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黑茶產地(1)——雲南普洱六大茶區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北回歸線橫貫雲南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

一、雲南地理特點

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老撾和越南交界,

國境線長4060千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視窗和門戶。

普洱茶園

雲南氣候基本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型,立體氣候特點顯著,類型眾多、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幹濕季節分明、氣溫隨地勢高低垂直變化異常明顯。

二、雲南普洱六大茶區

雲南動植物種類數為全國之冠,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稱,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絢麗。

普洱茶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普洱茶茶湯紅濃透亮,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

普洱茶沖泡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主要分為六大茶區。

1 臨滄茶區

雲南產茶最多的茶區,以猛庫、邦東、鳳慶、茶房滄源等地所出產青茶最為著名。

2007年,臨滄茶區在普洱江湖崛起,喊出了“天下第一倉”的響亮口號,

一時之間,臨滄儼然王者歸來,包裝上標有“天下第一倉”的臨滄普洱茶隨處可見,臨滄普洱茶新世紀到來。

2 下關茶區

目前所謂下山茶區為早期順甯及景谷茶區,也就是現金思茅地區、保山與臨滄地區北部,涵蓋保山、昌寧、雲縣、景東、景谷、墨江、鎮沅、思茅等縣市。

此茶區的共通點為高緯度與高海拔,氣溫低、雨量較少,質重、水甜柔、香氣較沉、帶微苦、微酸,是此茶區茶青的特色。

3 猛海茶區

清代以前普洱茶的集散地以普洱為主,清朝末年普洱茶的製作技術向南傳遞,由普洱、思茅到倚邦、易武、猛海等地區。至民國初年,因種種政經因素、交通問題,加之瘟疫肆虐,茶葉的貿易重心完全由猛海地區所取代。

目前猛海茶區涵蓋在西雙版那地區瀾滄江以南的範圍,

包括景洪、巴達、布朗山、班章、南糯山、猛龍、猛宋、猛遮等地區;廣義猛海茶區,涵蓋至猛海茶廠收購毛料茶區,如臨滄地區南部、思茅西南部茶區。

該茶區緯度與海拔較低,氣溫稍高、雨量較多,茶性強、香氣揚、澀度較高,是此茶區茶菁主要特色。

4 易武茶區

清朝普洱茶極盛時期即以普洱為集散地,所依賴為名的即江北的大山茶,就是所謂的瀾滄江以北的江內茶,涵蓋當時六大茶山。

此茶區因人工栽培茶園歷史悠久,目前尚有許多百年左右之古茶園;也因此許多古茶園變異茶種甚多,在茶種與茶性茶質上的特色較難分辨,只能以地理氣候環境造成的特質加以分析。

緯度與低海拔最低,氣溫最高、雨量最多,古老原始茶種種類多、茶質厚重、各種茶種香氣特異、苦澀度高,是此茶區茶菁特色。

5 思茅茶區

思茅現在不叫思茅了,叫普洱市了。思茅茶區的範圍指現今普洱市轄區內的各個茶山,其中以營盤山、版納與普洱交界處的大渡崗所產茶葉最多。

思茅的現代茶園建設在幾大茶區裡面是最好的,產量大,味道偏苦澀,臺地茶的味道略顯淡薄。也有不少的古茶園,如瀾滄縣景邁山古茶園、鎮沅縣千家寨古茶園、景谷秧穀大白茶等,味道口感都非常不錯,是製作普洱茶的上乘原料品種。

6 保山、德宏茶區

主要集中在昌甯、龍陵、芒市、隴川、梁河、盈江一帶。

在綠茶時代,梁河的回龍茶非常有名,近年來其原料大量用於製作普洱茶,其品質如何,尚不清楚。

芒市中山一帶有成片的古茶園,為雲南茶馬司原料基地,茶質口感味道都很能代表該茶區特點。

4 易武茶區

清朝普洱茶極盛時期即以普洱為集散地,所依賴為名的即江北的大山茶,就是所謂的瀾滄江以北的江內茶,涵蓋當時六大茶山。

此茶區因人工栽培茶園歷史悠久,目前尚有許多百年左右之古茶園;也因此許多古茶園變異茶種甚多,在茶種與茶性茶質上的特色較難分辨,只能以地理氣候環境造成的特質加以分析。

緯度與低海拔最低,氣溫最高、雨量最多,古老原始茶種種類多、茶質厚重、各種茶種香氣特異、苦澀度高,是此茶區茶菁特色。

5 思茅茶區

思茅現在不叫思茅了,叫普洱市了。思茅茶區的範圍指現今普洱市轄區內的各個茶山,其中以營盤山、版納與普洱交界處的大渡崗所產茶葉最多。

思茅的現代茶園建設在幾大茶區裡面是最好的,產量大,味道偏苦澀,臺地茶的味道略顯淡薄。也有不少的古茶園,如瀾滄縣景邁山古茶園、鎮沅縣千家寨古茶園、景谷秧穀大白茶等,味道口感都非常不錯,是製作普洱茶的上乘原料品種。

6 保山、德宏茶區

主要集中在昌甯、龍陵、芒市、隴川、梁河、盈江一帶。

在綠茶時代,梁河的回龍茶非常有名,近年來其原料大量用於製作普洱茶,其品質如何,尚不清楚。

芒市中山一帶有成片的古茶園,為雲南茶馬司原料基地,茶質口感味道都很能代表該茶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