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億歐智庫:綠色物流,未來物流行業發展的主基調

文/許文慧 億歐智庫分析師

物流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是實現商品流通的橋樑。然而,傳統物流在包裝、倉儲、運輸等流程中都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

近年來,隨著物流業市場規模的擴大,快遞包裝過度、倉儲保管不當、物流車尾氣排放等問題突出,國家開始重視對物流產業的綠色化改造,2017年,國家郵政局發佈《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旨在推進快遞服務體系向高效、安全、綠色節能的方向發展。

當前,發改委正在會同商務部和郵政等部門研究在電商、快遞、外賣等領域推行綠色物流、綠色包裝的實施方案,綠色物流已成為未來物流行業發展的主基調。

在這一大趨勢下,電商物流、快遞企業等紛紛開始佈局,利用大資料、物聯網、新材料、新能源等技術對物流產業的倉儲、包裝、運輸和末端回收等各環節進行改造升級,推進綠色物流。

綠色倉儲——大資料、人工智慧助力倉儲資訊化、智慧化

傳統物流在倉儲環節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倉儲選址不當、倉內管理運營不當導致運輸成本增加、貨品損壞和資源浪費等現象。因此,搭建環保節能的綠色倉儲是實現綠色物流的重要一環。

綠色倉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倉庫和物流園區的綠色化建設,包括倉庫選址、內部佈局、以及庫區規劃,包括節能節水、排放控制等硬體設施的規劃建設等;另一方面是倉儲內部運營和管理的綠色化,

主要是指應用綠色倉儲技術對倉儲貨品進行電子化、資訊化、智慧化管理,從而達到環保節能的效果。

目前,行業內應用的綠色倉儲技術主要包括大資料、物聯網和人工智慧:

大數據:用於搭建倉儲執行資訊系統,

進行需求分析和預測,根據預測結果進行貨品規劃,從而減少倉儲成本和貨品堆積浪費

物聯網:用於追蹤貨品,提高保管存儲的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減少能源消耗

人工智慧:利用倉儲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技術進行搬運分揀,提高倉內的運營效率,節省成本和資源

綠色包裝——包裝輕量化,研發推廣可迴圈包裝材料

包裝是物流產業中耗材和浪費最嚴重的一環,

在國家郵政局發佈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中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快遞業在包裝上耗材巨大,消耗了103.2億張紙質快遞運單,147億個塑膠袋,以及86億個包裝箱。

包裝是物流產業綠色化的重鎮,從政策層面來看,當前的綠色物流相關政策也是集中在包裝上,郵政局先後出臺的《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和《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政策規劃也多次強調進行綠色包裝材料改造創新,達到包裝減量、易回收處理、可迴圈、材料高效利用等環保效果。

菜鳥、京東、蘇甯等電商物流企業作為主力軍早已開始在綠色包裝上發力,紛紛推行“電子運單”、研發可降解可迴圈的包裝材料。

菜鳥運用智慧打包演算法對包裝流程進行智慧優化,選擇更合適的箱型和定制包裝,節省15%以上的包裝耗材;蘇寧推廣和投放共用快遞盒,對快遞包裝進行重複利用;京東推行“青流計畫” ,聯合供應鏈上游推行供應鏈綠色包裝,鼓勵品牌商減少包裝耗材並使用可迴圈包裝。

物流領域中,進行包裝減量、推行綠色包裝已成必然趨勢。

綠色運輸——新能源物流車搭上智慧物流系統

在物流運輸環節,在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對燃油的消耗以及廢棄的排放是物流活動對環境產生重要影響的主要原因。運輸路線規劃不合理、運輸工具選擇不當不僅增加了道路需求面積,同時會產生大量能耗和廢氣污染。

物流領域企業在運輸上的綠色化佈局實踐主要從兩個方向出發:一是對運輸工具的選擇,從減少排放、節約能耗的角度考慮,選擇更為環保的新型運輸工具,例如京東物流購置了數百輛新能源汽車投入物流運營,蘇寧研發並推行無人機配送計畫;二是通過物流大資料平臺的搭建,對運輸網點和運輸網路進行合理的佈局規劃,通過優化運輸路線、降低空載率等措施實現節能減排、提高運輸工具利用率。

目前,物流領域已經開始將兩個方向結合,使新能源物流車連接上智慧物流系統,智慧新能源物流車的推廣將成為實現綠色運輸、推動綠色物流發展的新趨勢。

京東和菜鳥均已開始于車企合作,研發智慧新能源物流車,連接物流運輸系統,應用動態定位等技術提升運輸效率,降低空載率,實現運輸運營資料分析和管理智慧化;

傳化智聯旗下的智慧車聯網平臺提供商傳化慧聯推行的綠色物流車定制服務將大資料與新能源汽車結合,在節能減排的同時提升物流運輸效率。

綠色逆向物流——將物流的最後一公里變成綠色物流的第一公里

綠色逆向物流是基於迴圈經濟的理念,對物流過程中失去使用價值的產品和包裝進行回收和再製造的過程。物流企業通過發動快遞包裝回收類活動,推行可反復使用的包裝等途徑推進綠色逆向物流,實現綠色物流的可迴圈、可持續發展。

菜鳥網路的“回箱計畫”、京東上線的“紙箱回收系統”、1號店通過獎勵積分兌換商品的形式宣導用戶參與紙箱回收活動等都是推行綠色逆向物流的有效途徑,將物流的最後一公里,變成推行綠色物流的第一公里,從而形成回收產業鏈條,節省成本的同時達到資源迴圈利用的綠色效應。

文章版權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郵政局先後出臺的《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和《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政策規劃也多次強調進行綠色包裝材料改造創新,達到包裝減量、易回收處理、可迴圈、材料高效利用等環保效果。

菜鳥、京東、蘇甯等電商物流企業作為主力軍早已開始在綠色包裝上發力,紛紛推行“電子運單”、研發可降解可迴圈的包裝材料。

菜鳥運用智慧打包演算法對包裝流程進行智慧優化,選擇更合適的箱型和定制包裝,節省15%以上的包裝耗材;蘇寧推廣和投放共用快遞盒,對快遞包裝進行重複利用;京東推行“青流計畫” ,聯合供應鏈上游推行供應鏈綠色包裝,鼓勵品牌商減少包裝耗材並使用可迴圈包裝。

物流領域中,進行包裝減量、推行綠色包裝已成必然趨勢。

綠色運輸——新能源物流車搭上智慧物流系統

在物流運輸環節,在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對燃油的消耗以及廢棄的排放是物流活動對環境產生重要影響的主要原因。運輸路線規劃不合理、運輸工具選擇不當不僅增加了道路需求面積,同時會產生大量能耗和廢氣污染。

物流領域企業在運輸上的綠色化佈局實踐主要從兩個方向出發:一是對運輸工具的選擇,從減少排放、節約能耗的角度考慮,選擇更為環保的新型運輸工具,例如京東物流購置了數百輛新能源汽車投入物流運營,蘇寧研發並推行無人機配送計畫;二是通過物流大資料平臺的搭建,對運輸網點和運輸網路進行合理的佈局規劃,通過優化運輸路線、降低空載率等措施實現節能減排、提高運輸工具利用率。

目前,物流領域已經開始將兩個方向結合,使新能源物流車連接上智慧物流系統,智慧新能源物流車的推廣將成為實現綠色運輸、推動綠色物流發展的新趨勢。

京東和菜鳥均已開始于車企合作,研發智慧新能源物流車,連接物流運輸系統,應用動態定位等技術提升運輸效率,降低空載率,實現運輸運營資料分析和管理智慧化;

傳化智聯旗下的智慧車聯網平臺提供商傳化慧聯推行的綠色物流車定制服務將大資料與新能源汽車結合,在節能減排的同時提升物流運輸效率。

綠色逆向物流——將物流的最後一公里變成綠色物流的第一公里

綠色逆向物流是基於迴圈經濟的理念,對物流過程中失去使用價值的產品和包裝進行回收和再製造的過程。物流企業通過發動快遞包裝回收類活動,推行可反復使用的包裝等途徑推進綠色逆向物流,實現綠色物流的可迴圈、可持續發展。

菜鳥網路的“回箱計畫”、京東上線的“紙箱回收系統”、1號店通過獎勵積分兌換商品的形式宣導用戶參與紙箱回收活動等都是推行綠色逆向物流的有效途徑,將物流的最後一公里,變成推行綠色物流的第一公里,從而形成回收產業鏈條,節省成本的同時達到資源迴圈利用的綠色效應。

文章版權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