構轉變為陽光化的互聯網金融機構,主要為了“洗白”。

第二種是以P2P作為載體,將客戶資金非法吸收投入特定的業務、公司或產業之中,主要目的是“自融”。

第三種則是以P2P作為載體,通過假標、資金池和高收益為手段將客戶資金非法吸收並據為己有即“欺詐”。

回顧這兩年來雷掉的P2P平臺,都逃不過上面三種模式,尤其是第二種和第三種居多,通常是自融和發假標。

無論是哪種模式,偽P2P的共同特徵都是遠超行業平均水準的“高息”,永遠記住:你貪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本金。

防騙指南:P2P一定是線上的,線下理財不是P2P,務必要遠離;不要貪心高息,精選平臺分散投資;關注政策和平臺動向,明顯違規的平臺不要投。

5、假私募基金騙局

說完銀行和P2P,接下來說說假私募基金的斂財術。

大家平時買的公募基金,基本上不存在假基金,一是因為公募基金運作本身比較透明。

另一方面能夠拿到公募基金牌照的都是實力雄厚的金融機構。

但是,私募基金就不太一樣了,不少所謂的私募基金其實根本沒有銷售牌照。而且由於信披要求沒那麼高,所以違規的空間就很大。

菜導以前就接觸過這樣的“假私募”:一間小小的辦公室,總共四五個人,打著私募的名義虛稱自己背景如何強大。

在辦公室內,再擺上幾台電腦,坐著幾個看上去高深莫測的操盤手,發佈一些所謂專家分析的投資資訊。

一般都是先讓客戶吃點甜頭,而那些盤面分析和資金投向其實都是虛構的,看上去像是“股神”,其實都是騙子。

防騙指南:首先要明白政策規定私募的投資門檻是100萬,合格投資者的要求是金融資產300萬或連續三年收入不低於50萬。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幾萬、幾十萬就能投私募,這一定就是違法的,出了事也沒人能救你。

如果滿足私募合格投資者要求,儘量選擇陽光私募產品,會定期披露業績,更加透明化。

6、原始股騙局

無股權不富,已經成為當下的一句流行語。

這句話給人的感覺是,好像手裡沒有一點原始股,就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就註定不能翻身當富人似的。

但也正是這麼一句話,讓原始股騙局橫行。人人都幻想通過股權投資暴富,騙子們就來為這些人編織一個夢幻的騙局。

所以,經常有一些打著已登陸“四板”(地方股轉系統)的公司,聲稱在未來兩三年後,可從區域股交中心“轉升”至新三板或中小板。

通過這種鼓吹,這些公司忽悠不明就裡的人,說他們發售的原始股具有暴漲潛力,吸引投資者購買。

但現在證監會官已經說了,個別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少數掛牌企業(大部分為跨區域掛牌的企業),宣稱已經或者即將在區域性股權市場“上市”,向社會公眾發售或轉讓“原始股”,還承諾固定收益,其行為涉嫌違法。

防騙指南:掛牌≠上市,四板≠新三板,新三板也只是掛牌,並不是上市。

股權投資根本就不是普通人玩的,原始股更不是普通人想要就有的,要有人轉讓原始股給你,鐵定是騙子。

7、現貨投資騙局

反正我是遇到很多次了,經常有各種聲音甜美的“美女”打電話給我,讓我投資各種現貨。

這些“美女”背後,其實在我看來都是摳腳大漢,牛鬼蛇神,而這些現貨投資全都是坑。

先說現貨投資合不合法吧。

按照法律規定,從事原油、現貨油交易所(平臺)需要商務部批文,但是商務部從未批准任何一家交易市場從事原油、成品油交易。

另外,經過國務院批准的合法合規的交易所,國內到現在為止也只有8家。

其中證券交易所3家:上海證券交易所、深證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新三板)。

期貨交易所4家: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

黃金交易所1家:上海黃金交易所。

但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現貨交易場所高達1230家,而這些現貨交易所,都是各省市批准設立的。

因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交易所是典型的多頭管理,到了省一級,反而造成了誰都不是主管的尷尬局面。

在今年證監會相關會議上明確指出,經摸底調查,全國共有300多家涉嫌非法期貨交易、“類證券”投機交易等違規交易場所。

已經非常清楚了,這些現貨平臺相當於法外之地,你還敢投嗎?

防騙指南:遠離現貨投資!遠離現貨投資!遠離現貨投資!

以上就是我梳理出來的7種常見理財騙局,包括銀行理財騙局(有3種)、虛假P2P騙局、基金騙局、原始股騙局和現貨投資騙局。

這7種理財騙局是你生活中最常見的模式,一定要警惕。

菜導衷心希望,今天的晚會上能曝光那些橫行猖獗的金融騙局,讓更多人能夠吸取教訓避免踩雷。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只有到了“3·15”這一天,大家才能想起要打假要維權,未免有些悲哀,畢竟那些金融騙局每天都在上演。

當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沉渣爛泥會浮出水面,我們最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的風險辨識能力和糾正自己的理財觀念,才能讓騙子無處遁形。

互動:你還知道哪些金融騙局,你有沒有被騙的經歷?不如留言上牆,說出你的故事和經歷,也講講你掌握的金融騙局,幫助大家一起打假,讓更多人少上當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