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1月,我看過的四本書!

本文作者原創

圖片來之網路

剛剛過了陽曆年,我就給自己規定2018年一定要讀夠三十本書,我算了一下如果要完成目標,平均十天要讀夠一本書,但是人總是勵志容易堅持難!

那就姑且儘量趁著剛剛立過志的熱乎勁就努力儘快完成吧!下面介紹一下我一月看過的書,給自己勉勵一下吧!

第一本就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這本書講述錢鐘書和楊絳以及自己女兒錢園三個人生平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那句“世間萬物不堅牢,

彩雲易散琉璃脆”。

晚年的楊絳一個人先送走了女兒錢園又在次年送走了愛人錢鐘書,然後她孤獨的寫著這本回憶錄。

看完這本書後,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再次明白生命的無常,愛自己身邊的人比什麼都來得要真實些。

第二本莫言雜文集巜會唱歌的牆》

這本書是我讀莫言的第一本書,莫言不愧是榮獲過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給我的感覺就是閱讀量非常大,通過樸實手法來揭露人性的多面性。

這本書裡的各種小故事,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莫言閱讀量真大。

第三本,莫言的《四十一炮》

通過一個孩子的吹牛來映射人性的善於惡,這本書看完以後,給我以悲涼的感覺,好像再努力的人,只要不跳出原來的那個圈子,你奮鬥多少年也會被思想禁錮,既是沒有,也會被其他人拉下水。

第四本書,當代影評人,郭志凱的巜過了三十歲,

我還是少年》

這本書寫作者怎麼從三十歲開始北漂遇見的人和事,當然遇到的明星居多,裡邊有提到過各種圈裡的人,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看看這本書,看完以後,感觸最大的就是三十歲才是人生剛剛開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