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蘇教育對外開放全國領先 中外融合培養國際化人才

大批中外高水準合作辦學的示範建設培養出一批接軌國際的精英人才。

泱波 攝

中新網南京2月5日電 (記者 申冉)“借鑒國外教育經驗、發揚本土優良傳統,在江蘇省太倉市,中德合作建設職業教育的模式,正在為該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職業精英和製造人才。”5日,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瞭解到,該省教育對外開放程度持續保持全國領先,大批中外高水準合作辦學的示範建設,不僅培養出了一批批接軌國際的精英人才,

也吸引了大量外國學生留學江蘇、接受中國教育。

在2018年江蘇省教育工作會議上,江蘇省太倉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該市建設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太倉樣本”。

江蘇省教育對外開放程度持續保持全國領先。 泱波 攝

據介紹,作為全國集聚德企最多的縣級市,

江蘇太倉市在與德國企業的深度合作中,看中德國職業教育豐富經驗,學生通過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在企業掌握動手技能的“雙元”模式,將企業實踐和職業學校理論學習密切結合的特點,及時引進了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通過兩國合作教學,為當地德資企業乃至太倉其他企業培養出了一批批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記者瞭解到,太倉市區域內所有中高職院校均按照“雙元制”基本要求與相關德企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目前已建立9個“雙元制培訓中心”,完全按照“雙元制”或“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在校生人數占該市職業院校在校生總數的33%。

江蘇87所高校在校外國留學生達3.99萬名,居全國第三。

泱波 攝

目前,太倉市的“雙元制”模式延伸到整個職教體系:從中職教育起步,並在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碩士教育中成功嫁接,與德國巴登符騰堡雙元制應用技術大學、東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構建了從中職到碩士一體化的“雙元制”人才培養鏈。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介紹,作為全國教育領域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該省在2017年的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高水準示範性建設中,

新遴選培育機構和專案28個,累計達56個;新批准和備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5個,累計達354個,總數占了全國1/7,繼續保持全國首位。“2018年,江蘇還將繼續推進高校中外合作高水準示範性建設工程,啟動高職院校與國外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改革試點專案,更高標準建設教育國際交流新平臺。”

此外,作為國外留學生留學中國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江蘇多年來一直堅持實施留學江蘇行動計畫,該省的87所高校在校外國留學生達3.99萬名,同比增長20%,居全國第3位。

“2018年江蘇還將進一步加強開放融合,制定《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實施意見,提高在江蘇學習的留學生教育品質。同時,並扎實推進高校境外辦學,啟動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工程。”葛道凱說。(完)

該省的87所高校在校外國留學生達3.99萬名,同比增長20%,居全國第3位。

“2018年江蘇還將進一步加強開放融合,制定《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實施意見,提高在江蘇學習的留學生教育品質。同時,並扎實推進高校境外辦學,啟動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工程。”葛道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