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曾有機會同時買兩艘蘇聯航母,卻因西方阻撓終成遺憾

蘇聯剛剛解體之後,繼承其遺產的國家尚無法顧及到其武器寶庫的巨大價值。當時,這些國家的經濟處境都比較困難,為度過危機,往往都希望以白菜價的形式賣掉武器裝備。

比如在1992年,俄羅斯高層就親自前往北京,第一次在國家層面提出了向中國出售“明斯克”號和“新羅西斯克”號的問題。

其實在1970年,我國就曾經提出過《關於建造航母問題的初步意見》。在該檔之中,體現出了我國軍方對航母的早期構想。其設想是打造一種噸位在3萬噸以內、航速35節左右、搭載飛機50架左右,

艦載機由垂直起降殲擊機和直升機構成,並配備射程500~600公里的中程反艦導彈。當時,我們將這種航母稱為護航航母。

我國早期設想的這種“護航航母”,和蘇聯的“基輔”級重型載機巡洋艦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可惜的是,儘管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從美國獲得了很多關於航母的資訊,卻因為技術和工業基礎薄弱,甚至連類似于“基輔”級這樣的航母也造不出來。

然而當蘇聯解體之後,好事來得太快卻有點讓人不敢相信。對於俄羅斯希望同時向中國出售兩艘航母一事,我們已經提出了正式的詢問。

但就在這個時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橫加干涉,向俄羅斯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阻止其將航母出售給中國,認為這是“對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威脅”。最終,在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不得不妥協,放棄了向中國出售“明斯克”號和“新羅西斯克”號的計畫。後來在1994年10月6日,指南針公司獲得授權,同韓國楊貿易經銷公司簽署合同,以廢鐵的價格銷售這兩艘航母。

其中,“明斯克”號的售價為450萬美元,“新羅西斯克”號為430萬美元。在今天,航母這種大國重器動輒數十億美元,甚至超過百億美元,

而區區幾百萬美元根本不足為道。所以,韓國獲得這兩艘航母,無疑就如同白撿的一樣。而且,俄羅斯當時向韓國出售的兩艘航母,完好度都很高,與其說是把航母當廢鐵賣,不如說是以廢鐵的價格將航母及其軍事技術出售給韓國。

根據當事人的回憶,兩艘航母上大量原來應該被拆掉的設備都沒有拆掉,雷達、艦空導彈系統、水聲探測系統、戰情中心和無線電對抗系統都完好無損。當海關和反間諜機構進行最後的檢查時,才發現了這個情況,而俄羅斯軍方的報備居然是已對兩艦進行安全無害化的處理。後來,俄羅斯不得不臨時組織爆破隊,把敏感的技術裝備統統給銷毀掉,兩艘航母才發送往韓國。

連出售給韓國時,俄羅斯軍方都想“瞞天過海”。而當時中國要想獲得這兩艘完整的航母,俄羅斯又有什麼不願意的呢?可惜的是,當初一遭錯失良機,成為長期的遺憾。但與此同時也應當看到,即便是沒有西方的阻撓,以當時的經濟實力,我國海軍可能也沒辦法同時消化掉兩艘4萬噸級的航母。

非常值得玩味的倒是後續,“新羅西斯克”號在韓國被拆成廢鐵, “明斯克”號在幾經倒手之後最終被賣到中國,價格是500萬美元。此時的“明斯克”號,早已經同蘇聯剛剛解體之後的“明斯克”號判若兩船,其損毀狀態令人心碎。至於“基輔”級航母,首艦“基輔”號也被我國獲得同樣在中國變成了主題公園。同級艦中還有一艘是“戈爾什科夫”號,經過改裝後交付印度,稱為其現在的唯一現役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

我國航母的理念與蘇式航母完全不同,更加適合遠海行動。這也應了一句老話,叫做沒有阻力就沒有動力。西方國家曾經的阻撓,倒讓我們對完工度較低的“瓦良格”號有了改弦易轍的機會。歷史老人的眼光,總是那麼深邃,在特定的時刻,凡人往往難以捉摸。

連出售給韓國時,俄羅斯軍方都想“瞞天過海”。而當時中國要想獲得這兩艘完整的航母,俄羅斯又有什麼不願意的呢?可惜的是,當初一遭錯失良機,成為長期的遺憾。但與此同時也應當看到,即便是沒有西方的阻撓,以當時的經濟實力,我國海軍可能也沒辦法同時消化掉兩艘4萬噸級的航母。

非常值得玩味的倒是後續,“新羅西斯克”號在韓國被拆成廢鐵, “明斯克”號在幾經倒手之後最終被賣到中國,價格是500萬美元。此時的“明斯克”號,早已經同蘇聯剛剛解體之後的“明斯克”號判若兩船,其損毀狀態令人心碎。至於“基輔”級航母,首艦“基輔”號也被我國獲得同樣在中國變成了主題公園。同級艦中還有一艘是“戈爾什科夫”號,經過改裝後交付印度,稱為其現在的唯一現役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

我國航母的理念與蘇式航母完全不同,更加適合遠海行動。這也應了一句老話,叫做沒有阻力就沒有動力。西方國家曾經的阻撓,倒讓我們對完工度較低的“瓦良格”號有了改弦易轍的機會。歷史老人的眼光,總是那麼深邃,在特定的時刻,凡人往往難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