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遊牧民族曾想吞併中國,唐太宗只用三年,把它變成了唐朝一個省

突厥是歷史上活躍于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民族集團統稱,也是中國西北與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以來又一個重要的遊牧民族。

其實,突厥最早屬於匈奴,後來才單獨分出來並在中原地區活動。南北朝時期,國家四分五裂,突厥趁此機會兼併土地,稱霸北方草原。

581年楊堅代周,建立隋朝,停止向突厥的歲貢。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穩,從甘肅一帶向隋朝發起大舉進攻,隋文帝不得不發兵抵禦,並修築長城。同時,東突厥沙缽略可汗即位,

西突厥達頭可汗拒絕承認沙缽略可汗名義上的宗主地位,583年東西突厥正式分裂並內戰。

隋朝滅亡後,唐高祖李淵起兵,從劉文靜之議,和好突厥。620年,頡利可汗繼位,連年進擾內地,掠奪人口和財富。頡利可汗曾親率大軍15萬入攻並州,擄男女5000餘口;又曾率騎兵10余萬大掠朔州、進襲太原;更于西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之時率兵20萬直逼唐都長安城外渭水便橋之北,

距長安城僅40裡,京師震動。唐太宗設疑兵之計,親率臣下及將士隔渭水與頡利對話。頡利既見唐軍軍容威嚴,又見太宗許以金帛財物,與之結盟,乃領兵而退。

貞觀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勣、柴紹、薛萬徹,統兵10萬,分道出擊突厥。李靖出奇制勝,在定襄大敗突厥,頡利逃竄,李在白道截擊,降其部眾五萬餘人。唐軍兩將又督兵疾進,大破突厥軍,頡利西逃吐谷渾,途中被俘。時值當年三月,東突厥滅亡。懾于大唐天威,“四夷君長詣闕請上(唐太宗)為天可汗”。

唐太宗嘔心瀝血,終於消滅了突厥,把它變成自己版圖上的一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