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漢極寒天氣生存指南!

在武漢,幾乎沒有人能戰勝冬天!

上午7℃、中午13℃

傍晚5℃、淩晨突破零點

這種奇葩的溫度走向

基本天天都在武漢發生

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了!

這不,十幾度高溫的暖和日子還沒過幾天,武漢又將迎來新一輪“據說會雨雪交加”的大寒潮,不禁嚇得各大媒體都瑟瑟發抖。

而武漢土著應對這種天氣,就比較輕車熟路了。

做好被冷空氣忽然侵入的準備,然後在清晨的某個時刻被凍醒,哆嗦著翻箱倒櫃,找出從萬千大爺大媽手中搶到的秋褲,火急火燎穿上,最後配上一對加絨長筒襪,頗有儀式感的把褲腳塞進去。

隨著“啪”的一聲,襪子將漏風口封得結結實實,武漢人才長舒一口氣,意識到冬天真的來了。

武漢的魔幻冬天

別看平常00後90後都是最野最fashion,其實連他們也抵擋不住這滲入皮肉的徹骨冰寒,偷偷穿上網購來的秋褲,然後用五顏六色的襪子蓋住腿兒,代替腳脖子露了出來,以維持他們在武漢時尚界最後的尊嚴。

特別是寒風凜冽的豔陽天裡,出門前被燦爛的陽光所迷惑,開了門才發現不過是冰箱裡的燈,絲毫感覺不到溫度。

忽然一個風刮子打過來,跟刀子似的在臉上劃拉,要疼得武漢人齜牙咧嘴,然後流下象徵著被冬天降服的鼻涕。

這鬼天氣,連武漢土著都不一定能扛得住。

就更別說來武漢念書或者工作的北方人了。沒有暖氣加持的北方漢子,戰鬥力直接從爆表變成了戰五渣,無時無刻不能離開保暖三寶——熱水袋、空調和電熱毯。

入冬時每輪風雨後的濕寒,都是北方人的噩夢。冰冷的濕風寒氣能輕鬆鑽進每一絲衣縫,再怎麼裹緊大衣,貼上再多的暖寶寶,都不一定能驅散得了砭人肌骨的寒意。

“我從哈爾濱搬到武漢都四年了,儘管每年都會買最娘的熱水袋,最高功率的電暖,最保暖的棉被和電熱毯,但沒想到最後敗給了上床前忘關燈,早已躺在床上的我感受到了深刻的絕望。”

“想不到我這一條來自北方的狼,居然在武漢凍成了狗。”

講真,武漢的零下五度,大概比東北的零下二十五度更摧殘人的意志力。晚上睡覺在被窩裡放了個屁,都得猶豫半天要不要掀開被子散散氣。

以食取暖,勇鬥妖風

想在武漢的寒冬存活下來,可不止要知道囤上什麼裝備,還得知道吃些什麼。

▶ 烤紅薯

說到在冬日最能熨帖人心的街頭小吃,那就不得不提烤紅薯。

每次從地鐵口出來,總能看到裹得密不透風的大叔,推著火爐,提著小秤賣紅薯。

打開一列列圓形小鐵門,裡面的紅薯個個都被烤出了蜜糖漿,拿在手上,一邊哈著氣一邊剝皮,猶如香氣撲鼻的暖寶寶,再一口下肚,將武漢人暖和得死去活來。

▶ 紅糖頂糕

在武漢人的童年記憶裡,紅糖頂糕必不可少。

特別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賣頂糕的小攤早已等在了校門邊,孩童看到後便一定要纏著接自己放學的奶奶,買一對頂糕解解饞。

白嫩的米粉上蓋著厚厚一層紅糖,剛出爐的時候最好吃,咬一口,鬆軟香甜,隨著一個哆嗦,感覺整個靈魂都被燙暖了。

▶ 筒骨藕湯

武漢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筒骨藕湯。

請客接待,要煨藕湯,大小喜事,要煨藕湯,無論是寒冬還是盛夏,仿佛喝藕湯便是武漢人人生中的“小確幸”。

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藕湯,咬食著一大塊粉糯的藕,再小心吸吮著碗邊稍稍降溫的湯水,等待骨子裡的寒氣慢慢都被驅散出去,這就是武漢人迎接冬天最標準的方式。

▶ 火鍋

不知道多少武漢人是依靠著火鍋,才度過天寒地凍的天氣。

愛吃火鍋,不僅僅是因為其熱烈沸騰的湯鍋和五花八門的食材,還因為它給了讓難以相聚的親友們一起吃頓飯的理由。

三五好友圍著火鍋坐成圓,熱氣騰騰,言笑晏晏。下菜,涮煮,夾食,你來我往間,就把氣氛氤氳得熱火朝天。

將滾燙食材呼呼吹氣後一口下肚,再冷漠的心都要被暖得熱烘烘了。

也許這一鍋江湖裡,翻滾著的,就是食客說不盡、道不完的歡喜人生。

不得不感歎,這些滾燙的食物猶如熱水一般,暖手又暖心,直到落下了肚還保持著熱乎勁兒,實在是給武漢人一種“又能繼續熬過冬季”的勇氣了呢。

武漢冬天禦寒指南

在武漢待過一段時日的人會知道,天氣任性如孩童,無論春夏秋冬,說變就變。沒准昨天氣象臺播報的是颳風下雪,今天就變成了陰到大晴天,可謂是十分、極其、非常的難以捉摸。

天氣預報?不存在的!

當然,集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的武漢土著,怎麼會被輕易打倒,通過幾十年在前線抗戰寒冬的實地經歷,終於總結出以下幾種取暖方案。

(僅針對單身狗,有物件的請抱緊物件,就不要瞎摻和了好嗎

1. 多穿點

在武漢過冬,囤多少秋褲棉襖羽絨服都是正常,把各種保暖衣服全套上才是對冬天最基本的尊重。

千萬不要覺得“臃腫=不好看”,畢竟暖和了,命保住了,你才能資格去講究要不要好看。

2. 瘋狂跺腳

相對於靠衣物保暖,更多武漢人更偏愛於祖傳的取暖偏方,通過瘋狂跺腳迅速產生熱量,然後進行全身式供暖,簡單便捷,且無需任何設備,因此流傳至今,相當靠譜。

3. 靠信仰

日常在心中呐喊“我愛工作,工作使我快樂,也使我致富”,自然會騰起對生命的信仰之火,心燥體熱,不再懼怕任何困境。

4. 買貂

此條等同於裝高價地暖、24小時開空調、出去度假等等需要強大經濟基礎的方案,當然也不適用於此刻正在辦公室苦逼工作的你。

講真,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那都不算是事兒~

5. 喝熱水

堅持貫徹“多喝熱水,重啟試試,喜歡就買,不行就分”的處世原則,你自會發現人生特簡單,避寒取暖都是小case。

6. 把手貼在同伴的脖子上

看到沒穿高領毛衣或沒戴圍巾裸☆禁☆露著脖頸的朋友,請你毫不猶豫把手貼上去並用力摩擦。

畢竟連穿牆透骨的寒風也無所畏懼的人,你的親手撫慰其實是對脖頸最大的慰藉,更重要的是,取暖效果格外顯著。

7. 擠地鐵二號線

貫穿火車站、飛機場和若干個大型商圈的二號線一直恪守全天候的擁擠態度,簡直令人感動。騷動不安的人群在候車廳和車廂裡摩肩接踵,摩擦生熱的物理原理被善用到極致。

人們都曾在這感受到東北同胞睡熱炕時的其樂融融,臉上都露出了幸福滿足的笑容。

8. 找個物件給捂手

嗯,我覺得養條貓都比這個方案來得容易。

其實說了那麼多,在武漢過冬,靠的不僅是秋褲或羽絨服,而是被反復天氣折磨後,還能保持“寵辱不驚、笑看塵世”的人生態度,以及年年激增的強大抗寒能力吧。

而每一個捱過漫漫長冬,還能堅守在這方土地的武漢人,都值得被大家尊敬。

“我從哈爾濱搬到武漢都四年了,儘管每年都會買最娘的熱水袋,最高功率的電暖,最保暖的棉被和電熱毯,但沒想到最後敗給了上床前忘關燈,早已躺在床上的我感受到了深刻的絕望。”

“想不到我這一條來自北方的狼,居然在武漢凍成了狗。”

講真,武漢的零下五度,大概比東北的零下二十五度更摧殘人的意志力。晚上睡覺在被窩裡放了個屁,都得猶豫半天要不要掀開被子散散氣。

以食取暖,勇鬥妖風

想在武漢的寒冬存活下來,可不止要知道囤上什麼裝備,還得知道吃些什麼。

▶ 烤紅薯

說到在冬日最能熨帖人心的街頭小吃,那就不得不提烤紅薯。

每次從地鐵口出來,總能看到裹得密不透風的大叔,推著火爐,提著小秤賣紅薯。

打開一列列圓形小鐵門,裡面的紅薯個個都被烤出了蜜糖漿,拿在手上,一邊哈著氣一邊剝皮,猶如香氣撲鼻的暖寶寶,再一口下肚,將武漢人暖和得死去活來。

▶ 紅糖頂糕

在武漢人的童年記憶裡,紅糖頂糕必不可少。

特別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賣頂糕的小攤早已等在了校門邊,孩童看到後便一定要纏著接自己放學的奶奶,買一對頂糕解解饞。

白嫩的米粉上蓋著厚厚一層紅糖,剛出爐的時候最好吃,咬一口,鬆軟香甜,隨著一個哆嗦,感覺整個靈魂都被燙暖了。

▶ 筒骨藕湯

武漢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筒骨藕湯。

請客接待,要煨藕湯,大小喜事,要煨藕湯,無論是寒冬還是盛夏,仿佛喝藕湯便是武漢人人生中的“小確幸”。

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藕湯,咬食著一大塊粉糯的藕,再小心吸吮著碗邊稍稍降溫的湯水,等待骨子裡的寒氣慢慢都被驅散出去,這就是武漢人迎接冬天最標準的方式。

▶ 火鍋

不知道多少武漢人是依靠著火鍋,才度過天寒地凍的天氣。

愛吃火鍋,不僅僅是因為其熱烈沸騰的湯鍋和五花八門的食材,還因為它給了讓難以相聚的親友們一起吃頓飯的理由。

三五好友圍著火鍋坐成圓,熱氣騰騰,言笑晏晏。下菜,涮煮,夾食,你來我往間,就把氣氛氤氳得熱火朝天。

將滾燙食材呼呼吹氣後一口下肚,再冷漠的心都要被暖得熱烘烘了。

也許這一鍋江湖裡,翻滾著的,就是食客說不盡、道不完的歡喜人生。

不得不感歎,這些滾燙的食物猶如熱水一般,暖手又暖心,直到落下了肚還保持著熱乎勁兒,實在是給武漢人一種“又能繼續熬過冬季”的勇氣了呢。

武漢冬天禦寒指南

在武漢待過一段時日的人會知道,天氣任性如孩童,無論春夏秋冬,說變就變。沒准昨天氣象臺播報的是颳風下雪,今天就變成了陰到大晴天,可謂是十分、極其、非常的難以捉摸。

天氣預報?不存在的!

當然,集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的武漢土著,怎麼會被輕易打倒,通過幾十年在前線抗戰寒冬的實地經歷,終於總結出以下幾種取暖方案。

(僅針對單身狗,有物件的請抱緊物件,就不要瞎摻和了好嗎

1. 多穿點

在武漢過冬,囤多少秋褲棉襖羽絨服都是正常,把各種保暖衣服全套上才是對冬天最基本的尊重。

千萬不要覺得“臃腫=不好看”,畢竟暖和了,命保住了,你才能資格去講究要不要好看。

2. 瘋狂跺腳

相對於靠衣物保暖,更多武漢人更偏愛於祖傳的取暖偏方,通過瘋狂跺腳迅速產生熱量,然後進行全身式供暖,簡單便捷,且無需任何設備,因此流傳至今,相當靠譜。

3. 靠信仰

日常在心中呐喊“我愛工作,工作使我快樂,也使我致富”,自然會騰起對生命的信仰之火,心燥體熱,不再懼怕任何困境。

4. 買貂

此條等同於裝高價地暖、24小時開空調、出去度假等等需要強大經濟基礎的方案,當然也不適用於此刻正在辦公室苦逼工作的你。

講真,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那都不算是事兒~

5. 喝熱水

堅持貫徹“多喝熱水,重啟試試,喜歡就買,不行就分”的處世原則,你自會發現人生特簡單,避寒取暖都是小case。

6. 把手貼在同伴的脖子上

看到沒穿高領毛衣或沒戴圍巾裸☆禁☆露著脖頸的朋友,請你毫不猶豫把手貼上去並用力摩擦。

畢竟連穿牆透骨的寒風也無所畏懼的人,你的親手撫慰其實是對脖頸最大的慰藉,更重要的是,取暖效果格外顯著。

7. 擠地鐵二號線

貫穿火車站、飛機場和若干個大型商圈的二號線一直恪守全天候的擁擠態度,簡直令人感動。騷動不安的人群在候車廳和車廂裡摩肩接踵,摩擦生熱的物理原理被善用到極致。

人們都曾在這感受到東北同胞睡熱炕時的其樂融融,臉上都露出了幸福滿足的笑容。

8. 找個物件給捂手

嗯,我覺得養條貓都比這個方案來得容易。

其實說了那麼多,在武漢過冬,靠的不僅是秋褲或羽絨服,而是被反復天氣折磨後,還能保持“寵辱不驚、笑看塵世”的人生態度,以及年年激增的強大抗寒能力吧。

而每一個捱過漫漫長冬,還能堅守在這方土地的武漢人,都值得被大家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