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權威解讀|一號檔為億萬農民送來政策春風

今年中央一號檔:為億萬農民送來政策春風

2月5日,國新辦舉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有關情況發佈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表示,

2月4日公佈的2018年中央1號檔,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為億萬農民送來了政策的春風。

韓俊介紹,2018年中央一號檔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進入新世紀以來連續下發的第15個中央一號檔。檔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務、定政策,堅持問題導向,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党的建設作出全面部署。2018年中央一號檔描繪了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宏偉政策藍圖。

一是,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二是,

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政策舉措。

三是,要求把党管農村工作落到實處。

韓俊指出,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鄉村振興講究的是實幹。必須真刀真槍地幹、持之以恆地幹,必須有真金白銀的“硬投入”、有更加健全的政策“軟環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習近平總書記把舵定向,有党的領導的政治優勢,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億萬農民的創造精神,

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有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也有旺盛的市場需求。

搭建起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2018年檔的最大亮點就是通過謀劃一系列的重要工作抓手,搭建起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內容亮點多、政策突破點多、工作的重要抓手多。

韓俊介紹,“四梁八柱”可以概括為“八個有”:即有國家戰略規劃引領、有黨內法規保障、有日益健全的法治保障、有領導責任制保障、有一系列重要戰略重大行動重大工程作支撐、有對農民關心的關鍵小事的部署安排、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給、也有對解決“錢從哪裡來” 問題的全面謀劃。

韓俊指出,

在“四梁八柱”的頂層設計中,最基礎性的支撐是“三個一”:一是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吳宏耀指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主要是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務、定政策,明確長遠方向,搭建起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規劃》以檔為依據,明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鄉村振興的工作重點和政策舉措。具體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計畫、重大行動,確保檔得到貫徹落實,政策得以執行落地。

吳宏耀介紹,在制定中央一號文件的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聯合有關部門同步起草《規劃》,現在《規劃》的初稿已基本形成,正在按照程式進行報批。

四個方面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給農民“長效定心丸”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新形勢下,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落實黨的十九大的精神,今年的中央一號檔就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的改革任務。

第一,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政策。中央已經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以後,再延長30年。第一輪土地承包期15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期30年,再延長30年加起來就是75年,這個承包期已經是很長了。下一步要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的政策。真正給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

第二,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這項工作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非常基礎性的一個工作,現在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第三,進一步來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要在堅持落實集體土地所有權、穩定農戶土地承包權前提下,平等保護土地經營權。

第四,系統總結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經驗,逐步擴大試點,加快修改完善有關法律。

形成資金多元投入格局 保障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表示,中央一號檔對於解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錢從哪裡來的問題”有全面的謀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不斷增加。重點是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明確要求確保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公共財政首先得給力,要加快建立涉農資金整合的長效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通過財政資金撬動更多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鄉村振興。

第二,農村金融要回歸本源。要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的正確方向,健全符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農村金融機構要為鄉村振興提供多元化、多樣化的金融服務,要把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第三,拓寬資金籌措管道。長期以來,土地出讓收益,可以說是“取之於鄉,用之於城”,直接用在農村建設的比重是比較低的。要創新政策機制,把土地增值收益這塊“蛋糕”切出更大的一塊用於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檔提出,要嚴格控制未利用地開墾,集中力量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立高標準農田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將所得收益全部用於支援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具體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計畫、重大行動,確保檔得到貫徹落實,政策得以執行落地。

吳宏耀介紹,在制定中央一號文件的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聯合有關部門同步起草《規劃》,現在《規劃》的初稿已基本形成,正在按照程式進行報批。

四個方面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給農民“長效定心丸”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新形勢下,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落實黨的十九大的精神,今年的中央一號檔就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的改革任務。

第一,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政策。中央已經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以後,再延長30年。第一輪土地承包期15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期30年,再延長30年加起來就是75年,這個承包期已經是很長了。下一步要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的政策。真正給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

第二,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這項工作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非常基礎性的一個工作,現在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第三,進一步來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要在堅持落實集體土地所有權、穩定農戶土地承包權前提下,平等保護土地經營權。

第四,系統總結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經驗,逐步擴大試點,加快修改完善有關法律。

形成資金多元投入格局 保障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表示,中央一號檔對於解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錢從哪裡來的問題”有全面的謀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不斷增加。重點是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明確要求確保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公共財政首先得給力,要加快建立涉農資金整合的長效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通過財政資金撬動更多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鄉村振興。

第二,農村金融要回歸本源。要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的正確方向,健全符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農村金融機構要為鄉村振興提供多元化、多樣化的金融服務,要把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第三,拓寬資金籌措管道。長期以來,土地出讓收益,可以說是“取之於鄉,用之於城”,直接用在農村建設的比重是比較低的。要創新政策機制,把土地增值收益這塊“蛋糕”切出更大的一塊用於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檔提出,要嚴格控制未利用地開墾,集中力量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立高標準農田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將所得收益全部用於支援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