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2家礦山、礦企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勾起了幾代人的回憶!

日前,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發佈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名單中共出現了22家礦山、礦企,

這些礦山、礦企勾起了幾代人的回憶,它們為祖國的發展傾其所有,值得我們永遠牢記。

1、開灤煤礦(現為開灤博物館、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

始建年代:1878

主要遺存:唐山礦一號井、二號井、三號井;近代煤礦最早的火力發電機組;唐山礦達道;部分礦用建築、設備;中央電廠汽機間;馬家溝磚廠建築磚車間;趙各莊礦洋房;檔案;中國最早的股票(1881)

入選理由:開創了許多個中國或行業第一,為中國煤炭工業和民族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先行者;中國最早的近代大型機械化採煤煤礦;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洗煤廠;第一條准軌鐵路、第一台蒸汽機車;中國北方最早的產業工人隊伍;“特別能戰鬥精神”;中國第一個採用倒焰式窯爐燒成技術的耐火材料生產企業(馬家溝磚廠)

2、中興煤礦(現為中興煤礦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山東省棗莊市

始建年代:1878

主要遺存:棗莊煤礦辦公大樓、配樓、東大井、南大井、北大井、機務處、電廠、老公司、東過車門、西過車門、台棗鐵路、老洋街、棗興堂、電光樓、老火車站、國際洋行及探採礦工具、史籍

入選理由:第一家完全由中國人自辦的民族礦業,也是中國近代設立較早的民族資本煤礦;第一家在清朝末期就利用機械化採煤的企業;發行了中國民族工業第一張股票

3、大冶鐵礦(現為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黃石港區

始建年代:1890

主要遺存:東露天采場;長達萬米的井下開採廢棄巷道;礦山生產、運輸設備;港口卸礦機;老下陸火車站舊址等

入選理由:張之洞在湖北創辦的洋務企業中唯一一家延續至今的企業,中國第一家用機器開採的大型露天鐵礦;亞洲最大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大冶鐵路是第一條長江、鐵路聯運通道,

是湖北省第一條企業專用線,也是首條由企業專用線改造成為國營鐵路的線路;中國第一支大型地質勘探隊——429地質勘探隊在這裡成立,中國第一批女地質隊員在這裡誕生;經過多年開採,東露天采場形成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邊坡,號稱“亞洲第一采坑”

4、水口山鉛鋅礦

所在地:湖南省常寧市

始建年代:1896

主要遺存:龍王山礦石采選場遺址、水口山第三冶煉廠早期建築群等;鉛鋅礦影劇院、水口山第三冶煉廠燒結車間和煙化車間、康家戲臺、康漢柳飯店、憶苦窿、老鴉唕遺址、原水口山鉛鋅礦辦事公署和龍王山露天採礦場,水口山鉛鋅礦2號礦井、5號礦井、斜坡式礦井等;水口山工人俱樂部舊址

入選理由:中國有色金屬礦冶的先驅,首開全國西法採礦、選礦、冶煉之先河,舊中國第一個自行設計建設的機械化有色金屬礦井,第一個新式選礦廠,中國第一家煉鉛廠、中國第一家煉鋅廠、中國第一家氧化鋅廠、中國第一家鈹冶煉廠,“世界鉛都”“中國鉛鋅工業的搖籃”;自主研發“水口山氧氣底吹熔煉法”,引領中國鉛銅冶煉新時代;工人運動的重要發祥地,水口山曠工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紅軍的中堅力量

5、萍鄉煤礦(現為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所在地:湖南省萍鄉市安源區安遠鎮

始建年代:1898

主要遺存: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消費合作社、工人補習學校、盛公祠、張公祠、大罷工談判處總平巷礦井口

入選理由:中國最早採用機械生產、運輸、洗煤、煉焦的煤礦,是中國近代煤炭工業化程度最高的煤炭基地之一,位元列當時中國“十大廠礦”前三、號稱“北有開平,南有萍鄉”;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秋收起義的主要爆發地,曾建立起第一個中共產業黨支部、第一個工人俱樂部、第一個工人消費合作社,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曾是漢冶萍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

6、坊子炭礦(現為坊子炭礦遺址文化園)

所在地: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

始建年代:1901

主要遺存:坊子炭礦遺址文化園、老舊車間、井下體驗區、巷道、原始煤炭、德日居住及工業建築、煤礦豎井、蒸汽機房、水井、礦井體驗館、煤礦工人生活村、火車裝運站

入選理由:民國位列全國十大煤礦之一,中國煤礦第一座德式機械鑿岩礦井、中國煤礦第一台歐式洗煤機洗煤、中國煤礦第一台歐式機器製造煤磚、中國煤礦至今唯一完好使用木質罐道梁的礦井、山東第一台大型歐式發電機發電、山東唯一形成期為中生代侏羅紀的煤田、“文革”期間全國唯一沒有停產的礦井

7、撫順煤礦(現為撫順煤礦博物館)

所在地:遼寧省撫順市

始建年代:1901

主要遺存:西露天礦、設備、工具;搭連運煤漏;龍鳳礦辦公樓、豎井樓,德國西門子公司製造一大一小兩台“戈培式”絞車,電動機為4025千瓦,絞車功率5395馬力,性能為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煤礦設備,也是世界上現存唯一一套的同類型設備;撫順煤礦萬人坑;檔案

入選理由:撫順西礦曾是亞洲第一大露天煤礦,現在是垂直深度424米的“亞洲第一大礦坑”;日劇時期占全國煤產量的30%,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中國最大的煤礦;龍鳳礦豎井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煤礦豎井,在中國乃至世界採煤史上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它代表了20世紀30年代世界科技與建築的先進水準;撫順煤礦被日本霸佔40年間造成至少25萬名中國勞工死亡

8、中福煤礦

所在地:河南省焦作市

始建年代:1902

主要遺存:二號井臺、井架房舊址;三號煤礦豎井及配套用房;電機房;總辦事處辦公房;醫院;電影院;煤礦工人大罷工指揮部;發電廠房;電機、絞車等設備

入選理由:中國近代採用機器生產煤炭的四大外資煤礦之一,煤炭產量僅次於當時的開灤、撫順,位居全國第三位;抗戰時期內遷的唯一大型煤礦

9、本溪湖煤鐵公司(纖維本溪[溪湖]煤鐵工業遺址博覽園)

所在地: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

始建年代:1905

主要遺存:本鋼一鐵廠舊址、本鋼第二發電廠冷卻水塔、大倉喜八郎遺發塚、本溪湖小紅樓和大白樓、本溪煤礦中央大斜井、東山張作霖別墅、本溪湖火車站和彩屯煤礦豎井、肉丘墳等共9處

入選理由:日本侵入東北地區後建立的第一個大型的工礦企業;1號、2號高爐是中國最早的煉鐵高爐之一;彩屯礦豎井曾被稱為“東洋第一大豎井”;1942年曾發生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礦難(死亡1500餘人);156項之一

10、大同煤礦(現為晉華宮礦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山西省大同市

始建年代:1907

主要遺存:1945年由美國諾德勃格廠設計、加拿大勃川木公司製造、現仍使用的煤峪口礦雙滾筒電機絞車;日本侵華時期掠奪山西省煤炭所建的大鬥溝礦石頭窯;1939年日本生產的化工廠制索機;閻錫山為在山西晉北地區開發煤炭工業設立的晉華公司遺址;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大同期間殘酷迫害煤礦工人的“萬人坑”遺址

入選理由:中國近現代重要的煤炭工業基地;156項之一;有目前世界最大、亞洲唯一、中國第一的可供遊客直接體驗、感受、參觀的真實的礦井

11、阜新煤礦(海州露天煤礦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

始建年代:1953

主要遺存:海州露天礦坑;蘇聯產電鎬、潛孔鑽機、推土犁等機器設備礦山開採設備、蒸汽機車等運輸設備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是當時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機械化露天煤礦,代表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採煤工業的最高水準;全國第一個現代化、機械化、電氣化的最大露天煤礦,當時全國四大煤炭生產基地之一;是1960版人民幣5元券的取景地

12、漢陽鐵廠(在建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漢口區漢陽區琴台大道169號

始建年代:1894

主要遺存:漢陽鐵廠造鋼軌、漢陽鐵廠鑄鐵紀念碑、漢陽鐵廠造磚瓦、盧森堡贈送相關資料;漢陽鋼廠轉爐車間、電爐分廠冶煉車間、電爐分廠維修、備品間、水塔、鋼樑桁架、鐵路和機車、煙囪3處及管道設施

入選理由:亞洲最大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用新式機械設備進行大規模生產的、規模最大的鋼鐵煤聯合企業;1915年前的一段時間內,該企業的鋼產量占中國鋼鐵產量的100%

13、大冶鐵廠

所在地: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黃石大道316 號、黃石港區

始建年代:1913

主要遺存:冶煉高爐殘基、瞭望塔、水塔、高爐棧橋、日式建築4棟、歐式建築1棟、鋼軌

入選理由:亞洲最大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冶煉爐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近代工業鋼鐵冶煉遺址

14、鞍山鋼鐵公司

所在地:遼寧省鞍山市

始建年代:1916

主要遺存:昭和制鋼所運輸系統辦公樓、井井寮舊址、昭和制鋼所迎賓館、昭和制鋼所研究所、昭和制鋼所本社事務所、燒結廠辦公樓;北部備煤作業區門型吊車、建設者(XK51)機車車頭、昭和制鋼所1號高爐、老式石灰豎窯、2300mm三輥勞特式軋機、401號電力機車、1150軋機、1100軋機;檔案文獻、“鞍鋼憲法”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首批建設的大型聯合鋼鐵企業,見證了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與發展,為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煉出了新中國第一爐鋼水,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根鋼軌、第一根無縫鋼管,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改造之路,記錄了新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發展、振興的奮鬥歷程。鞍鋼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辦法——“鞍鋼憲法”。鞍鋼的英模文化影響深遠,培育出孟泰、王崇倫、雷鋒、郭明義等英模人物。

15、首都鋼鐵公司(現為首鋼工業遺址公園)

所在地:北京市石景山區

始建年代:1919

主要遺存:高爐、轉爐、冷卻塔、煤氣罐、焦爐、料倉;運輸廊道、管線,鐵路專用線,機車、專用運輸車;龍煙別墅

入選理由:華北地區最早的近現代鋼鐵企業之一;1919年從美國進口的高爐;頂燃式熱風爐和無料鐘爐頂技術為首鋼自主發明的世界尖端煉鋼技術,後來由它們首開中國向國外出口煉鋼技術的先河;中國第一座氧氣頂吹轉爐,中國第一個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廠、國內最大的小方坯鏈鑄煉鋼廠、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線材生產廠;當時先進水準的30萬噸軋鋼生產線;20世紀70年代全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曾占北京市利稅1/4,首推企業承包制;國內目前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鋼鐵工業生產廠區

16、長沙鋅廠

所在地:湖南省長沙市河西三汊磯

始建年代:1932

主要遺存:約20棟建築及其他構築物,包括煉鋅廠房、宿舍區和辦公樓及部分機器設備等

入選理由:初創時是當時中國惟一的近代化煉鋅廠,饒湜試驗成功西式“橫罐法”煉鋅,結束了我國1000多年來的土法煉鋅歷史,也打破了國內市場洋鋅一統天下的局面,被列為當時湖南省四大工礦企業之一;20世紀70年代後是國內僅有的兩個豎罐煉鋅廠之一

17、重慶鋼廠

所在地:重慶市大渡口區

始建年代:1938

主要遺存:50年代煉鋼廠房,大型軋鋼廠房及老廠房,中板廠廠房,小洋樓,紅樓,招待所(2、3號樓),交警崗,電話交換機,濱江配電所,鋼花影劇院,渝鋼村工人住宅,煉鐵廠料倉,軋鋼廠煙囪,新港碼頭,烈士墓,防空洞,1號煉鐵高爐(含熱風爐、燒結設施),煉鋼爐,連鑄機,煉焦爐局部,軋鋼機,山頂煤氣儲氣罐,濱江鐵路專線,8000HP雙缸臥式蒸汽機,蒸汽機車

入選理由:前身為近代亞洲最早、最大的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的漢陽鐵廠;抗戰時期大後方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生產了全國大後方鋼鐵總量的90%,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隊伍;新中國鋼鐵工業基地;貝塞麥低溫氧化去磷,廢熱式煉焦爐技術

18、苗栗油礦(現為臺灣油礦陳列館)

所在地:臺灣省苗栗縣公館鄉開礦村36號

始建年代:1877

主要遺存:第一口油井——苗一井、採油機、台車索道等

入選理由:臺灣最早發現石油的地點,中國第一口用近代動力鑽機鑽鑿成功的油井,是亞洲第一口,世界第二口油井;我國石油工業史上同外國的第一個合同;中國第一個油礦管理機構——礦油局

19、延長油礦

所在地:陝西省延長縣城西門橋小學院內

始建年代:1907

主要遺存: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延一井及抽油機等設備;

入選理由:大陸第一個官辦油廠——延長石油官廠;中國大陸的第一口工業油井,結束了中國大陸不產油歷史;中國大陸發現最早、開發最早的油礦;培養了大批石油人才;為中國革命和經濟建設做出過重要貢獻,被譽為“功臣油礦”,1944年毛澤東同志題詞“埋頭苦幹”予以鼓勵。

20、獨山子油礦、克拉瑪依油田

所在地:新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市

始建年代:1909

主要遺存:新疆第一口油井遺址、克一號井、英雄193井;中蘇石油股份公司獨山子職工子弟學校舊址、獨山子石油俱樂部和中蘇石油股份公司辦公舊址等;黑油山地窖、101 窯洞房、獨山子第一套蒸餾釜遺址;石油機械工業生產廠區

入選理由:中國第一口採用頓鑽機挖成的油井;新疆發現並進行工業性鑽探開採的第一個油氣田;第一個中蘇合作開採的油田;50年代完鑽的3000米超深井;新中國成立後自主發現、開採的第一個大油田,大慶油田發現前全國最大的油田;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口日產原油上百噸的高產井;培養、輸送了大批石油工業人才

21、玉門油礦(建有玉門石油博物館)

所在地:甘肅省玉門市

始建年代:1938

主要遺存:老君廟;老一井;西河壩窯洞、專家樓、文化宮;王進喜紀念館;職工生活社區等

入選理由:抗戰時期中國唯一能大規模生產原油並進行加工的企業,占同期全國石油總產量的95%,是當時規模最大、職工人數最多、工藝技術領先的石油礦場;中國內地最早的近代化煉油廠和石油機械廠,開啟了我國現代煉油工業的先河,可煉製汽、煤、柴、潤等12種成品油,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特殊貢獻;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基地,培養了中國石油工業最早的一批鑽井工程技術人員;中國最早採用有杆泵採油技術

22、大慶油田(建有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

所在地:黑龍江省大慶市

始建年代:1959

主要遺存:大慶油田發現井-松基三井、鐵人一口井-薩55井;完整的石油勘探、開採、儲運、煉化生產設施;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舊址;職工生活社區;大量史料、親歷人;

入選理由:中國最大的油田,世界級特大砂岩油田,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第二座大油田;黃汲清“陸相地層生油理論”發現的大油田;以“鐵人精神”、“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為代表的大慶精神;石油工業城市的典型代表

所在地:湖南省常寧市

始建年代:1896

主要遺存:龍王山礦石采選場遺址、水口山第三冶煉廠早期建築群等;鉛鋅礦影劇院、水口山第三冶煉廠燒結車間和煙化車間、康家戲臺、康漢柳飯店、憶苦窿、老鴉唕遺址、原水口山鉛鋅礦辦事公署和龍王山露天採礦場,水口山鉛鋅礦2號礦井、5號礦井、斜坡式礦井等;水口山工人俱樂部舊址

入選理由:中國有色金屬礦冶的先驅,首開全國西法採礦、選礦、冶煉之先河,舊中國第一個自行設計建設的機械化有色金屬礦井,第一個新式選礦廠,中國第一家煉鉛廠、中國第一家煉鋅廠、中國第一家氧化鋅廠、中國第一家鈹冶煉廠,“世界鉛都”“中國鉛鋅工業的搖籃”;自主研發“水口山氧氣底吹熔煉法”,引領中國鉛銅冶煉新時代;工人運動的重要發祥地,水口山曠工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紅軍的中堅力量

5、萍鄉煤礦(現為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所在地:湖南省萍鄉市安源區安遠鎮

始建年代:1898

主要遺存: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消費合作社、工人補習學校、盛公祠、張公祠、大罷工談判處總平巷礦井口

入選理由:中國最早採用機械生產、運輸、洗煤、煉焦的煤礦,是中國近代煤炭工業化程度最高的煤炭基地之一,位元列當時中國“十大廠礦”前三、號稱“北有開平,南有萍鄉”;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秋收起義的主要爆發地,曾建立起第一個中共產業黨支部、第一個工人俱樂部、第一個工人消費合作社,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曾是漢冶萍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

6、坊子炭礦(現為坊子炭礦遺址文化園)

所在地: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

始建年代:1901

主要遺存:坊子炭礦遺址文化園、老舊車間、井下體驗區、巷道、原始煤炭、德日居住及工業建築、煤礦豎井、蒸汽機房、水井、礦井體驗館、煤礦工人生活村、火車裝運站

入選理由:民國位列全國十大煤礦之一,中國煤礦第一座德式機械鑿岩礦井、中國煤礦第一台歐式洗煤機洗煤、中國煤礦第一台歐式機器製造煤磚、中國煤礦至今唯一完好使用木質罐道梁的礦井、山東第一台大型歐式發電機發電、山東唯一形成期為中生代侏羅紀的煤田、“文革”期間全國唯一沒有停產的礦井

7、撫順煤礦(現為撫順煤礦博物館)

所在地:遼寧省撫順市

始建年代:1901

主要遺存:西露天礦、設備、工具;搭連運煤漏;龍鳳礦辦公樓、豎井樓,德國西門子公司製造一大一小兩台“戈培式”絞車,電動機為4025千瓦,絞車功率5395馬力,性能為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煤礦設備,也是世界上現存唯一一套的同類型設備;撫順煤礦萬人坑;檔案

入選理由:撫順西礦曾是亞洲第一大露天煤礦,現在是垂直深度424米的“亞洲第一大礦坑”;日劇時期占全國煤產量的30%,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中國最大的煤礦;龍鳳礦豎井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煤礦豎井,在中國乃至世界採煤史上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它代表了20世紀30年代世界科技與建築的先進水準;撫順煤礦被日本霸佔40年間造成至少25萬名中國勞工死亡

8、中福煤礦

所在地:河南省焦作市

始建年代:1902

主要遺存:二號井臺、井架房舊址;三號煤礦豎井及配套用房;電機房;總辦事處辦公房;醫院;電影院;煤礦工人大罷工指揮部;發電廠房;電機、絞車等設備

入選理由:中國近代採用機器生產煤炭的四大外資煤礦之一,煤炭產量僅次於當時的開灤、撫順,位居全國第三位;抗戰時期內遷的唯一大型煤礦

9、本溪湖煤鐵公司(纖維本溪[溪湖]煤鐵工業遺址博覽園)

所在地: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

始建年代:1905

主要遺存:本鋼一鐵廠舊址、本鋼第二發電廠冷卻水塔、大倉喜八郎遺發塚、本溪湖小紅樓和大白樓、本溪煤礦中央大斜井、東山張作霖別墅、本溪湖火車站和彩屯煤礦豎井、肉丘墳等共9處

入選理由:日本侵入東北地區後建立的第一個大型的工礦企業;1號、2號高爐是中國最早的煉鐵高爐之一;彩屯礦豎井曾被稱為“東洋第一大豎井”;1942年曾發生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礦難(死亡1500餘人);156項之一

10、大同煤礦(現為晉華宮礦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山西省大同市

始建年代:1907

主要遺存:1945年由美國諾德勃格廠設計、加拿大勃川木公司製造、現仍使用的煤峪口礦雙滾筒電機絞車;日本侵華時期掠奪山西省煤炭所建的大鬥溝礦石頭窯;1939年日本生產的化工廠制索機;閻錫山為在山西晉北地區開發煤炭工業設立的晉華公司遺址;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大同期間殘酷迫害煤礦工人的“萬人坑”遺址

入選理由:中國近現代重要的煤炭工業基地;156項之一;有目前世界最大、亞洲唯一、中國第一的可供遊客直接體驗、感受、參觀的真實的礦井

11、阜新煤礦(海州露天煤礦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

始建年代:1953

主要遺存:海州露天礦坑;蘇聯產電鎬、潛孔鑽機、推土犁等機器設備礦山開採設備、蒸汽機車等運輸設備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是當時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機械化露天煤礦,代表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採煤工業的最高水準;全國第一個現代化、機械化、電氣化的最大露天煤礦,當時全國四大煤炭生產基地之一;是1960版人民幣5元券的取景地

12、漢陽鐵廠(在建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漢口區漢陽區琴台大道169號

始建年代:1894

主要遺存:漢陽鐵廠造鋼軌、漢陽鐵廠鑄鐵紀念碑、漢陽鐵廠造磚瓦、盧森堡贈送相關資料;漢陽鋼廠轉爐車間、電爐分廠冶煉車間、電爐分廠維修、備品間、水塔、鋼樑桁架、鐵路和機車、煙囪3處及管道設施

入選理由:亞洲最大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用新式機械設備進行大規模生產的、規模最大的鋼鐵煤聯合企業;1915年前的一段時間內,該企業的鋼產量占中國鋼鐵產量的100%

13、大冶鐵廠

所在地: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黃石大道316 號、黃石港區

始建年代:1913

主要遺存:冶煉高爐殘基、瞭望塔、水塔、高爐棧橋、日式建築4棟、歐式建築1棟、鋼軌

入選理由:亞洲最大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冶煉爐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近代工業鋼鐵冶煉遺址

14、鞍山鋼鐵公司

所在地:遼寧省鞍山市

始建年代:1916

主要遺存:昭和制鋼所運輸系統辦公樓、井井寮舊址、昭和制鋼所迎賓館、昭和制鋼所研究所、昭和制鋼所本社事務所、燒結廠辦公樓;北部備煤作業區門型吊車、建設者(XK51)機車車頭、昭和制鋼所1號高爐、老式石灰豎窯、2300mm三輥勞特式軋機、401號電力機車、1150軋機、1100軋機;檔案文獻、“鞍鋼憲法”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首批建設的大型聯合鋼鐵企業,見證了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與發展,為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煉出了新中國第一爐鋼水,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根鋼軌、第一根無縫鋼管,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改造之路,記錄了新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發展、振興的奮鬥歷程。鞍鋼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辦法——“鞍鋼憲法”。鞍鋼的英模文化影響深遠,培育出孟泰、王崇倫、雷鋒、郭明義等英模人物。

15、首都鋼鐵公司(現為首鋼工業遺址公園)

所在地:北京市石景山區

始建年代:1919

主要遺存:高爐、轉爐、冷卻塔、煤氣罐、焦爐、料倉;運輸廊道、管線,鐵路專用線,機車、專用運輸車;龍煙別墅

入選理由:華北地區最早的近現代鋼鐵企業之一;1919年從美國進口的高爐;頂燃式熱風爐和無料鐘爐頂技術為首鋼自主發明的世界尖端煉鋼技術,後來由它們首開中國向國外出口煉鋼技術的先河;中國第一座氧氣頂吹轉爐,中國第一個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廠、國內最大的小方坯鏈鑄煉鋼廠、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線材生產廠;當時先進水準的30萬噸軋鋼生產線;20世紀70年代全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曾占北京市利稅1/4,首推企業承包制;國內目前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鋼鐵工業生產廠區

16、長沙鋅廠

所在地:湖南省長沙市河西三汊磯

始建年代:1932

主要遺存:約20棟建築及其他構築物,包括煉鋅廠房、宿舍區和辦公樓及部分機器設備等

入選理由:初創時是當時中國惟一的近代化煉鋅廠,饒湜試驗成功西式“橫罐法”煉鋅,結束了我國1000多年來的土法煉鋅歷史,也打破了國內市場洋鋅一統天下的局面,被列為當時湖南省四大工礦企業之一;20世紀70年代後是國內僅有的兩個豎罐煉鋅廠之一

17、重慶鋼廠

所在地:重慶市大渡口區

始建年代:1938

主要遺存:50年代煉鋼廠房,大型軋鋼廠房及老廠房,中板廠廠房,小洋樓,紅樓,招待所(2、3號樓),交警崗,電話交換機,濱江配電所,鋼花影劇院,渝鋼村工人住宅,煉鐵廠料倉,軋鋼廠煙囪,新港碼頭,烈士墓,防空洞,1號煉鐵高爐(含熱風爐、燒結設施),煉鋼爐,連鑄機,煉焦爐局部,軋鋼機,山頂煤氣儲氣罐,濱江鐵路專線,8000HP雙缸臥式蒸汽機,蒸汽機車

入選理由:前身為近代亞洲最早、最大的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的漢陽鐵廠;抗戰時期大後方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生產了全國大後方鋼鐵總量的90%,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隊伍;新中國鋼鐵工業基地;貝塞麥低溫氧化去磷,廢熱式煉焦爐技術

18、苗栗油礦(現為臺灣油礦陳列館)

所在地:臺灣省苗栗縣公館鄉開礦村36號

始建年代:1877

主要遺存:第一口油井——苗一井、採油機、台車索道等

入選理由:臺灣最早發現石油的地點,中國第一口用近代動力鑽機鑽鑿成功的油井,是亞洲第一口,世界第二口油井;我國石油工業史上同外國的第一個合同;中國第一個油礦管理機構——礦油局

19、延長油礦

所在地:陝西省延長縣城西門橋小學院內

始建年代:1907

主要遺存: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延一井及抽油機等設備;

入選理由:大陸第一個官辦油廠——延長石油官廠;中國大陸的第一口工業油井,結束了中國大陸不產油歷史;中國大陸發現最早、開發最早的油礦;培養了大批石油人才;為中國革命和經濟建設做出過重要貢獻,被譽為“功臣油礦”,1944年毛澤東同志題詞“埋頭苦幹”予以鼓勵。

20、獨山子油礦、克拉瑪依油田

所在地:新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市

始建年代:1909

主要遺存:新疆第一口油井遺址、克一號井、英雄193井;中蘇石油股份公司獨山子職工子弟學校舊址、獨山子石油俱樂部和中蘇石油股份公司辦公舊址等;黑油山地窖、101 窯洞房、獨山子第一套蒸餾釜遺址;石油機械工業生產廠區

入選理由:中國第一口採用頓鑽機挖成的油井;新疆發現並進行工業性鑽探開採的第一個油氣田;第一個中蘇合作開採的油田;50年代完鑽的3000米超深井;新中國成立後自主發現、開採的第一個大油田,大慶油田發現前全國最大的油田;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口日產原油上百噸的高產井;培養、輸送了大批石油工業人才

21、玉門油礦(建有玉門石油博物館)

所在地:甘肅省玉門市

始建年代:1938

主要遺存:老君廟;老一井;西河壩窯洞、專家樓、文化宮;王進喜紀念館;職工生活社區等

入選理由:抗戰時期中國唯一能大規模生產原油並進行加工的企業,占同期全國石油總產量的95%,是當時規模最大、職工人數最多、工藝技術領先的石油礦場;中國內地最早的近代化煉油廠和石油機械廠,開啟了我國現代煉油工業的先河,可煉製汽、煤、柴、潤等12種成品油,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特殊貢獻;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基地,培養了中國石油工業最早的一批鑽井工程技術人員;中國最早採用有杆泵採油技術

22、大慶油田(建有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

所在地:黑龍江省大慶市

始建年代:1959

主要遺存:大慶油田發現井-松基三井、鐵人一口井-薩55井;完整的石油勘探、開採、儲運、煉化生產設施;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舊址;職工生活社區;大量史料、親歷人;

入選理由:中國最大的油田,世界級特大砂岩油田,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第二座大油田;黃汲清“陸相地層生油理論”發現的大油田;以“鐵人精神”、“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為代表的大慶精神;石油工業城市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