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態高顏值 發展新動力 一條綠道串起多處生態資源

溫江區生態旅遊環線綠道

點位:溫江生態旅遊環線綠道

天府綠道建成後將連線成網,串珠成鏈、擴點成面,將碎片、隔離、零散的生態斑塊整合為相對完整的綠色空間系統,形成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佈局。 散佈全城的“毛細血管”匯就生態動脈,為成都的生態修復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屆時,綠滿蓉城、水潤天府的勝景將再現成都,宛如在成都平原上徐徐展開的北宋畫家李公麟的傳世名作《蜀川勝概圖》。

魯家灘,還是一樣的名字,但已是不一樣的存在。

舊日的魯家灘濱河濕地如今已變成美麗的魯家灘生態濕地公園,曾經佔據河濱的農家樂和養魚場已被拆除,恢復為濕地,曾經的砂石小路也已修起1公里左右舒適的步行綠道。魯家灘濕地不僅自然風景優美,還是眾多昆蟲、鳥類的理想棲息地,魚類資源也非常豐富,目前已納入金馬湖濕地公園範圍,未來將打造成為集生態保護、科普宣教、文化展示、休閒遊憩為一體的綜合濕地公園。

魯家灘濕地公園只是溫江生態旅遊環線綠道上的眾多“珍珠”之一。成都商報記者瞭解到,總長約65公里的溫江區生態旅遊環線綠道將連接起溫江北部的萬春鎮、和盛鎮、壽安鎮和永盛鎮,並與天府田園綠道、江安省和金馬河綠道實現多點有效接駁。該項目按照天府綠道、國際馬拉松賽道和國際自行車賽道標準建設,

全線佈局18個驛站,將魯家灘生態濕地公園、鳳凰康養文旅小鎮、植物編藝公園、恒大養生穀等產業組團、農業觀光和旅遊景點串聯成線,預計2018年9月全面建成。

目前,溫江正依託優越的自然本底和文化底蘊,努力打造含遊憩慢行、觀景體驗、產業承載等為一體的最美麗的綠道網路體系,規劃建設總長達698公里。根據規劃,“北林”區域將建設成為全域生態園林博覽園,

綠道沿線還將規劃建設一批生態觀光型、鄉村旅遊型等特色林盤聚落,半畝方塘等10個林盤修復工程也將逐漸推開,打造成綠道沿線的“璀璨珍珠”。溫江也將利用綠道整合“六灣五林三濕地”生態資源,加快建設一批田園綜合體,打造17個綠道門戶景觀,再現“田成方、樹成簇、水成網”的川西平原美景。

綠道建設不僅體現生態之美,也是溫江落實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溫江將以綠道建設為契機,

同步推進農村區域水電氣訊管網建設,引導市場力量參與沿線風貌整治,統籌佈局商業網點、公廁等便民生活設施,不斷提升農村生活舒適度,促進農民生活方式轉變,並按照“以道為導”思路,推動城鄉要素沿綠道一體化流動、產業沿綠道一體化佈局、人口沿綠道一體化集聚,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注入新活力。

都江堰金馬河綠道

形成近1500畝的生態水域

拜水都江堰,金馬河是都江堰市內極為重要的一條河流,而金馬河濱河綠道與成都天府綠道的“一軸”錦江綠道同起一個源頭。記者瞭解到,金馬河濱河綠道長約30公里,其中城區段東西兩岸總長12公里,規劃驛站14個。目前已完成6.2萬平方米的景觀綠廊建設,新建一級綠道600米。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依傍金馬河,金馬河綠道城區段將以生態環境提升為重點,依託攔河閘壩、堤岸整治,形成近1500畝的生態水域。“但同時我們也注重文體旅商等功能植入。”

簡陽綠道

三大主題:山、水、城

根據簡陽的山水特色,簡陽以“山、水、城”三大主題,規劃了龍泉山綠道、沱江綠道、絳溪河綠道、赤水河綠道、簡陽環城綠道五大綠道主幹體系,總長487公里。

其中,圍繞“山”這一主題,規劃建設龍泉山綠道60公里,突出生態環境游遊賞、人與自然共融。圍繞“水”這一主題,規劃建設三條綠道,其中,沱江綠道長168公里,突出江灘運動健身、映襯城鄉風貌。絳溪河綠道長146公里,突出民宿休閒度假、彰顯區域特色。赤水河綠道長56公里,突出都市農業景觀、農耕文化展示。圍繞“城”這一主題,規劃建設簡陽環城綠道長57公里,突出古城流連追憶、江畔醉賞美景。

崇州榿木河濕地綠道

讓河流與林盤、田園融合

位於省級萬畝“最美田園濕地”——榿木河濕地內的崇州市榿木河濕地綠道已經初露芳容。記者瞭解到,濕地分南中北三期建設,目前已基本建成綠道20.86公里,水域面積1365畝,增植各類樹木2800餘棵,整理綠化面積5600畝。綠道與58公里“稻香旅遊環線”串聯後,將形成“自然河流+川西林盤+農耕田園”融合發展業態。榿木河濕地綠道僅是崇州市天府綠道體系的一個縮影。按照規劃,到2035年,崇州市將建成綠道895公里,2018年要完成55公里,將串聯發展“天府國際慢城”、“隴海三郎國際度假區”、“潤恒物流城”等多個重大產業化專案。

新津縣西河濕地綠道 何宗孝 攝

新津百溪堰濕地綠道 樹蜀 攝

新津西河濕地綠道

十裡長湖 百里綠廊 千畝濕地 萬畝水面

在新津縣,西河濕地綠道很快就將建成與市民見面。該綠道北起老龍王渡大橋、南至南河、西至清源路、東鄰西河(金馬河)。截至目前,百溪堰濕地和紅石涵養濕地核心區共7公里綠道已建成,預計2018年底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

下一步,將以西河濕地綠道為城市發展主軸,打造十裡長湖、百里綠廊、千畝濕地、萬畝水面,串聯濱江優勢資源,強化城市功能聚集。

記者獲悉,新津縣以三級綠道體系為脈絡,規劃建設730公里綠道,串聯縣域文化、體育、旅遊資源,積極開發各類業態,打造兼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功能複合、文體旅商相融合的綠道。目前在建綠道專案8個,在建綠道長度71公里,已完工11公里。計畫2018年底,完成107公里綠道建設。

新津縣將延伸天府綠道體系,打造“一帶六射”區域級綠道。突出“山水為魂、生態耦合”,圍繞構建“兩山望五津、一帶匯一廊”的縣域生態格局,主動承接並延伸天府綠道體系,強化“五河一江”、城市中央綠心、牧馬山、長秋山、天府農博園等縣域重要生態板塊之間的有機耦合和聯繫。

沿第二繞城高速保護帶打造田園綠道,沿岷江幹流兩岸打造濱江綠道,沿岷江五條主要支系打造濱河綠道,同步實施城市中央綠心、濱江生態帶建設、農業大地景觀營造、梨花溪生態保育以及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長度約100公里的區域級綠道體系。

目前,已完成羊馬河綠道示範段建設,正在推進紅石綠道、楊柳河綠道建設,2018年將重點推進南河、環城生態帶等綠道建設21公里,2019年將重點推進金馬河、岷江、二繞等綠道建設32公里,計畫三年內區域級綠道達到73公里。同時,新津將打造“竹生水畔、田園花徑、三河擁翠、水岸新城、花舞長秋”等主題綠道,同步實施白鶴灘濕地、紅石涵養濕地、楊柳湖濕地、騎龍湖公園、老君山森林公園、文化公園、郊野公園及農業公園建設,形成長度約150公里的城區級綠道體系。

成都商報記者 葉燕 龔靖傑 李彥琴 尹沁彤 韓利

原標題:生態高顏值 發展新動力

金馬河是都江堰市內極為重要的一條河流,而金馬河濱河綠道與成都天府綠道的“一軸”錦江綠道同起一個源頭。記者瞭解到,金馬河濱河綠道長約30公里,其中城區段東西兩岸總長12公里,規劃驛站14個。目前已完成6.2萬平方米的景觀綠廊建設,新建一級綠道600米。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依傍金馬河,金馬河綠道城區段將以生態環境提升為重點,依託攔河閘壩、堤岸整治,形成近1500畝的生態水域。“但同時我們也注重文體旅商等功能植入。”

簡陽綠道

三大主題:山、水、城

根據簡陽的山水特色,簡陽以“山、水、城”三大主題,規劃了龍泉山綠道、沱江綠道、絳溪河綠道、赤水河綠道、簡陽環城綠道五大綠道主幹體系,總長487公里。

其中,圍繞“山”這一主題,規劃建設龍泉山綠道60公里,突出生態環境游遊賞、人與自然共融。圍繞“水”這一主題,規劃建設三條綠道,其中,沱江綠道長168公里,突出江灘運動健身、映襯城鄉風貌。絳溪河綠道長146公里,突出民宿休閒度假、彰顯區域特色。赤水河綠道長56公里,突出都市農業景觀、農耕文化展示。圍繞“城”這一主題,規劃建設簡陽環城綠道長57公里,突出古城流連追憶、江畔醉賞美景。

崇州榿木河濕地綠道

讓河流與林盤、田園融合

位於省級萬畝“最美田園濕地”——榿木河濕地內的崇州市榿木河濕地綠道已經初露芳容。記者瞭解到,濕地分南中北三期建設,目前已基本建成綠道20.86公里,水域面積1365畝,增植各類樹木2800餘棵,整理綠化面積5600畝。綠道與58公里“稻香旅遊環線”串聯後,將形成“自然河流+川西林盤+農耕田園”融合發展業態。榿木河濕地綠道僅是崇州市天府綠道體系的一個縮影。按照規劃,到2035年,崇州市將建成綠道895公里,2018年要完成55公里,將串聯發展“天府國際慢城”、“隴海三郎國際度假區”、“潤恒物流城”等多個重大產業化專案。

新津縣西河濕地綠道 何宗孝 攝

新津百溪堰濕地綠道 樹蜀 攝

新津西河濕地綠道

十裡長湖 百里綠廊 千畝濕地 萬畝水面

在新津縣,西河濕地綠道很快就將建成與市民見面。該綠道北起老龍王渡大橋、南至南河、西至清源路、東鄰西河(金馬河)。截至目前,百溪堰濕地和紅石涵養濕地核心區共7公里綠道已建成,預計2018年底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

下一步,將以西河濕地綠道為城市發展主軸,打造十裡長湖、百里綠廊、千畝濕地、萬畝水面,串聯濱江優勢資源,強化城市功能聚集。

記者獲悉,新津縣以三級綠道體系為脈絡,規劃建設730公里綠道,串聯縣域文化、體育、旅遊資源,積極開發各類業態,打造兼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功能複合、文體旅商相融合的綠道。目前在建綠道專案8個,在建綠道長度71公里,已完工11公里。計畫2018年底,完成107公里綠道建設。

新津縣將延伸天府綠道體系,打造“一帶六射”區域級綠道。突出“山水為魂、生態耦合”,圍繞構建“兩山望五津、一帶匯一廊”的縣域生態格局,主動承接並延伸天府綠道體系,強化“五河一江”、城市中央綠心、牧馬山、長秋山、天府農博園等縣域重要生態板塊之間的有機耦合和聯繫。

沿第二繞城高速保護帶打造田園綠道,沿岷江幹流兩岸打造濱江綠道,沿岷江五條主要支系打造濱河綠道,同步實施城市中央綠心、濱江生態帶建設、農業大地景觀營造、梨花溪生態保育以及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長度約100公里的區域級綠道體系。

目前,已完成羊馬河綠道示範段建設,正在推進紅石綠道、楊柳河綠道建設,2018年將重點推進南河、環城生態帶等綠道建設21公里,2019年將重點推進金馬河、岷江、二繞等綠道建設32公里,計畫三年內區域級綠道達到73公里。同時,新津將打造“竹生水畔、田園花徑、三河擁翠、水岸新城、花舞長秋”等主題綠道,同步實施白鶴灘濕地、紅石涵養濕地、楊柳湖濕地、騎龍湖公園、老君山森林公園、文化公園、郊野公園及農業公園建設,形成長度約150公里的城區級綠道體系。

成都商報記者 葉燕 龔靖傑 李彥琴 尹沁彤 韓利

原標題:生態高顏值 發展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