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有傳家寶|您瞭解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嗎?今晚22:37,一起聆聽大海的故事……

這裡是我國的經濟特區

這裡有貝殼形大劇院浮於海上

這裡有座跨海大橋飛架在伶仃洋上

這就是素有“百島之城”的珠海

今天,讓我們跟隨《我有傳家寶》

一同走進珠海這座海濱城市,

聽它訴說那些與大海有關的故事……

港珠澳大橋

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的建成對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經濟社會一體化產生深遠的意義。

全球頂尖的“超級工程”,

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於一體,

鋼結構橋樑22.9公里,

海底沉管隧道6.7公里,

是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

為實現橋隧轉換,隧道兩端設置東、西兩個海中人工島。在建設過程中,港珠澳大橋創下了多項中國之最,乃至世界之最。

海底隧道採用兩孔一管廊截面形式,共由33節長180米重8萬噸鋼筋混凝土沉管對接而成,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埋深最深、規模最大、單節管道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沉管全部採用工廠法流水預製,然後浮運到海上,再沉放於海底鋪好的地槽。要在40多米深的海底精准對接,

誤差以毫米計算,港珠澳大橋的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節目現場,大橋主體工程總工程師蘇權科、港珠澳大橋局總工辦主任陳越等五位建設者也將為我們講述海上工程背後的故事……

中華白海豚

在珠江口分佈著一種“高智商”動物,它就是有著“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中華白海豚在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今天,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者陳希和肖尤盛將在節目中講述一段救助中華白海豚的難忘經歷。

兩位嘉賓帶來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箱子,裡面還有一個折疊小鐵鍬,那麼它又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領航者號”無人船

無人船也叫水面機器人,是人工智慧技術與海洋裝備的結合,能夠在水面上或者海上代替人來執行各類危險任務,可用於水質監測、科考、水上救援等多個領域。

無人駕駛船發明人張雲飛博士帶來一個團隊的傳家寶,是他們研發的第一艘海洋高速無人船模型,名為“領航者號”。

通過現場的控制基站操作,一艘無人船正在附近的海面行駛。這種無人船可以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按照事先設定的航行路線自主航行,其技術上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據悉,張雲飛博士及其團隊所研發的無人船參與了舉世矚目的青藏高原大科考,近期又前往南極協助科學家們做南極建站錨地測量。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施工,海洋無人船的自主研發,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這些都是珠海與大海的故事,也體現了珠海在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的新步伐和新面貌。

“領航者號”無人船

無人船也叫水面機器人,是人工智慧技術與海洋裝備的結合,能夠在水面上或者海上代替人來執行各類危險任務,可用於水質監測、科考、水上救援等多個領域。

無人駕駛船發明人張雲飛博士帶來一個團隊的傳家寶,是他們研發的第一艘海洋高速無人船模型,名為“領航者號”。

通過現場的控制基站操作,一艘無人船正在附近的海面行駛。這種無人船可以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按照事先設定的航行路線自主航行,其技術上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據悉,張雲飛博士及其團隊所研發的無人船參與了舉世矚目的青藏高原大科考,近期又前往南極協助科學家們做南極建站錨地測量。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施工,海洋無人船的自主研發,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這些都是珠海與大海的故事,也體現了珠海在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的新步伐和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