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伯利亞散步|深入自然,墜入寂靜,逃離時間

DAILY INSPIRATION

2018年的跨年之旅,和以前的東京、京都精緻吃喝之旅有所不同,

選擇去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看看,我知道這次旅行會比較嚴酷和糙,但恰恰因為對我一個南方人來說,從未去過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倍感好奇,想去挑戰一下,以及網路上關於貝加爾湖的圖片,大多是開闊而荒涼的美,讓我只想走進它。而今,提筆寫這些字,仍然可以望眼欲穿那一片雪白而冰冷,孤寂卻堅韌的山脈,湖泊,夜晚。

——睡在北京機場

抵達北京的時候是晚上11點半,空氣裡仍然混著霾,機場的成色還如以前一樣。零下五度的北京讓我稍稍感受到了寒冷鑽進皮膚的感覺。夜裡的機場比白天安靜一些,以至於所有航班起飛的播報顯得格外清楚,毫無挽留人們的語氣,不同的目的地把人們圈在一起然後很快又分開了。

我想像著一會就要聽著各種方言或語言,在陌生人群中,閉上眼,也不知道是否能睡著,但不重要,選擇上路的人應該不會擔心太累,因為想要瞭解世界的成本除了錢,剩下的就是那副臭皮囊,練的多了也就結實了。

TIPS: 去貝加爾湖需要先落地離它最近的城市——西伯利亞首府伊爾庫茨克,由北京飛往伊爾庫茨克的航班是淩晨5點半,大約飛行3小時就到,沒有時差。

*

伊爾庫茨克

大雪覆蓋的城市,聖潔的教堂與貂皮大嬸兒

飛機快要降臨伊爾庫茨克的時候天還沒有亮,窗外是藍綠色,像在深海裡潛水,隨著飛機的下降慢慢地看到日出的光,平滑而纖細的一條長長的線,勾勒著白茫茫的一片。在白雪中,這座城市宛如一塊插滿蠟燭的蛋糕,

柔軟而綿細。

俄語是一門繁複而無法推測的語言,出發前學來學去也沒學會幾個詞,機場門口有司機簡單的用計算器按了按到酒店的價格,我們就上車了。車是本田的,後窗上面的貼紙都是日文。

司機手背上有一塊疤痕,

長得卻挺秀氣,路過博物館的時候,指揮我拍下來。然後自己打開手機找到google翻譯器,把俄文填好,翻成英文“museum”。這是我們之間唯一的對話,哪怕我用英文和他說,能否再用俄文說一遍博物館,他也聽不懂。

流覽著這座城市,像是走進科恩兄弟《冰血暴》的場景,白色的雪,綠色、棕色搭配淺黃色的木屋,高聳蕭條的樹,汽車的尾氣拖著很長。路上的大雪被鏟到了兩側,堆得很高。然而,沉默而冰冷的小城,卻不乏音樂的點綴。

馬克思大街上,每隔幾根燈柱,上面就裝著一個小的音響,音樂仍然是1990年代的社會主義感的旋律,老式的電車緩慢經過。沒有Beyoncé,Sam Smith,經過任何一個商場,也沒有這些流行的符號。

似乎這裡的人不大需要這些,我所能看到的是一堆青年人在露天體育場裡滑著冰刀,明確的線路,均衡的速度,有力的雙腿,自在極了。然而,這仍然是一項不需要太多語言的運動。

街上的人們沒有太多特徵,整體看上去都很相似。因為冷,都被衣服包裹著,所有細節的特徵都被掩蓋住了。貧富與否、開心幸福與否、做什麼工作的等等這些對街上陌生人的猜測幾乎是失靈的,也只有當她偶爾撥動頭髮或摘下手套的時候看到一些精緻而華麗的金色首飾;或當他玩著手機時,粗糙的手指甲裡都是黑色的垢;或當她迎面走過大紅色的口紅與香氛讓我的眼前一亮。

他們沒什麼表情,偶爾,我會沖他們點頭微笑,但是換來的是面無表情的臉,既可以說是無動於衷,也可以說是習慣性的沉默。其間,我們誤打誤撞經過一個集市,俄羅斯套娃仿佛讓時間倒退十幾年,有些人在兜售這冷凍的海鮮,大塊不同品種的海魚,木訥僵硬,暴露在那兒,就像這裡的人。

城市不大,被安格拉河環抱著,城市的核心是基洛夫廣場(Kirov Square),廣場上有一棵巨型的聖誕樹,孩子們玩著高高的滑梯,有一些是冰做成的滑梯,他們歡呼奔跑的狀態絲毫不覺得冷,這是僅屬於北方孩子的遊樂場,南方的孩子無法擁有這些。沿著廣場往北走,是列寧紀念碑,再往北走是幾座風格不一的教堂。

覺得最美的一座是名叫“Church of the Saviour”的救世主教堂,它小巧而精緻,綠色的頂部和白色的牆面與周圍的白雪融為一體,外牆上還有壁畫,周圍是寧靜的花園。

門口掃雪的人和我們打招呼,邀請我們進去,門很重,但進入的那一刻更加安靜了,一位中年俄羅斯男人脫下厚厚的外套懸掛在門口,他做了很久的禱告,走過每一幅聖像,用相似的“上帝保佑”的姿勢,一遍一遍,然後再回到中間的位置做一次,接著再下樓出教堂再做一次。

這裡像是一個避風港,事物在這裡都暖和和平靜起來,禱告些什麼吧,然後再出去接著面對寒冷與大風與大雪。

被大雪覆蓋的城市,讓所有事物落入深眠般的安靜,不怎麼想說話,樹枝和房子就杵在那兒,帶著些落魄的威嚴,這裡的狗大多也不怎麼叫喚。天氣塑造著人們的性格,想想泰國人和眼前的人,真是極大的反差。冷,的確比熱要更堅硬和內化一些,這或許就是自然所給予不同地區人們不同的生存方式。

大雪把一切都淹沒了。

前往貝加爾湖

——初見奧利洪島

從伊爾庫茨克到貝加爾湖的奧利洪島需要6小時車程,奧利洪島位於貝加爾湖的中心,其中的胡日爾村,是一個集中的居住村落,大概有1500多人生活在這裡。在去貝加爾湖的路上,車共停下來兩次,第一次是在一個休息站。

站在路邊的時候真的有種親臨Fargo冰血暴現場的感覺,幾座木屋,稀少的車輛,筆直沒有盡頭的雙向道路。

第二次是在一個很小的碼頭,會有船來把不同的車輛接走,這是用於連接奧利洪島和伊爾庫茨克之間的交通。

車從奧利洪島上的小碼頭往胡日爾村開,顛簸的厲害。滿眼都是不同高低大小的木屋,暮靄的天色誘人,車窗上時常結滿冰花,哪怕努力撥開一小片玻璃,不一會兒就蒙上了霧氣。

抵達eco hotel旅店時,還有不少中國遊客在check in。見到了老闆Svetlana,氣質比想像中更大氣,她是布裡亞特族人,約162的身高,纖細的身材,白皙,睫毛彎彎翹起,笑起來的時候牙齒全部露出來,整齊潔白。去過中國很多次,最喜歡北京和廣州,上海、香港覺得一般,會說幾句中文。

這間木屋旅館也剛開業沒多久,門口的餐廳外面還堆著幾根木條。她和她的姐姐經營這這個木屋旅店,丈夫是約旦人,她們在北京相識相戀結了婚。我們的交流不算很多,早晨我們會在餐廳裡吃早餐,她的姐姐為我們做,隻言片語的交流裡,讓我感覺到她們應該是因為生活的一些境遇不得不賣了伊爾庫茨克的一座房子到這裡來開旅店,當然,這其中也有目前中國遊客逐漸多了起來的背景因素。

這個村子裡的大多數資源都需要從伊爾庫茨克運送過來,貝加爾湖是被法律禁止垂釣的,好幾天我幾乎就沒怎麼見過蔬菜,大多都是肉類,村子上吃飯的餐館少之又少,走了15分鐘雪路算是找到了一家餐廳。一家四口經營著,也差不多是中國農家樂的意思。

臨走前我給他們拍照,四個人只有小兒子會說幾句英文,對我說的第一句就是:No photography,然後我就逗他,最後把他逗哭了,他爸爸完全不管他,看我喜歡拍照,就拿出手機,給我看他自己拍的照片,是7、8月份的貝加爾湖,還能看到一些海豹,以及,家裡人拍的帥帥地側躺在草地上的他。

夜路走得很感慨。雖然很冷,頭上帶的帽子邊緣的毛因為呼吸出來的氣體都結成了一小撮一小撮的冰絲,風刮得臉疼。但這至少可以算是此生第一次體驗遠離塵囂,深入自然,墜入寂靜,妥協冰冷的情境了。路燈雖沒幾個,卻因為白雪的反光,蜿蜒的路都看得見。

一些屋子上炊煙升起,在風的作用下肆意舞動,一些屋子的燈光比別家的亮一些。遠方,偶爾幾聲狗吠。除此之外,世界唯一的聲音,就是踩在雪地上的步伐聲,硬邦邦的,脆脆的聲音。

往遠看,是朦朧的灰色山脈,山脈下就是湖。

嚴酷卻極致美麗的南線與北線

來貝加爾湖玩,主要是兩條線,都需要跟著車走。南線一天,北線一天。10點從旅店出發,基本上每天到下午4點半能到旅店。期間,無廁所,無餐廳。

南線的風景比較豐富,去不同的山看不同風貌的風景,同時可以看到一點點藍冰,到2月份的時候藍冰的顏色更深更藍。

北線的景色要更加野性和浩瀚,比如大片的冰掛、霧凇;強勁的冷風;車經常以接近90度的上坡下坡行駛。不論是南是北,都比較考驗人的意志力,畢竟是要在-25度左右的天氣下等一頓司機給你劈柴點火做出來的魚湯,就著一片麵包,也就沒別的吃的了。

在這樣的荒涼感之下,哪怕有少量的遊客笑著、拍著照,你依然感覺被太陽、風、雪、冰、山、草、石、這些最赤裸的自然完全包圍著。手機幾乎是沒有信號的,說話顯得多餘,沉默是最好的敬畏方式。當凝視得久了,山與湖與天地的邊界開始模糊,散落的我們也幾乎都忘記了時間。

- 本期作者 -

戴顯婧 Amos Dai

創意人、攝影師,愛好旅行。

個人微信公眾號:“小風景”(id:mylittleland),

有她拍的照,寫的字。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到 其 他 公 眾 號

請 給 該 公 眾 號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

About Voicer

靈感點亮生活 生活溫暖人心

Voicer|分享生活和設計美學的線上雜誌

Contact us

hello[a]voicer.me

商業合作 / 投稿請發送郵件

Join us

向微信後臺發送“招聘”獲取招聘資訊

流覽著這座城市,像是走進科恩兄弟《冰血暴》的場景,白色的雪,綠色、棕色搭配淺黃色的木屋,高聳蕭條的樹,汽車的尾氣拖著很長。路上的大雪被鏟到了兩側,堆得很高。然而,沉默而冰冷的小城,卻不乏音樂的點綴。

馬克思大街上,每隔幾根燈柱,上面就裝著一個小的音響,音樂仍然是1990年代的社會主義感的旋律,老式的電車緩慢經過。沒有Beyoncé,Sam Smith,經過任何一個商場,也沒有這些流行的符號。

似乎這裡的人不大需要這些,我所能看到的是一堆青年人在露天體育場裡滑著冰刀,明確的線路,均衡的速度,有力的雙腿,自在極了。然而,這仍然是一項不需要太多語言的運動。

街上的人們沒有太多特徵,整體看上去都很相似。因為冷,都被衣服包裹著,所有細節的特徵都被掩蓋住了。貧富與否、開心幸福與否、做什麼工作的等等這些對街上陌生人的猜測幾乎是失靈的,也只有當她偶爾撥動頭髮或摘下手套的時候看到一些精緻而華麗的金色首飾;或當他玩著手機時,粗糙的手指甲裡都是黑色的垢;或當她迎面走過大紅色的口紅與香氛讓我的眼前一亮。

他們沒什麼表情,偶爾,我會沖他們點頭微笑,但是換來的是面無表情的臉,既可以說是無動於衷,也可以說是習慣性的沉默。其間,我們誤打誤撞經過一個集市,俄羅斯套娃仿佛讓時間倒退十幾年,有些人在兜售這冷凍的海鮮,大塊不同品種的海魚,木訥僵硬,暴露在那兒,就像這裡的人。

城市不大,被安格拉河環抱著,城市的核心是基洛夫廣場(Kirov Square),廣場上有一棵巨型的聖誕樹,孩子們玩著高高的滑梯,有一些是冰做成的滑梯,他們歡呼奔跑的狀態絲毫不覺得冷,這是僅屬於北方孩子的遊樂場,南方的孩子無法擁有這些。沿著廣場往北走,是列寧紀念碑,再往北走是幾座風格不一的教堂。

覺得最美的一座是名叫“Church of the Saviour”的救世主教堂,它小巧而精緻,綠色的頂部和白色的牆面與周圍的白雪融為一體,外牆上還有壁畫,周圍是寧靜的花園。

門口掃雪的人和我們打招呼,邀請我們進去,門很重,但進入的那一刻更加安靜了,一位中年俄羅斯男人脫下厚厚的外套懸掛在門口,他做了很久的禱告,走過每一幅聖像,用相似的“上帝保佑”的姿勢,一遍一遍,然後再回到中間的位置做一次,接著再下樓出教堂再做一次。

這裡像是一個避風港,事物在這裡都暖和和平靜起來,禱告些什麼吧,然後再出去接著面對寒冷與大風與大雪。

被大雪覆蓋的城市,讓所有事物落入深眠般的安靜,不怎麼想說話,樹枝和房子就杵在那兒,帶著些落魄的威嚴,這裡的狗大多也不怎麼叫喚。天氣塑造著人們的性格,想想泰國人和眼前的人,真是極大的反差。冷,的確比熱要更堅硬和內化一些,這或許就是自然所給予不同地區人們不同的生存方式。

大雪把一切都淹沒了。

前往貝加爾湖

——初見奧利洪島

從伊爾庫茨克到貝加爾湖的奧利洪島需要6小時車程,奧利洪島位於貝加爾湖的中心,其中的胡日爾村,是一個集中的居住村落,大概有1500多人生活在這裡。在去貝加爾湖的路上,車共停下來兩次,第一次是在一個休息站。

站在路邊的時候真的有種親臨Fargo冰血暴現場的感覺,幾座木屋,稀少的車輛,筆直沒有盡頭的雙向道路。

第二次是在一個很小的碼頭,會有船來把不同的車輛接走,這是用於連接奧利洪島和伊爾庫茨克之間的交通。

車從奧利洪島上的小碼頭往胡日爾村開,顛簸的厲害。滿眼都是不同高低大小的木屋,暮靄的天色誘人,車窗上時常結滿冰花,哪怕努力撥開一小片玻璃,不一會兒就蒙上了霧氣。

抵達eco hotel旅店時,還有不少中國遊客在check in。見到了老闆Svetlana,氣質比想像中更大氣,她是布裡亞特族人,約162的身高,纖細的身材,白皙,睫毛彎彎翹起,笑起來的時候牙齒全部露出來,整齊潔白。去過中國很多次,最喜歡北京和廣州,上海、香港覺得一般,會說幾句中文。

這間木屋旅館也剛開業沒多久,門口的餐廳外面還堆著幾根木條。她和她的姐姐經營這這個木屋旅店,丈夫是約旦人,她們在北京相識相戀結了婚。我們的交流不算很多,早晨我們會在餐廳裡吃早餐,她的姐姐為我們做,隻言片語的交流裡,讓我感覺到她們應該是因為生活的一些境遇不得不賣了伊爾庫茨克的一座房子到這裡來開旅店,當然,這其中也有目前中國遊客逐漸多了起來的背景因素。

這個村子裡的大多數資源都需要從伊爾庫茨克運送過來,貝加爾湖是被法律禁止垂釣的,好幾天我幾乎就沒怎麼見過蔬菜,大多都是肉類,村子上吃飯的餐館少之又少,走了15分鐘雪路算是找到了一家餐廳。一家四口經營著,也差不多是中國農家樂的意思。

臨走前我給他們拍照,四個人只有小兒子會說幾句英文,對我說的第一句就是:No photography,然後我就逗他,最後把他逗哭了,他爸爸完全不管他,看我喜歡拍照,就拿出手機,給我看他自己拍的照片,是7、8月份的貝加爾湖,還能看到一些海豹,以及,家裡人拍的帥帥地側躺在草地上的他。

夜路走得很感慨。雖然很冷,頭上帶的帽子邊緣的毛因為呼吸出來的氣體都結成了一小撮一小撮的冰絲,風刮得臉疼。但這至少可以算是此生第一次體驗遠離塵囂,深入自然,墜入寂靜,妥協冰冷的情境了。路燈雖沒幾個,卻因為白雪的反光,蜿蜒的路都看得見。

一些屋子上炊煙升起,在風的作用下肆意舞動,一些屋子的燈光比別家的亮一些。遠方,偶爾幾聲狗吠。除此之外,世界唯一的聲音,就是踩在雪地上的步伐聲,硬邦邦的,脆脆的聲音。

往遠看,是朦朧的灰色山脈,山脈下就是湖。

嚴酷卻極致美麗的南線與北線

來貝加爾湖玩,主要是兩條線,都需要跟著車走。南線一天,北線一天。10點從旅店出發,基本上每天到下午4點半能到旅店。期間,無廁所,無餐廳。

南線的風景比較豐富,去不同的山看不同風貌的風景,同時可以看到一點點藍冰,到2月份的時候藍冰的顏色更深更藍。

北線的景色要更加野性和浩瀚,比如大片的冰掛、霧凇;強勁的冷風;車經常以接近90度的上坡下坡行駛。不論是南是北,都比較考驗人的意志力,畢竟是要在-25度左右的天氣下等一頓司機給你劈柴點火做出來的魚湯,就著一片麵包,也就沒別的吃的了。

在這樣的荒涼感之下,哪怕有少量的遊客笑著、拍著照,你依然感覺被太陽、風、雪、冰、山、草、石、這些最赤裸的自然完全包圍著。手機幾乎是沒有信號的,說話顯得多餘,沉默是最好的敬畏方式。當凝視得久了,山與湖與天地的邊界開始模糊,散落的我們也幾乎都忘記了時間。

- 本期作者 -

戴顯婧 Amos Dai

創意人、攝影師,愛好旅行。

個人微信公眾號:“小風景”(id:mylittleland),

有她拍的照,寫的字。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到 其 他 公 眾 號

請 給 該 公 眾 號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

About Voicer

靈感點亮生活 生活溫暖人心

Voicer|分享生活和設計美學的線上雜誌

Contact us

hello[a]voicer.me

商業合作 / 投稿請發送郵件

Join us

向微信後臺發送“招聘”獲取招聘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