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落雪落nìng,除了交通和天氣,還有這群人能揪住你的心!

凍雨+低溫天氣

除了關心道路資訊

除了關心天氣預報

還有一件事能讓各位揪心

那就是各位朋友的包裹!

小編告訴大家一個消息:物流暫時停運了!

什麼?那我在某寶、某東、某品會買的寶貝呢?

全部都凍在路上了?

記者從黔東南州郵政分公司得到消息,2018年1月26日早上7點,郵政分別發出了10輛郵車,兩萬多件快遞包裹已經運輸到各縣,等到10點半第二批郵車出發時,受極寒天氣的影響,道路交通管制,為了安全起見,郵車全部返回凱裡,待道路解封,郵車就會第一時間出發,把包裹送到大家手中。

或許你還在心存僥倖

郵政車不能出發

其他快遞應該可以吧?

其他的快遞也走不成了!

因為一些路段封路了!

道路交通管制、封路,路面上結冰,人走上去會摔個四腳朝天,更不要說車了,

都說這個天出門,是在用生命上班,與拆開包裹的快感相比,還是快遞小哥們的安全更重要,你說是不是?

在此,小編呼籲大家:如果你的快遞因為天氣原因送遲了,到達晚了,請包容理解,如果可以,請對這些冒著風雪為你送包裹的小哥們,說一聲謝謝吧!

快遞,是一個我們經常接觸的服務行業,以前沒有快遞的時候,我們都是用平郵,或者請班車幫我們帶東西,這些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

快遞業也快速發展壯大,如今,網購要用到快遞,寄東西要用到快遞,有些朋友用多了,還用出了心得。

快遞好不好,實力說了算,誰家送得快,誰家送得遠,誰家最經濟,誰家態度好,各位網友心裡敞亮著呢!那麼就來做個問卷調查,在你心目中,你最常用、最喜歡哪家快遞,快來投票!

金杯銀盃不如網友的口碑,請為你心中的“黔東南好快遞”投票吧!(多選)

注:本投票不作為商業用途,

僅為粉絲們真實意見的表達!此排序不分先後,隨機排序。

快遞——一個你並不瞭解的行業

老牌大哥、國營快遞——郵政EMS

作為最老牌的快遞行業,也是國營企業,郵政還是我們原來的印象嗎?這些年變了沒?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黔東南州郵政分公司,在這裡,見到了他們專業的分揀中心,同時也瞭解了不為人知的快遞行業!

很難想像吧?這麼一個小地方,每天要分揀25000—26000件包裹,

於是,半自動化分揀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這些傳動帶,每天,州外運送來的郵件,會由人工先進行分揀,然後由傳送帶運輸至各個市縣區域的郵車,接著發往15個縣,郵政的優勢之一就是:全年無休、各個鄉鎮、村都能送到。除了投遞,還有攬收,分揀中心還要承擔每天七千件左右攬收快遞,發送到州外、省外。

在分揀車間,有兩個班,有22名男生,10名女生,他們每天工作10小時,遇到節假日和網購節,全都是24小時上崗,不管多苦多累,他們始終都用自己的嚴謹和細心從事著這份行業,因為一個細節不注意,就有可能分揀出錯,所以,每次上班,分揀員們都嚴陣以待,不能分心。

分揀車間班長吳壽貴告訴記者,他今年33歲,在郵政工作已經14年了,這些年經手的快遞有多少?他已經記不清了,粗略估計,每天經他手分揀的包裹就有上萬件,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很喜歡這份工作,也會繼續認真、努力地做下去。

分揀完成後,送到15個縣的郵車開走了,留在凱裡的包裹會轉送到凱裡的5個投遞站,分別由快遞小哥開著麵包車或者小三輪進行投遞。

來到凱裡市國際商貿城的郵政投遞站,記者瞭解到,在凱裡5個投遞站裡,一共有50多輛三輪車,30多輛麵包車。三輪車每天都會來回幾趟送貨,每車的投送量為70、80件;麵包車每車的投遞量為170—180件,這麼多貨物,都是由快遞小哥送到客戶的手裡。

快遞小哥龍仲燃,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才二十幾歲,很年輕,當記者問他為什麼選擇快遞行業時,他說:還年輕,什麼都要經歷一下!還沒說上幾句,他就急著去工作了。

除了我們熟知的快遞,近些年,還有一種快遞隨著同城服務而興起,就是同城快遞!

同城快遞同樣具有收寄、分發、運輸、投遞等功能,顧名思義,就是在同一個城市內活動,而且及時性比較強,屬於一對一服務。記者來到了凱裡一家名為愛跑腿的同城快遞,在這裡瞭解到,相對於其他的快遞,同城快遞具有它的靈活性。

比如成立時間短,愛跑腿去年7月才剛剛成立,專職騎手只有10個,但是兼職的騎手卻是無限數的,只要通過資料審核,就能成為他們的兼職騎手。在同城的配送中,客人通過網路或電話下單後,系統會自動匹配,對附近的騎手進行派單。這樣一家同城快遞,一天的接單量為120—130件,除了春節,這裡的快遞小哥全年無休,從早上8點開始,到晚上0點,都有快遞員在送單。

顧新明在這裡幹了半年了,他告訴記者,做這一行不容易,風裡來雨裡去,特別是冬天,非常冷,非常辛苦,但是,只要一想到他們這個行業能“急人之所急,解人之所難”,就覺得挺有自豪感。

顧新明跟記者說了幾分鐘,就騎著車去接單了,消失在雨中……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嚴寒,天上還下著凍雨,人們不願出門,快遞小哥們就顯得格外忙碌,這些快遞小哥們,冒著風雪和道路濕滑,或許會滑到,但爬起來的第一件事,不是關注自己,而是關注大家的包裹有沒有丟失和受損。

請大家在這落雪+凝凍的天氣裡,為快遞行業的工作人員和快遞小哥們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好評,為這些一線勞動者們,點個贊!

記者:龍睿 實習:朱莉 潘嫣

全都是24小時上崗,不管多苦多累,他們始終都用自己的嚴謹和細心從事著這份行業,因為一個細節不注意,就有可能分揀出錯,所以,每次上班,分揀員們都嚴陣以待,不能分心。

分揀車間班長吳壽貴告訴記者,他今年33歲,在郵政工作已經14年了,這些年經手的快遞有多少?他已經記不清了,粗略估計,每天經他手分揀的包裹就有上萬件,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很喜歡這份工作,也會繼續認真、努力地做下去。

分揀完成後,送到15個縣的郵車開走了,留在凱裡的包裹會轉送到凱裡的5個投遞站,分別由快遞小哥開著麵包車或者小三輪進行投遞。

來到凱裡市國際商貿城的郵政投遞站,記者瞭解到,在凱裡5個投遞站裡,一共有50多輛三輪車,30多輛麵包車。三輪車每天都會來回幾趟送貨,每車的投送量為70、80件;麵包車每車的投遞量為170—180件,這麼多貨物,都是由快遞小哥送到客戶的手裡。

快遞小哥龍仲燃,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才二十幾歲,很年輕,當記者問他為什麼選擇快遞行業時,他說:還年輕,什麼都要經歷一下!還沒說上幾句,他就急著去工作了。

除了我們熟知的快遞,近些年,還有一種快遞隨著同城服務而興起,就是同城快遞!

同城快遞同樣具有收寄、分發、運輸、投遞等功能,顧名思義,就是在同一個城市內活動,而且及時性比較強,屬於一對一服務。記者來到了凱裡一家名為愛跑腿的同城快遞,在這裡瞭解到,相對於其他的快遞,同城快遞具有它的靈活性。

比如成立時間短,愛跑腿去年7月才剛剛成立,專職騎手只有10個,但是兼職的騎手卻是無限數的,只要通過資料審核,就能成為他們的兼職騎手。在同城的配送中,客人通過網路或電話下單後,系統會自動匹配,對附近的騎手進行派單。這樣一家同城快遞,一天的接單量為120—130件,除了春節,這裡的快遞小哥全年無休,從早上8點開始,到晚上0點,都有快遞員在送單。

顧新明在這裡幹了半年了,他告訴記者,做這一行不容易,風裡來雨裡去,特別是冬天,非常冷,非常辛苦,但是,只要一想到他們這個行業能“急人之所急,解人之所難”,就覺得挺有自豪感。

顧新明跟記者說了幾分鐘,就騎著車去接單了,消失在雨中……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嚴寒,天上還下著凍雨,人們不願出門,快遞小哥們就顯得格外忙碌,這些快遞小哥們,冒著風雪和道路濕滑,或許會滑到,但爬起來的第一件事,不是關注自己,而是關注大家的包裹有沒有丟失和受損。

請大家在這落雪+凝凍的天氣裡,為快遞行業的工作人員和快遞小哥們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好評,為這些一線勞動者們,點個贊!

記者:龍睿 實習:朱莉 潘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