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左良玉胡鬧,張獻忠黃州逞兇,驅趕女人泣血拆城

【崇禎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混水摸魚

因為楚王朱華奎吝惜錢財,左良玉率領二十萬大軍一路向東。

一時之間,長江沿岸的一些官軍和投降的農民軍混水摸魚,都打著左良玉的旗號,

四處搶掠。其中,蘄州守將王允成的部隊鬧得最凶。長江下游的南京等地的軍民被嚇得不輕,組織軍力,準備防禦左良玉等部亂軍。

此時,左都禦史、吏部侍郎李邦華前往北京,恰巧路過湖口,趕快給左良玉寫信,曉以利害,警告他嚴格管束部下,帶兵回營,不許越過安慶一步。同時答應儘快幫助他們解決軍餉問題。

隨後,李邦華親自趕往左良玉大營,左良玉畢恭畢敬,按照要求釋放了軍營中俘獲的男女百姓,

整頓軍紀。李邦華調集九江官庫的十五萬兩餉銀髮給左良玉,又補發將士們六個月的軍糧。

李邦華趕到北京之後,當面向崇禎皇帝彙報,認為左良玉的罪惡不小,但不可處置,只好抓蘄州守將王允成做為典型,下令左良玉捉拿王允成,

將其處死,並返回九江待命。

左良玉卻把王允成留在自己軍中,在安慶逍遙了很久,才慢慢前往九江。

包圍荊王府

《綏寇紀略》中說,左良玉當初離開武昌時,“盡撤楚兵以從”,正規一點的官兵都跟著他向東進入了安徽,湖北境內的軍力頓時一片空虛。《明史紀事本末》中也說,“時楚兵盡隨良玉東下,蘄、黃一帶,惟土兵三百人守蘄水,獻忠乘虛充斥。”

官兵都走了,各地紛紛組建地方武裝,

以圖自保,“蘄、黃諸城,集土團之不能勝甲者以守”。

這是一種低效率的做法,組建民兵武裝也需要有錢糧來支撐,而且,民兵在短時間之內很難形成像樣的戰鬥力。如果能夠拿出這些錢糧供給左良玉,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這期間,張獻忠也一直沒閑著。崇禎十六年一月,他攻佔廣濟。隨後,張獻忠故伎重施,率領二百騎夜襲蘄州,將其攻陷,“令薦紳、孝廉、文學各冠帶自東門入,

西門出,盡斬之,遂屠蘄州。”

蘄州這裡也有一位藩王,第一代藩王是明仁宗的六兒子,原本封在建昌。但建昌的王宮裡有一條巨蛇,把荊王嚇得不輕,要求給自己換一個地方。直到明英宗正統年間,才換到蘄州這裡。

最後一代荊王非常會享受,

經常戴著小帽到酒館、茶坊裡逍遙,說:“如此世界,圖樂耳。”

革裡眼、左金王兩部農民軍曾經投降官軍,荊王在王府裡設宴款待他們,安排女☆禁☆優演戲,王府中陳設華麗。有人擔心,這些做法會“啟寇心”,也就是讓農民軍將士們生出非份之想。

張獻忠攻下蘄州時,荊王已經死了,王妃和世子逃往九江。張獻忠下令包圍王宮,捉拿王宮裡所有的女伶人。看來,當初大家的擔心還是有道理的。

屠殺?

攻破蘄州之後,張獻忠再陷蘄水。此時,黃州一帶的百姓聞訊而逃,城中只剩下一些女人。張獻忠利用大霧的掩護,趁夜奔襲黃州,黎明時攻入城中,城中一位副使樊維城不屈而死。

《綏寇紀略》中說,三月二十四日,張獻忠進入黃州,驅趕一些漂亮的女人拆毀城牆,“賊入,擇其姣麗者,驅以毀城,緩者斬指墮腕,血滲漉淋壁間。三日,城平,乃殺而投之以填塹。”

《明史紀事本末》中認為這件事發生在蘄州。

這條記錄讓人難以理解,拆毀城牆是重體力活,驅趕小腳女人去拆城,而且還要選擇漂亮女人,目的是為了拆城還是為了羞辱女人?既然已經佔據了城市,為什麼還要殺了女人去填塹?這種屠殺意義何在?

也許,我們在閱讀歷史材料時,有必要多一些質疑。

張獻忠陸續攻破蘄州、蘄水、黃州等地,距離武昌越來越近,意圖非常明顯。

在武昌,楚王朱華奎放走左良玉的大軍之後,如何解決武昌的守備,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武昌以北是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武昌以東又有飄忽不定的張獻忠,一旦他們來襲,誰能保衛武昌?

最可行的辦法是募兵守城,但是,官府財政空虛,募兵的錢又在哪裡?

楚王朱華奎的手裡有一百多萬兩銀子,大家希望能借用幾十萬兩,充當軍費,但楚王不理會。曾任禮部尚書、大學士賀逢聖此時住在武昌,建議士紳們捐資募兵,而且建議在本地招兵。楚王最終招募了一些潰敗的官兵,派楚王府的長史徐學顏率領,稱之為“楚府兵”。

某種程度上,楚王汲取了福王吝嗇致死的教訓,拿出一些銀子來,做為這些將士的軍餉。但是很快,他就會後悔自己沒有更大方一些,因為張獻忠真的來武昌了。

江變(之四)于左 撰

屠殺?

攻破蘄州之後,張獻忠再陷蘄水。此時,黃州一帶的百姓聞訊而逃,城中只剩下一些女人。張獻忠利用大霧的掩護,趁夜奔襲黃州,黎明時攻入城中,城中一位副使樊維城不屈而死。

《綏寇紀略》中說,三月二十四日,張獻忠進入黃州,驅趕一些漂亮的女人拆毀城牆,“賊入,擇其姣麗者,驅以毀城,緩者斬指墮腕,血滲漉淋壁間。三日,城平,乃殺而投之以填塹。”

《明史紀事本末》中認為這件事發生在蘄州。

這條記錄讓人難以理解,拆毀城牆是重體力活,驅趕小腳女人去拆城,而且還要選擇漂亮女人,目的是為了拆城還是為了羞辱女人?既然已經佔據了城市,為什麼還要殺了女人去填塹?這種屠殺意義何在?

也許,我們在閱讀歷史材料時,有必要多一些質疑。

張獻忠陸續攻破蘄州、蘄水、黃州等地,距離武昌越來越近,意圖非常明顯。

在武昌,楚王朱華奎放走左良玉的大軍之後,如何解決武昌的守備,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武昌以北是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武昌以東又有飄忽不定的張獻忠,一旦他們來襲,誰能保衛武昌?

最可行的辦法是募兵守城,但是,官府財政空虛,募兵的錢又在哪裡?

楚王朱華奎的手裡有一百多萬兩銀子,大家希望能借用幾十萬兩,充當軍費,但楚王不理會。曾任禮部尚書、大學士賀逢聖此時住在武昌,建議士紳們捐資募兵,而且建議在本地招兵。楚王最終招募了一些潰敗的官兵,派楚王府的長史徐學顏率領,稱之為“楚府兵”。

某種程度上,楚王汲取了福王吝嗇致死的教訓,拿出一些銀子來,做為這些將士的軍餉。但是很快,他就會後悔自己沒有更大方一些,因為張獻忠真的來武昌了。

江變(之四)于左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