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去內蒙古一定不能錯過的十大當地美食

1| 手扒肉

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用傳統的方式宰殺,剝皮去內臟,去頭去蹄,洗淨,卸成若干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

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涮羊肉

2| 涮羊肉

這道家傳戶曉的蒙古菜,是有個傳說的。

當年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有一天,人困馬乏饑腸轆轆,他猛想起家鄉的菜肴——清燉羊肉,

於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

正當伙夫宰羊割肉時,探馬飛奔進帳報告敵軍逼近。饑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廚師於是急中生智,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裡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細鹽。忽必烈連吃幾碗,便翻身上馬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

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點了那道羊肉片。廚師選了綿羊嫩肉,

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種佐料,將帥們吃後均讚不絕口。廚師忙迎上前說:“此菜尚無名稱,請帥爺賜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從此“涮羊肉”就成了宮廷佳餚。

3| 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族人民膳食的一種傳統地方風味肉製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千百年來遊牧生活中形成的傳統佳餚,也是蒙古族招待貴賓的傳統名肴。

據說,烤全羊是目前肉製品飲食中最健康最環保最綠色的美食,

烤全羊外表金黃油亮,外部皮肉焦黃香脆,內部肉質綿軟鮮嫩,羊肉味清香撲鼻,讓人一吃上癮。

蒙古血腸

4| 蒙古血腸

血腸製作的主要原料是羊小腸和羊血。羊血是通過蒙古掏心法殺羊後的產物,將鹽、蔥末、少量的水和麵粉放入羊血中,

調成血漿。再將羊腸用鹽水洗淨,灌入調好佐料的羊血,細線紮緊羊腸兩頭于水中煮熟。

煮制過程中需用細針紮小孔給羊腸放氣,以免羊腸中的熱氣頂破羊腸。對一次未食用完的羊腸,可以在煮過手把肉的肉湯中再次烹煮加熱食用,此法集加熱與加味的雙重功效,若無肉湯,用蒸鍋加熱亦可,或經煎烤、風味更佳。

5| 羊雜

羊雜碎——蒙古族的羊雜碎在諸小吃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講究“三料”、“三湯”、“三味”。三料又分為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即心、肝、肺,又稱“三紅”;副三料即肚、腸、頭蹄肉,又稱“三白”。

三料下鍋時切成長條或細絲。三湯即“原湯雜碎”、“清湯雜碎”、“老湯雜碎”。原湯雜碎:將羊雜碎洗淨,下鍋煮好,連湯帶水一起品嘗,味在鮮美清淡。清湯雜碎:先將洗淨的羊雜碎氽一下,湯扔掉,再將雜碎蒸熟切好,重新入鍋添水放調料煮開,味在細嚼慢嚥之中。老湯雜碎:老湯即一鍋湯稠入油、色釅如醬長熬不換的羊雜碎湯,用這種湯煮的羊雜碎,其味醇厚綿長,盡在湯裡。

三味說來很簡單,凡專營羊雜碎的飯桌上都擺放著這三種佐餐之味:春意蔥蘢的香菜末兒、紅燦灼目的辣椒面兒、潔白晶瑩的食鹽,可視口味自行調兌。

風乾牛肉

6| 風乾牛肉

“風乾牛肉”是錫盟特產,被譽為“成吉思汗的行軍糧”。 牛肉幹源於蒙古鐵騎的戰糧,攜帶方便,有豐富的營養。 錫盟牛肉幹選用大草原優質無污染新鮮牛肉,結合蒙古傳統手工與現代先進工藝製作而成。口味獨特,回味無窮。

7| 蒙古包子

是草原牧民最喜歡的食品 。蒙古包子不用發酵面做皮,而採用小麥麵粉,用熱水和好後,稱為“燙麵” 。餡有幾種,一種是全羊肉餡,即整羊不分部位,全部剁餡只加蔥、薑等調味品 。這樣的餡做包子或蒸餃即純正的蒙古包子,也有的在餡中略加奶豆腐或野韭菜等野菜。另外有用牛肉做餡或是用血腸 、百葉等或加醃酸菜做餡 。蒙古包子的特點是:餡大、皮薄、味道鮮香。

8| 蒙古餡餅

蒙古族餡餅是一種風味麵食,據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以特產的蕎麥面制皮,牛羊豬肉為餡,採用幹烙水烹的方法製成。明末清初,餡餅麵食從民間傳入王府,由幹烙水烹改為用豆油、奶油煎制,並用白麵做皮,成了王府中經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餡細為特點,烙制後形如銅鑼,外焦裡嫩,餅面上油珠閃亮,透過餅皮可見裡面肉似瑪瑙,菜如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用筷子破開餅皮,熱氣升騰,香味撲鼻,引發人們強烈食欲。

蒙古族餡餅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貴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們以餡餅這種麵食,作為最好飯食招待來客。漢族有句俗語:“好吃不如餃子”,蒙族有句常話:“好吃不如餡餅”,看來餃子和餡餅是同等上乘佳品。

奶茶

9| 奶茶

若是問蒙古人日常飲食中最看重的是什麼?那必定離不開茶。一日三餐均不能沒有茶。若要有客人至家中,熱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噴噴的奶茶,表示對客人的真誠歡迎。 奶茶,蒙古語叫“烏古台措”。主要是用青茶磚或黑茶磚加奶、加鹽熬成的。

蒙古酒

10| 蒙古酒

蒙古酒是蒙古族的主要飲料之一,蒙古酒是從牛奶中提煉而成,故稱“牛奶酒”蒙古酒綿厚醇香,無色透明,少飲延年健體、活血補氣,男女老幼皆可飲之。

蒙古族制做“牛奶酒”歷史悠久,據史書載,蒙古勃兒只斤鐵木真1206年建國時每逢吉慶之日狂飲此酒,增添喜日氣氛。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尤為盛產蒙古酒。然而,時過700多年,生產蒙古酒的原始工藝流傳至今仍未改變。

老湯雜碎:老湯即一鍋湯稠入油、色釅如醬長熬不換的羊雜碎湯,用這種湯煮的羊雜碎,其味醇厚綿長,盡在湯裡。

三味說來很簡單,凡專營羊雜碎的飯桌上都擺放著這三種佐餐之味:春意蔥蘢的香菜末兒、紅燦灼目的辣椒面兒、潔白晶瑩的食鹽,可視口味自行調兌。

風乾牛肉

6| 風乾牛肉

“風乾牛肉”是錫盟特產,被譽為“成吉思汗的行軍糧”。 牛肉幹源於蒙古鐵騎的戰糧,攜帶方便,有豐富的營養。 錫盟牛肉幹選用大草原優質無污染新鮮牛肉,結合蒙古傳統手工與現代先進工藝製作而成。口味獨特,回味無窮。

7| 蒙古包子

是草原牧民最喜歡的食品 。蒙古包子不用發酵面做皮,而採用小麥麵粉,用熱水和好後,稱為“燙麵” 。餡有幾種,一種是全羊肉餡,即整羊不分部位,全部剁餡只加蔥、薑等調味品 。這樣的餡做包子或蒸餃即純正的蒙古包子,也有的在餡中略加奶豆腐或野韭菜等野菜。另外有用牛肉做餡或是用血腸 、百葉等或加醃酸菜做餡 。蒙古包子的特點是:餡大、皮薄、味道鮮香。

8| 蒙古餡餅

蒙古族餡餅是一種風味麵食,據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以特產的蕎麥面制皮,牛羊豬肉為餡,採用幹烙水烹的方法製成。明末清初,餡餅麵食從民間傳入王府,由幹烙水烹改為用豆油、奶油煎制,並用白麵做皮,成了王府中經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餡細為特點,烙制後形如銅鑼,外焦裡嫩,餅面上油珠閃亮,透過餅皮可見裡面肉似瑪瑙,菜如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用筷子破開餅皮,熱氣升騰,香味撲鼻,引發人們強烈食欲。

蒙古族餡餅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貴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們以餡餅這種麵食,作為最好飯食招待來客。漢族有句俗語:“好吃不如餃子”,蒙族有句常話:“好吃不如餡餅”,看來餃子和餡餅是同等上乘佳品。

奶茶

9| 奶茶

若是問蒙古人日常飲食中最看重的是什麼?那必定離不開茶。一日三餐均不能沒有茶。若要有客人至家中,熱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噴噴的奶茶,表示對客人的真誠歡迎。 奶茶,蒙古語叫“烏古台措”。主要是用青茶磚或黑茶磚加奶、加鹽熬成的。

蒙古酒

10| 蒙古酒

蒙古酒是蒙古族的主要飲料之一,蒙古酒是從牛奶中提煉而成,故稱“牛奶酒”蒙古酒綿厚醇香,無色透明,少飲延年健體、活血補氣,男女老幼皆可飲之。

蒙古族制做“牛奶酒”歷史悠久,據史書載,蒙古勃兒只斤鐵木真1206年建國時每逢吉慶之日狂飲此酒,增添喜日氣氛。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尤為盛產蒙古酒。然而,時過700多年,生產蒙古酒的原始工藝流傳至今仍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