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8年比特幣失寵?加密貨幣能代替黃金嘛?

今年頭一個月,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市場無疑正經歷著寒冬。儘管比特幣去年是投資界的關注焦點,造就了許多新的百萬富翁,引發市場風向轉向區塊鏈技術,同時吸引了機構投資者的興趣。

但進入2018年,比特幣似乎已完全失寵。

據研究網站CoinDesk Inc.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比特幣價格下跌28%,為三年來最大月度降幅。週三,比特幣跌破1萬美元,創兩個月低點,較去年12月中旬所創19282.73美元紀錄高點跌去48%。儘管該貨幣曾有過一天內損失超過四分之一市值的走勢,但這些下跌通常都是短暫的。在過去五年的時間裡,比特幣在一個月內下跌超過30%的情況只出現過三次,

最近一次是2015年1月份,當時跌幅為32%。

2017年註定是加密貨幣的爆發之年——比特幣漲幅近13倍,而黃金上漲13%。不少幣圈人士認為,加密貨幣可以取代黃金。此前美國政府“關門”消息傳出後,市場避險情緒快速升溫,比特幣聞訊急漲10%,目前恰逢週末,外匯和黃金市場並未開市。至此,幣圈對於比特幣或加密貨幣取代黃金的信仰就更為忠誠。

那麼事實當真如此嗎?經歷了幾千年試煉的黃金真的要將“皇冠”拱手讓與誕生僅10年的比特幣?

在幣圈人士看來,即便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不是“新黃金”,其也絕非像各類傳統投資大佬、學者說的那樣一文不值或是徹底的泡沫;甚至有一幫篤信者認為比特幣就是未來貨幣。

在一番全球熱議下,世界黃金協會終於坐不住了,並強調“比特幣不是黃金的替代品”。協會研究部主管阿蒂加斯波動率就異常低,9年牛市中鮮少出現重大回檔。

市場可謂風平浪靜。”阿蒂加斯稱。

根據最新資料,截至2017年12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33726.2噸,比上個月的33499.6噸高出了226.6噸,增加了近0.7%。現在仍很難想像央行會持有加密貨幣。

此外,各界也認為,黃金的交易市場流動性良好,而且受到中心化的監管,相比之下比特幣則以去中心化、匿名性著稱。當然技術迷們認為這其實是比特幣的優點。

幣圈認為比特幣絕非一文不值

根據CoinMarketCap的統計,2017年,比特幣開始時價格在1000美元以下,最高時達到19000美元。過去幾年來,不乏國際投資大佬抨擊比特幣是“炒空氣”,背後毫無支撐,因此一文不值,是徹頭徹尾的泡沫。

不過,對此幣圈人士和技術迷們也有話要說。“我不在乎比特幣價格,它存活了這麼久,就說明它很有生命力。

我為比特幣背後的理念和信仰而持有,這也會啟發很多新的創新。”RadianPartners創始合夥人朱晉酈表示。

當然,幣圈人士都認為,比特幣絕非是無用的。例如,它所構建的代碼是開源的,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仔細檢查甚至修改代碼。這意味著比特幣將不斷在大家的公開監督之下發展和提升。

比特幣中國(BTCC)副總裁朱導麟此前對記者稱,“可以這樣理解比特幣的價值——在上世紀90年代早期,互聯網萌芽階段,其作為一種最基礎的TCP/IP的協定,使資訊在互聯網上能夠快速傳遞。當初的互聯網只是一種資訊的分享,可以涉及到它的人範圍很小。但我們很難相信,當下的互聯網發展已經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從技術角度來看,比特幣做到的是價值的傳輸,它的技術打破了資訊傳遞所帶來的爆發性複製問題,這是過去所做不到的,這種技術就是我們現在所稱作的區塊鏈技術。”

儘管眼下區塊鏈行業充斥著泡沫,記者也發現市面上存在各種“炒空氣項目”層出不窮,但技術本身的價值仍不能否定。

甚至還有人做過一個粗暴的計算,全世界開採的黃金總價值為7.5萬億美元,假設比特幣完全取代黃金的地位,那麼將黃金的總值除以比特幣的2100萬個總量,那麼一個比特幣可能價值35.7萬美元。

2018或成黃金、加密貨幣轉折年

“黃金圈”和“幣圈”雙方各執一詞,也各有其邏輯,但2018年很可能成為黃金和加密貨幣的轉折年。

各大機構認為,在弱美元下,此前已經鑄成大底的黃金很可能迎來一波大行情。

福匯外匯分析師表示,黃金自去年12月中旬至今保持了強勁增長態勢,隔夜創下了1366美元的兩年來高位。“下跌趨勢線目前已被確認突破,經歷了數年調整後,上方空間值得期待。上方關鍵阻力位於1367美元,若上破則1400美元並不遙遠。”

從新任美聯儲主席以及財長等官員的表態來看,弱美元的格局短期內可能成為常態。另外,歐洲經濟的改善帶來歐元持續走強,也將對美元承壓,因此機構認為黃金等非美資產具有較好的佈局機會。

相比之下,加密貨幣的“內鬥”仍在持續,當下有1400多種不同的加密貨幣,而比特幣則是市值最大的。各界認為,隨著投資人對技術和專案本身更為理性,加密貨幣可能會面臨一輪大洗牌。

互聯網萌芽階段,其作為一種最基礎的TCP/IP的協定,使資訊在互聯網上能夠快速傳遞。當初的互聯網只是一種資訊的分享,可以涉及到它的人範圍很小。但我們很難相信,當下的互聯網發展已經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從技術角度來看,比特幣做到的是價值的傳輸,它的技術打破了資訊傳遞所帶來的爆發性複製問題,這是過去所做不到的,這種技術就是我們現在所稱作的區塊鏈技術。”

儘管眼下區塊鏈行業充斥著泡沫,記者也發現市面上存在各種“炒空氣項目”層出不窮,但技術本身的價值仍不能否定。

甚至還有人做過一個粗暴的計算,全世界開採的黃金總價值為7.5萬億美元,假設比特幣完全取代黃金的地位,那麼將黃金的總值除以比特幣的2100萬個總量,那麼一個比特幣可能價值35.7萬美元。

2018或成黃金、加密貨幣轉折年

“黃金圈”和“幣圈”雙方各執一詞,也各有其邏輯,但2018年很可能成為黃金和加密貨幣的轉折年。

各大機構認為,在弱美元下,此前已經鑄成大底的黃金很可能迎來一波大行情。

福匯外匯分析師表示,黃金自去年12月中旬至今保持了強勁增長態勢,隔夜創下了1366美元的兩年來高位。“下跌趨勢線目前已被確認突破,經歷了數年調整後,上方空間值得期待。上方關鍵阻力位於1367美元,若上破則1400美元並不遙遠。”

從新任美聯儲主席以及財長等官員的表態來看,弱美元的格局短期內可能成為常態。另外,歐洲經濟的改善帶來歐元持續走強,也將對美元承壓,因此機構認為黃金等非美資產具有較好的佈局機會。

相比之下,加密貨幣的“內鬥”仍在持續,當下有1400多種不同的加密貨幣,而比特幣則是市值最大的。各界認為,隨著投資人對技術和專案本身更為理性,加密貨幣可能會面臨一輪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