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鞍山大海城 塔和閣(轉載)

厝石山公園位於海城市城南,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三十二年,海城知縣管風和為活躍海城人民文化生活,集資六千兩白銀修建。

走進公園正門,首先是琉璃影壁。

影壁高四點三九米,寬六米,厚零點八米,壁頂起脊兩坡式,脊飾卷雲形綠琉璃磚,脊下為綠釉琉璃瓦壟。簷頭有圓形瓦柱和滴水瓦,脊兩端各有一琉璃鴟吻。壁身分別有四個蓮花垂柱頭,上有豆腐方,五三一式,斗拱均為綠色釉點綴。影壁南北壁各有一方子,由吉祥圖譜構成,四隅有卷草元紋和魚紋等。方子內分別由松、竹、靈芝、梅花鹿等動植物組成。壁南面和圖譜為:“鶴鹿同春”,
“寒鬆勁節”、“板竹平安”;北面的圖譜為“麒麟望日”、“封侯掛印”、“連升三級”。北面影壁左上部雕有:“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醜仲呂月穀旦日建成修“字樣。

明代《全遼志》載:“海州衛城,周圍六裡五十三步有奇,高三丈二尺,城內有東山。”山雖小,但樹木蔥蘢,基岩裸☆禁☆露,在市井中自然形成了幽靜的園林風景。山巔建有文昌閣,不知始地何代。辛亥革命後,社會風氣開通,為給居民提供一個業餘休憩遊覽之地。

於是就文昌閣迤西南至山麓辟為公園。入門北上登山巔,文昌閣展現於前,閣為磚木結構,硬山兩層樓房,屋頂似廟宇,高閣之面有花壇、亭台、水池等。山路旁有一木架,懸雲板一塊,鐵鑄,似錨。銘曰:;大金天命十年乙丑(1625)牛莊。文昌閣旁有喜出望外佛塔,又叫“字紙爐“,據說是幾個和尚修建,爐內分上下兩層,上層供奉玉佛,下層供歷代官府燒毀檔檔案字紙。

從一九零六年建公園時,

就建造了氣勢壯觀的文昌閣,後來又將城東南的文廟移到山上,每年舉行大型祭祀孔子典禮,山上的他山書院當時是海城的最高學府。

喜出望外塔

文昌閣

文昌閣,又叫魁星樓。海城老魁星樓原為二層六角形,始建年代不詳,後於一九二三年由縣知事廷瑞,教育所長李光前募捐重建,改為八角三層,青磚碧瓦,飛簷斗拱,龍頭吞脊走獸排列其上。翹起的簷頭掛有驚雀玲,風吹過,叮咚作響,別有風韻。簷下燕尾鏤空雕刻的彩繪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美麗壯觀,使人觀後浮想聯翩。樓內為旋圍式樓梯,

樓上有木制雕刻“魁星”神像。綠臉金睛,舉手翹足,形態猙獰,身上鐫刻“克己復禮,正心修身”八字,一手提鬥,一手執筆試點狀元。神像底座為旋轉式鼇頭,樓頂部為金色寶葫蘆壓頂,甚為壯觀。

魁星樓建于古城牆東南隅上,居高臨下,城外有護城河,荷花盛開之際,高樓碧水映荷花,別有情調。登樓遠望,遙望城周圍二十裡山明水秀,圖畫天然。清末文士留有贊魁星樓《浪淘沙》詞一首:“畫棟逼穹蒼,美蔚文光,憑欄勝處似南昌,孤鷺落霞秋水遠,閣似騰王,一曲接輿狂,酒滌詩腸,霜葉染出醉文章,城外青山樓外水,水外斜陽。”

保安寺

“紅萬字會”,是距今四百多年的古刹保安寺遺址,在保安寺後院禪堂前,有石碑上刻:“佛殿三楹居於中,禪堂兩座列兩旁,迦藍殿東為左輔,祖師堂西為石輔”。這記載的是明朝萬曆年間保安寺新修的盛況。乾隆二十三年曾重修保安寺。後保安寺被毀,七間門房成公園管理人員辦公室。後經紅萬字會贖回,前部改造道院。佛教會又在後院建築佛堂七間、東西配廡五間,保安寺乃得恢復。一九八三年保安寺被列為海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學寺佛塔

三學寺位於海城市內西南隅,占地四千多平方米。“三學”乃佛教術語,即戒、定、慧三無漏學,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學即戒律,防止身、口、意三不淨業;定學即禪定,修持者思想集中,觀悟佛理,滅除情☆禁☆欲煩惱;慧學即智慧,能使修持者斷除煩惱,達到解脫,三者構成佛學的全部內容,故名“三學”。

海城三學寺創建于明朝,至道光年間已頹敗,後由千山高僧明思法師苦心募化,重修大殿、前殿、後樓、東西配房及鐘鼓二樓。光緒年間在此設立師範學堂。民國年間改設法院分廳及檢查廳。一九四九年後一度作商業倉庫,後改為海城且圖書館。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海城地震,寺內建築被震損,後來國家撥款進行修復。一九八二年一次電火燒毀了中殿,後改為海城縣博物館。一九八九年在本淨法師主持修復,寺內建有山門、前殿、中殿各三間,藏經閣兩層五間,禪堂五間,四周有圍牆。

前殿為單簷歇山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長十五米,寬十米,高十四米,前後回廊,殿內外有轉角、柱頭、補間五鋪作斗拱,頂兩坡緩長,正脊雕龍,兩頭有大吻,豎脊雕纏枝花紋,斜脊有跑獸,梁枋施彩繪,建築宏闊,雄偉莊嚴,從木架結構和建築風格看,是典型的明朝遺構。殿內有白玉佛一尊,為一九八八年寺僧從緬甸請來。

中殿(大殿)為重簷歇山式建築,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長二十米,寬十三米,高十七米,舉架較高,有柱頭、轉角、補間三重昂七鋪作斗拱,正脊雕龍,兩頭有在吻,斜脊有跑獸,前有回廊和燕尾木雕,梁枋施彩繪,建築高闊,雕工精美,惜被電火燒毀。後樓為二層硬山式建築,石基,面闊五間,底層前有回廊,二層前有欄板,木雕門窗,此樓即“藏經樓”。中殿兩旁有廂房各九間,硬山式建築,前有回廊,梁架粗獷,似明朝遺物,在東西廂房兩側,建禪堂五間。山門為硬山式建築,三間,中為過道,兩旁為門房,四周磚砌垣牆。鐘、鼓二樓早已不存。

院內有古井一眼,明、清、現代石碑六通,珍藏臺灣版《大藏經》一部。

三學寺於一九六四年被定為鞍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八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騰鼇鎮名甲山地藏寺名山塔

唐王山 大悲古寺塔

大悲古寺位於海城市毛祁鎮小河村的唐王山,是一座淨土宗修學場所。平日功課以持名念佛為主,加之誦經、聽經、出坡勞動,謹守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的修學八句綱宗:“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征時,來到唐王山。一日,唐王夢見南海觀音菩薩點化于他,由於菩薩的解救而使唐王逃過危難。唐王回朝後,便下旨修廟。據《鞍山市文物志》記載,唐王山大悲寺廟始建唐朝,原古廟分為東、西兩院。東院正房五間,東廂房四間及門房六間。西院建有正殿三間,東、西各有配殿三間。前有山門,兩側分別建有鐘、鼓二樓。廟內立有兩塊七孔透龍碑,分別是重修古寺時的碑記和功德碑。廟前空地上,原來有古時栽植的繁茂的棗樹林。現僅存二十餘棵。多年的歷史輪轉,古廟雖經複修,還是廢舊不堪。一九九二年原廟被遷至海城毛祁鎮曹家堡重建,所存的兩塊龍碑也被遷至那裡的大悲廟前。二零零零年七月,海城當地的有緣之士和信眾為弘揚歷史文化、再現名勝古跡唐王山大悲古寺。

美蔚文光,憑欄勝處似南昌,孤鷺落霞秋水遠,閣似騰王,一曲接輿狂,酒滌詩腸,霜葉染出醉文章,城外青山樓外水,水外斜陽。”

保安寺

“紅萬字會”,是距今四百多年的古刹保安寺遺址,在保安寺後院禪堂前,有石碑上刻:“佛殿三楹居於中,禪堂兩座列兩旁,迦藍殿東為左輔,祖師堂西為石輔”。這記載的是明朝萬曆年間保安寺新修的盛況。乾隆二十三年曾重修保安寺。後保安寺被毀,七間門房成公園管理人員辦公室。後經紅萬字會贖回,前部改造道院。佛教會又在後院建築佛堂七間、東西配廡五間,保安寺乃得恢復。一九八三年保安寺被列為海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學寺佛塔

三學寺位於海城市內西南隅,占地四千多平方米。“三學”乃佛教術語,即戒、定、慧三無漏學,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學即戒律,防止身、口、意三不淨業;定學即禪定,修持者思想集中,觀悟佛理,滅除情☆禁☆欲煩惱;慧學即智慧,能使修持者斷除煩惱,達到解脫,三者構成佛學的全部內容,故名“三學”。

海城三學寺創建于明朝,至道光年間已頹敗,後由千山高僧明思法師苦心募化,重修大殿、前殿、後樓、東西配房及鐘鼓二樓。光緒年間在此設立師範學堂。民國年間改設法院分廳及檢查廳。一九四九年後一度作商業倉庫,後改為海城且圖書館。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海城地震,寺內建築被震損,後來國家撥款進行修復。一九八二年一次電火燒毀了中殿,後改為海城縣博物館。一九八九年在本淨法師主持修復,寺內建有山門、前殿、中殿各三間,藏經閣兩層五間,禪堂五間,四周有圍牆。

前殿為單簷歇山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長十五米,寬十米,高十四米,前後回廊,殿內外有轉角、柱頭、補間五鋪作斗拱,頂兩坡緩長,正脊雕龍,兩頭有大吻,豎脊雕纏枝花紋,斜脊有跑獸,梁枋施彩繪,建築宏闊,雄偉莊嚴,從木架結構和建築風格看,是典型的明朝遺構。殿內有白玉佛一尊,為一九八八年寺僧從緬甸請來。

中殿(大殿)為重簷歇山式建築,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長二十米,寬十三米,高十七米,舉架較高,有柱頭、轉角、補間三重昂七鋪作斗拱,正脊雕龍,兩頭有在吻,斜脊有跑獸,前有回廊和燕尾木雕,梁枋施彩繪,建築高闊,雕工精美,惜被電火燒毀。後樓為二層硬山式建築,石基,面闊五間,底層前有回廊,二層前有欄板,木雕門窗,此樓即“藏經樓”。中殿兩旁有廂房各九間,硬山式建築,前有回廊,梁架粗獷,似明朝遺物,在東西廂房兩側,建禪堂五間。山門為硬山式建築,三間,中為過道,兩旁為門房,四周磚砌垣牆。鐘、鼓二樓早已不存。

院內有古井一眼,明、清、現代石碑六通,珍藏臺灣版《大藏經》一部。

三學寺於一九六四年被定為鞍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八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騰鼇鎮名甲山地藏寺名山塔

唐王山 大悲古寺塔

大悲古寺位於海城市毛祁鎮小河村的唐王山,是一座淨土宗修學場所。平日功課以持名念佛為主,加之誦經、聽經、出坡勞動,謹守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的修學八句綱宗:“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征時,來到唐王山。一日,唐王夢見南海觀音菩薩點化于他,由於菩薩的解救而使唐王逃過危難。唐王回朝後,便下旨修廟。據《鞍山市文物志》記載,唐王山大悲寺廟始建唐朝,原古廟分為東、西兩院。東院正房五間,東廂房四間及門房六間。西院建有正殿三間,東、西各有配殿三間。前有山門,兩側分別建有鐘、鼓二樓。廟內立有兩塊七孔透龍碑,分別是重修古寺時的碑記和功德碑。廟前空地上,原來有古時栽植的繁茂的棗樹林。現僅存二十餘棵。多年的歷史輪轉,古廟雖經複修,還是廢舊不堪。一九九二年原廟被遷至海城毛祁鎮曹家堡重建,所存的兩塊龍碑也被遷至那裡的大悲廟前。二零零零年七月,海城當地的有緣之士和信眾為弘揚歷史文化、再現名勝古跡唐王山大悲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