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准媽媽不想產後奶水少,為了寶寶這些坑一定要避開!

新晉寶媽後,媽媽們甚至家人們都會擔心奶水不足,夠不夠寶寶吃的問題,尤其是胸小的媽媽們,其實奶水夠不夠吃和媽媽胸的大小是沒有任何關係的,真正決定奶量的是乳腺的數量、發育程度,

以及寶寶的刺激。

而反倒是產後為了催奶的一些看似“婆婆覺得你奶不夠”的做法才真正的成為了寶寶餵養道路上的巨坑。

1、濃湯催乳

老一輩的人都覺得產後喝濃湯是大補,對準媽媽的身體恢復和下奶都有好處。所以等准媽媽生完後就給進補各種高蛋白、高脂肪的濃湯催乳。

但殊不知,產後因乳腺管還沒有通順,喝這種濃湯反而容易引起乳腺管的堵塞,造成乳汁淤積、乳☆禁☆房脹痛,甚至還會引發炎症。

並且,大量脂肪還可能引起腸胃道脹氣等不適,影響食欲,甚至體態發胖、變形等。

正確做法:

產後媽媽可按醫囑就餐(順產吃普食,剖宮產則先飲流質、半流質,通氣順利後改為普食),一般無需額外喝湯水,

如需喝湯也應以清淡的蔬菜湯為宜。媽媽可以在分娩1周後逐漸增加喝湯的量,以不引起乳☆禁☆房脹痛為原則一天喝2-3碗就足夠,要注意不要喝濃湯,高脂肪的濃湯,例如:老母雞湯、豬蹄湯、肥排骨湯等,不但油膩影響食欲,喝多了還容易發胖。此外寶寶喝了含有過多脂肪的奶水極易造成不能很好吸收而引起腹瀉。

精肉湯、蔬菜湯、蛋花湯、鮮魚湯等都比較適合產後喝。小編再友情提醒一點,

湯和肉要一起吃,這樣才能真正攝取到營養。

2、中藥進補

與濃湯催乳同一心理的做法就是大補特補,當新媽媽出院後,幾乎每天都在吃各種大補的食物,什麼甲魚、海參、人參、冬蟲夏草、阿膠一起上,覺得什麼有營養就吃什麼。但其實對於剛生完寶寶的寶媽來說有些大補的東西並不適合吃。

有些看似有營養但是可能具有“回奶”功效是不利於子宮恢復的食物要先弄清楚,比如紅棗桂圓湯、人參湯、鴿子湯、韭菜、大麥茶等等。

3、攢奶水

有的新晉寶媽沒有經驗,覺得奶水少的時候就要延長給寶寶餵奶時間間隔,

這樣就可以給寶寶多攢些奶水,殊不知,攢奶水只會讓乳汁越來越少。因為乳☆禁☆房在分泌乳汁的時候會根據“存貨”的多少決定分泌量,所以乳☆禁☆房每次被“清空”才是最好的狀態,說的通俗點就是奶水是越吃越多的。

所以正確做法應該是:

根據寶寶的需求,給予寶寶正確、有效的母乳餵養,刺激母體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從而促進乳汁的分泌。如果寶寶吃飽了,但乳☆禁☆房還有剩餘的乳汁,建議用吸奶器把它們“清空”。

4、晚開奶

產後新媽特別累,想休息當然是無可厚非的。此時,家人們也會很體諒的不去打擾寶媽,想讓她先休息好了養足精神再給寶寶餵奶。但其實這樣做是不妥的!分娩後10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是開始母乳餵養的黃金時期,所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最好在產後30分鐘左右讓寶寶吃奶,做到早開奶。開奶之後,保持“勤餵奶”的狀態,這樣才能良性迴圈,使身體產生更多的泌乳素,刺激乳腺泡,分泌更多乳汁。

所以產後的寶媽媽可一定要記住,為了寶寶有足夠的母乳來餵養千萬別踩中以上誤區哦。

但乳☆禁☆房還有剩餘的乳汁,建議用吸奶器把它們“清空”。

4、晚開奶

產後新媽特別累,想休息當然是無可厚非的。此時,家人們也會很體諒的不去打擾寶媽,想讓她先休息好了養足精神再給寶寶餵奶。但其實這樣做是不妥的!分娩後10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是開始母乳餵養的黃金時期,所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最好在產後30分鐘左右讓寶寶吃奶,做到早開奶。開奶之後,保持“勤餵奶”的狀態,這樣才能良性迴圈,使身體產生更多的泌乳素,刺激乳腺泡,分泌更多乳汁。

所以產後的寶媽媽可一定要記住,為了寶寶有足夠的母乳來餵養千萬別踩中以上誤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