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來搞機:關於AMD R5的一些性能測試,到底值不值得買

我提前做了一些簡單的測試,通過資料,就給大家聊聊AMD Ryzen R5的一些性能吧!以及值不值得我們購買!

由於有更多的時間,AMD和各大主機板廠商明顯做的更好,Ryzen R5處理器遠比R7測試的順暢,基本沒啥問題!這也就意味著,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Ryzen系列平臺是真的可以入手了!今天直播完了,明天給大家繼續推薦一套Ryzen R5級別的電腦配置吧!

我手裡拿到的是AMD R5 1600x和R5 1500x兩顆處理器,關於這兩顆處理器的閹割方式,在之前的推送中都給大家聊了聊!直接給大家放一些簡單的性能測試吧!

通過GPU-Z自帶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到1500x默認水準達到6700k的97%,是不是很強?

1600x的默認測試成績則反超了6700K,超了3%左右

1600x

單核跑分方面,AMD基本區別不大,所以放一張測試圖就OK!

6700K的默頻跑分,這是我之前測試的資料。

象棋跑分,AMD單核心還是差了不少,多核跑分方面,1600x作為12個框框的處理器,自然是穩超6700K!

CinebenchR15測試結果來看,1500x略低於intel酷睿I7-4770K,我後面超頻測了,超頻幅度與性能提升成正比,

感覺還好!

在遊戲方面,特別需要單核性能的遊戲,自然還是intel強一些!(這種遊戲基本就是騰訊LOL) 在單機大作方面,基本都是多核優化,兩個平臺測試的結果差距不大,互有勝負!

還有一些其他的測試我就不放了,畢竟頭條推送只能簡單聊聊,不是貼吧寫評測!大家可以看看電腦吧茶茶的評測!

臨世科技點評:

凡是脫離售價談性能的行為都是耍流氓!R5 1500x售價為1499(不說開車等其他優惠),R5 1600x售價為1999,就目前各位大佬的評測結果一起看來,AMD給出的性能是對得起售價的!

我們為什麼都為AMD搖旗助威?你們難道忘了被intel擠牙膏支配的恐懼了嗎?而且一擠就是七年,真的是厚顏無恥!現在我們消費多個選擇,好處大家都懂!

1600x表現與1700基本差距不大,有點打我們臉的意思,畢竟我們開始都推薦1700為最值得購買的產品,目前看來這個稱號要給1600x了!

Ryzen R5處理器真心不熱!測試過程中,除了用軟體看溫度,我一直用手摸散熱器,還摸底座,沒有任何燙手的情況!但是,主機板mos供電真的很燙,加了被動散熱模組一樣,所以請不要在主機板上省錢,買一個散熱好一點的主機板,對於Ryzen平臺很有用!

主機板bios越簡單,Ryzen平臺越穩定,這個情況到現在都是這樣!所以暫時還是別超頻了,雖然我超頻沒有翻車!買了Ryzen平臺的玩家,請一定要注意更新最新的bios,直接去官網下,更新很簡單!

對了,原裝散熱器有點吵,而且扣具很不人性化,除非是極端信仰,不建議使用AMD原裝散熱(因為壓的太緊,有一定幾率導致無法開機)。

最後總結,Ryzen R5值得購買!我更期待Ryzen R3和Ryzen APU產品了!

原創:電腦吧

臨世科技點評:

凡是脫離售價談性能的行為都是耍流氓!R5 1500x售價為1499(不說開車等其他優惠),R5 1600x售價為1999,就目前各位大佬的評測結果一起看來,AMD給出的性能是對得起售價的!

我們為什麼都為AMD搖旗助威?你們難道忘了被intel擠牙膏支配的恐懼了嗎?而且一擠就是七年,真的是厚顏無恥!現在我們消費多個選擇,好處大家都懂!

1600x表現與1700基本差距不大,有點打我們臉的意思,畢竟我們開始都推薦1700為最值得購買的產品,目前看來這個稱號要給1600x了!

Ryzen R5處理器真心不熱!測試過程中,除了用軟體看溫度,我一直用手摸散熱器,還摸底座,沒有任何燙手的情況!但是,主機板mos供電真的很燙,加了被動散熱模組一樣,所以請不要在主機板上省錢,買一個散熱好一點的主機板,對於Ryzen平臺很有用!

主機板bios越簡單,Ryzen平臺越穩定,這個情況到現在都是這樣!所以暫時還是別超頻了,雖然我超頻沒有翻車!買了Ryzen平臺的玩家,請一定要注意更新最新的bios,直接去官網下,更新很簡單!

對了,原裝散熱器有點吵,而且扣具很不人性化,除非是極端信仰,不建議使用AMD原裝散熱(因為壓的太緊,有一定幾率導致無法開機)。

最後總結,Ryzen R5值得購買!我更期待Ryzen R3和Ryzen APU產品了!

原創:電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