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亞一國真精明 外購戰機全是中國買啥我買啥 引周邊各國連鎖動作

據近期俄方消息稱,印尼已決定增購16架“新型戰鬥機”,總貨款額度達到15億美元,並將之前購入11架SU-35戰鬥機的合約合併——根據價格和印尼空軍即將退役的機型判斷,印尼這次購入的“新型戰鬥機”依舊是“3.75代戰鬥機”SU-35。

圖為低空通場飛行的SU-35戰鬥機。

該機作為俄羅斯戰鬥機出口的最新拳頭產品,在國際軍貿市場上僅次於有限制出口的F-35系列四代機,和美國波音最新銷售至卡達的F-15QA基本對標,價格上也相對“實惠”,一如二十年前的SU-27SK那般。

但除卻中俄兩國之外,印尼算是最早對SU-35下達訂單的國家,顯得相當果斷。其實細看印尼近20年來的重型戰鬥機採購史就會發現,印尼完全跟著中國走,幾乎是“中國買啥我買啥”。

圖為印尼空軍塗裝的SU-27SK。

這些重型戰鬥機取代了印尼空軍老舊的A-4攻擊機,算是東南亞第一批蘇系重型戰鬥機,

在服役之後立刻引發周邊各國的連鎖動作——在這之後幾年,越南的SU-27SK、馬來西亞的SU-30MKM、以及新加坡的F-15SG先後到貨,算是帶動了一波小規模的軍備競賽。

而在印尼敲定SU-27SK採購案的同時,俄共青城廠為中國空軍“特供”的特殊產品也浮出水面,這就是SU-30MKK(MK為其型號,最末尾的K代表中國)。

圖為印尼空軍的SU-30MK。

當然,買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中國接收SU-30MKK並形成戰鬥力之後,早些進入試飛的SU-30MKI由於採用了太多不成熟的新技術,遲遲未能形成完整戰鬥力,在拖延了數年之後才完全成熟。而此時,更先進的SU-30MK2/MK3已經推出,其機載電子設備較前者而言已有大幅超出。

圖為馬來西亞現役重型戰鬥機SU-30MKM。注意其碩大的前鴨翼。

據現在公開的資料稱,印尼和馬來西亞都在2003年各自前往共青城和伊爾庫茨克求購了蘇霍伊重型戰鬥機,印尼選擇了中國的SU-30MKK作為藍本,而馬來西亞選擇了SU-30MKI。

二者在當時都不差錢,下達訂單也幾乎同時,唯一的差別便是兩國選擇的型號不同——至於結果,印尼在2003年,

也就是當年末就獲得了熱乎的第一架SU-30MK,而馬來西亞的SU-30MKM則一直拖延到2007年才交付。

圖為SU-30MKK翱翔于南中國海島礁上的封繪。

作為一個遠離陸基機場的紛爭地區,SU-30MKK在服役之後便大量出沒於此地,積累了豐富的熱帶地區使用經驗。

這一點,東南亞各國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當然也可以這麼說,東南亞國家近十年來的重型戰鬥機採購潮,其實就是從SU-30MKK的轟鳴開始的。

而作為一個和中國有深厚淵源的國家,印尼在戰機採購上對中國“亦步亦趨”也毫不奇怪。事實上,在2014年,據中國公開媒體的報導稱,“中國為印尼國民軍SU27/SU-30戰鬥機飛行員提供了訓練”。(利刃)

東南亞國家近十年來的重型戰鬥機採購潮,其實就是從SU-30MKK的轟鳴開始的。

而作為一個和中國有深厚淵源的國家,印尼在戰機採購上對中國“亦步亦趨”也毫不奇怪。事實上,在2014年,據中國公開媒體的報導稱,“中國為印尼國民軍SU27/SU-30戰鬥機飛行員提供了訓練”。(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