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南省“2017民生工作十件大事”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排首位

2月2日,鄭報融媒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2017民生工作十件大事已正式揭曉。在全國率先建立並實施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城鎮新增就業144.21萬人,提前超額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重點民生實事目標任務;全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成效顯著,

助力脫貧攻堅分別榮獲前三。

為集中反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民生工作的新舉措和新成效,1月24日起,河南省人社廳在互聯網投票徵集社會各界意見、充分徵求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幹部職工的意見基礎上,評選出了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2017年民生工作十件大事,評選結果如下:

一、在全國率先建立並實施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大病補充醫療保險“一站式”即時結算。全省860萬困難群眾納入大病補充醫療保險體系,享受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待遇70.76萬人次,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的基礎上,

實際報銷比例平均提高了10.89個百分點,達到了83.43%,幫助大病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明顯降低,有效緩解了人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二、城鎮新增就業144.21萬人,提前超額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重點民生實事目標任務。堅持就業優先戰略,

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4.21萬人,超出重點民生實事目標34.2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6%,低於4.5%的控制目標,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穩中向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三、全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成效顯著,助力脫貧攻堅。

全省返鄉下鄉創業呈現出人數越來越多、領域越來越寬、效果越來越好的態勢。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達到100.95萬人,累計帶動就業594.78萬人,促進了鄉村和縣域經濟發展、擴大了農村轉移就業、助力了脫貧攻堅。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典型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

四、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出臺《河南省職業培訓條例》,推動職業培訓工作從政府主導向依法促進轉變。

全年組織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42.67萬人次,新培養高技能人才18.92萬人,開展職業技能鑒定考核51.76萬人。《河南省職業培訓條例》於2017年12月1日經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2次會議審議通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這將有力助推職業培訓工作從政府主導向依法促進轉變、從注重規模數量向強化內涵品質轉變,進一步厚植我省人力資源優勢。

五、持續開展“圓夢中原”赴京招聘活動,河南招才引智影響力明顯提升。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第二屆、第三屆“圓夢中原”赴京招聘高校畢業生專項服務活動,共組織450餘家各類用人單位,提供崗位1.5萬個,現場達成初步意向7591人,已錄(聘)博士碩士畢業生1066人。

六、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制定出臺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進一步下放職稱評審自主權,在全省高校、省科學院以及部分企業全面推進自主評審,暢通職稱評聘“綠色通道”,加大對基層一線的政策傾斜,全年通過高級職稱評審人數達2.1萬人。

七、中國中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開園運行。產業園區正式建成並投入運營,投資3.3億元,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首批簽約入駐15家國內外優質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園區立足鄭州、服務中原、聯通全國,為各類人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為用人單位招攬各類優秀人才,培育中原地區人力資本服務領域新的增長點,形成產業發展新動能。

八、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平臺規範化建設,基層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全省縣、鄉、村三級均建立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平臺,分別達到159、1268、20345家,方便城鄉居民就近就地辦理人社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四個不出村”,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安陽、焦作、漯河、信陽、濟源5個試點市和百城提質建設45個縣基層服務平臺實現了“四規範一提升”,資訊化水準明顯提升,服務品質和成效大幅提高。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平臺建設現場觀摩會在濟源市召開。

九、全民參保登記計畫全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資訊資料庫基本建立,全省入戶調查資訊入庫率達到100%,全民參保登記資料入庫11431.17萬人,為全面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6月底提前完成省直職工和省轄市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123家,方便了跨省異地就醫患者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鄭報融媒記者 張翼飛

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第二屆、第三屆“圓夢中原”赴京招聘高校畢業生專項服務活動,共組織450餘家各類用人單位,提供崗位1.5萬個,現場達成初步意向7591人,已錄(聘)博士碩士畢業生1066人。

六、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制定出臺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進一步下放職稱評審自主權,在全省高校、省科學院以及部分企業全面推進自主評審,暢通職稱評聘“綠色通道”,加大對基層一線的政策傾斜,全年通過高級職稱評審人數達2.1萬人。

七、中國中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開園運行。產業園區正式建成並投入運營,投資3.3億元,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首批簽約入駐15家國內外優質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園區立足鄭州、服務中原、聯通全國,為各類人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為用人單位招攬各類優秀人才,培育中原地區人力資本服務領域新的增長點,形成產業發展新動能。

八、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平臺規範化建設,基層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全省縣、鄉、村三級均建立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平臺,分別達到159、1268、20345家,方便城鄉居民就近就地辦理人社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四個不出村”,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安陽、焦作、漯河、信陽、濟源5個試點市和百城提質建設45個縣基層服務平臺實現了“四規範一提升”,資訊化水準明顯提升,服務品質和成效大幅提高。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平臺建設現場觀摩會在濟源市召開。

九、全民參保登記計畫全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資訊資料庫基本建立,全省入戶調查資訊入庫率達到100%,全民參保登記資料入庫11431.17萬人,為全面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6月底提前完成省直職工和省轄市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123家,方便了跨省異地就醫患者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鄭報融媒記者 張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