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宋汴梁美食匯總第三彈:包子油餅熟食,全是加班族福音呐

現在臨近年底,等著放假的人們心思都在放羊,但為了迎接長假帶來的工作量也與日俱增。雖然心在遠方,但身體卻總在加班的路上。

有些人會感慨那我回到古代好不好?夢回唐宋的美女不說了,

工作興許可以省,但隨便出門就別想了。那如果夢回古代做個普通男子呢?嘖嘖嘖,我覺得你們還是得哭。

為什麼好端端聊美食,我突然就扯到了加班呢?主要是前面跟大家提過,《東京夢華錄》有記載“蓋都人公私榮幹,夜深方歸也”,

北宋汴梁城裡也一樣有很多人加班的。

寫那一篇的時候我主要聊了北宋汴梁城裡的夜市,當然加班結束能吃夜宵是最好的,但並不是誰都有機會逛到州橋夜市去吃夜宵的。

不過大家也別忘了,越大的城市加班越多。打個比方,你如果在北京西邊中關村加班,

晚上要回清河的家,難道還能特地跑去東邊的簋街吃頓夜宵嗎?

我知道會這樣做的朋友並不少,但能天天這麼折騰的肯定不多。所以除了點外賣,沿路買點雞蛋灌餅、菜煎餅什麼的,才是加班族們苦兮兮的正確打開方式。

北宋時候汴梁城的加班族們,

跟現在大家的想法也差不多。汴梁城裡有挑著擔賣各種包子的,也有酒店門口擺著賣包子的,基本都以豬肉羊肉餡兒為主。

我感覺汴梁群眾們還真是挺愛吃羊肉,前面就聊到過酒樓餐廳常備羊頭、烤乳羊等等,就連做包子他們也要選擇做羊肉餡,可能當時羊肉真的很盛行吧。

除了包子之外,加班族們還能買到一些小魚幹之類的食物,在書中的名字叫做魚鮓、鮓鲃。說起魚鮓我其實在聊《水滸傳》的時候也提到幾次,金翠蓮父女就請魯智深吃過。

當然魚鮓也好、肉脯也好,都是不能充饑的。所以我想北宋汴梁城裡的加班族們,應該還經常光顧的就是餅店。

餅對於北方人而言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主食了,即使到了現在,也有很多人是寧願吃饅頭啃燒餅,也不想多吃幾口米飯的。

北宋汴梁城裡的餅店很多,《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一般分為油餅店和胡餅店。油餅店裡最常見的就是炊餅,也就是《水滸傳》中武大郎賣的那個。

現代人聽到說炊餅,有時候會自然而然想到燒餅,但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的。炊餅在古代實際上指的是蒸餅,從某種角度來說跟饅頭有點像。

一般歷史學家都認為,因為仁宗廟諱“貞”,因為蒸和貞的字音相近,所以便讓大家都把蒸餅改名為炊餅。不過到了北宋後期,這種忌諱已經不嚴格了,所以說炊餅和蒸餅的都有。

至於胡餅店裡,常賣的則是油炸面餅,還有一些類似麻花的食物。所以為什麼油餅店反而賣的不是油炸而是蒸餅呢?

這個問題我也請教了一些北方朋友,大致來說有可能是因為油餅店的餅,實際上是指和麵時混入的油。聽起來仿佛有點道理,如果對此有研究的朋友,歡迎留言呀。

注:《東京夢華錄》原文均引用自中州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配圖來自網路僅作示意。我不是專家只是看看書、聊聊飲食的吃貨,以後關於這類問題的質疑不再回應。願閱讀愉快,以上。

現代人聽到說炊餅,有時候會自然而然想到燒餅,但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的。炊餅在古代實際上指的是蒸餅,從某種角度來說跟饅頭有點像。

一般歷史學家都認為,因為仁宗廟諱“貞”,因為蒸和貞的字音相近,所以便讓大家都把蒸餅改名為炊餅。不過到了北宋後期,這種忌諱已經不嚴格了,所以說炊餅和蒸餅的都有。

至於胡餅店裡,常賣的則是油炸面餅,還有一些類似麻花的食物。所以為什麼油餅店反而賣的不是油炸而是蒸餅呢?

這個問題我也請教了一些北方朋友,大致來說有可能是因為油餅店的餅,實際上是指和麵時混入的油。聽起來仿佛有點道理,如果對此有研究的朋友,歡迎留言呀。

注:《東京夢華錄》原文均引用自中州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配圖來自網路僅作示意。我不是專家只是看看書、聊聊飲食的吃貨,以後關於這類問題的質疑不再回應。願閱讀愉快,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