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未成年人借貸購買手機,法院判決借貸行為無效

未滿18歲的小浩(化名)因背著父母借貸買手機無力還款而被借款方告上法庭。

該手機配件店在小浩簽訂了《借款合同》後將手機賣給了小浩,但小浩在償還了第一期的分期款223元後,就再未按照約定按月償還本息。黎某多次催討無果後,將該手機配件店、小浩及其父母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四被告返還其借款本金、利息、違約金及律師費合共18788.4元。

順德法院一名法官告訴記者,本案中,原告黎某與手機配件店合作,建立起由原告黎某向在校學生提供貸款,手機店向在校學生出售手機的合作模式,其動機和目的在於誘導、促使未成年人超越其自身能力進行奢侈品消費,

從而賺取利潤。如果支持或放任這一行為,會使未成年人過早地高消費,促使他們形成過度消費的不良消費觀,同時,未成年人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借貸高消費,在無經濟來源的情況下,背負債務和隱瞞父母會使未成年人承擔巨大的精神壓力,對他們品德的培養以及人身安全的保護都有巨大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