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起點很低理想很高時…》這碗雞湯無毒且有料

文/林桔

這是一本名字透著俗氣的書,它的全名是《當起點很低理想很高時,高考落榜生到牛津大學的逆襲之路》,無論是“高考落榜生”、“牛津大學”還是“逆襲”都是為了引起讀者的噱頭,

這種吸引方法可謂是屢見不鮮卻也屢試不爽。就像是我不喜歡這名字,但也在閒暇之餘忍不住好奇想一探究竟,希望他的逆襲之路能夠讓我有所借鑒。

運氣好的是,看完的我認為這是一本被名字俗化了的好書。

就以書中的一句話來開始吧:

“人不可能沒有畏懼、惰性、疲勞……任何把自己打造得跟完人一樣的人,都是虛偽的,同時也大可不必。我們真心喜歡的,往往不是天生的完人,
而是那些用堅毅克服人性弱點的人。”

-01- “內因”

什麼是“內因“?

用作者的話說,“內因“在現實世界中的物化便是我們在生活中所能取得的成就,即內因決定了外果,外果是內因的現實表現。

內因源於何處?

每個人的內因都不相同,但無論是誰,都有一部分內因是與生俱來的。

我們從小學習能力的強弱,記性的好壞,方向感的強弱…這些都是內因,但這些天生的部分占比很小,絕大多數的內因源於我們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所得到的經驗,積攢的教訓,收穫的見聞,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這些看似隨時間消散的過往都會化作深藏在心底的蠶絲,漸漸編織成為能夠網羅天地的盔甲,包裹著你的心,提升你戰鬥力和防禦值,
讓你鋒利如利刃,堅固如磐石。

內因決定了我們的外在表現。

每個人都希望成為帶著光環的存在,希望自己博古通今、天文地理樣樣精通,在任何場合、任何人面前都能做到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是要想有這樣的外在表現就必須要有深厚的內因與之匹配。簡單來說,你如果沒有深入鑽研歷史、熟讀史書就不可能做到博古通今,你如果不努力練習在不同場合說話,

不經歷尷尬和冷場,你就做不到在各種場合都遊刃有餘,處理得當。

我們要想有多好的表現,就必須要有多強大的內因,而內因源自日積月累,不可一蹴而就,留心生活,珍惜時間,不遺餘力地抓住機會來鍛煉和培養自己,讓強大的內因支撐你隨時可能到來的夢想。

-02- 追夢

卡耐基梅隆大學蘭迪-鮑什教授的一句話:“前進道路上,磚牆的存在是有道理的。它不是為了攔住我們,只是讓我們可以證明自己有多想到另一邊去。

夢想是永恆的時代主題,是我們從小到大被追問過無數次的問題。

小時候,我們還不知道夢想的意義,我們只知道老師、科學家、宇航員…這些標準的答案用來回答夢想的提問是不會出錯,也不會引得嘲笑的,所以我們的夢想中規中矩,大同小異。

後來,我們長大了,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瞭解,這個世界的紛繁多彩也讓我們開始重新定義夢想,夢想也第一次有了嚮往的味道,但現實往往半道殺出,挫我們一個措不及急。夢想和麵包對於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可兼得的,夢想?麵包?這是一個問題,一個足以改變我們一生的問題。

這本書的作者韓一深刻體會了追夢的不易,因為他選擇的都是佈滿荊棘的尋夢之路。幸運的是他不必為麵包發愁,但他對麵包的需求也不大,因為他常常因為學習而忘記吃飯或隨便解決,花銷著實不大。

作者韓一並不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相反,因為母親生他的時候並不順利,這讓他的起始智商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事實表明,作者通過日後不斷的閱讀把自己的內因逐步提高到了超越同齡人的水準,雖然這內因主要體現在閱讀積累上,但也足夠了,至少讓他知道了自己的所長所好,要走什麼樣的路(去牛津大學留學)。

在他確定夢想的過程中,閱讀給予了他最大的幫助,用作者的話說:“閱讀使人你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不由自主地從大一統的”普世價值觀“裡獨立出來,重新思考被時代當作理所當然的一切,這是建立獨立思考能力的必經之路。”

如果此刻的你深陷俗世的桎梏,或許閱讀也能夠幫助你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人生的真諦。

夢想確立了然後呢?

追唄。

韓一作為一位醉心課外讀物,連大學都沒有順利考上的高考落榜者,在短暫的沉淪(一個下午的時間都不到)後,以自己強大的內心和足夠的積累迅速地確定了要考牛津大學這一看起來不可能的目標。

為了實現它,他在報紙上找到了一個說可以提供英國大學入學考試機會的預科學院,毅然決然地報了名,從此成為了一個連UK都不知道的英國牛津大學追夢者。

他的追夢過程很辛苦,這份辛苦不是源於他的基礎很差,也不是源於他並不出眾的智商,這份辛苦源於他自己,因為他無比努力、從不敷衍,任何事他都拿出百分之一萬的付出去對待,最後,他不出意外的成功了,而且他的成功遠高於他的初始設定,任何看過他奮鬥過程,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能成功。

這也向我們揭示了另外一個道理:你奮鬥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前提是你付出了比這個目標所要求的更多的努力。

這本書還介紹了作者生活中的很多其他部分,有趣卻也不顯得庸餘,如果你想要真正感受這本書所擁有的力量,那麼親自一讀必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再以書中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讀後感:”很多時候,運氣使我們到了一個不該有的高度,運氣走了以後,我們發現“高處不勝寒”。這不是低估,這只是一種回歸。如果連這都不滿意,那麼我們就太沒有自知之明了。“

真相總是血淋林,但也能讓我們猶如醍醐灌頂,總之,生活沒有那麼高不可攀,只要你足夠努力。

所以我們的夢想中規中矩,大同小異。

後來,我們長大了,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瞭解,這個世界的紛繁多彩也讓我們開始重新定義夢想,夢想也第一次有了嚮往的味道,但現實往往半道殺出,挫我們一個措不及急。夢想和麵包對於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可兼得的,夢想?麵包?這是一個問題,一個足以改變我們一生的問題。

這本書的作者韓一深刻體會了追夢的不易,因為他選擇的都是佈滿荊棘的尋夢之路。幸運的是他不必為麵包發愁,但他對麵包的需求也不大,因為他常常因為學習而忘記吃飯或隨便解決,花銷著實不大。

作者韓一並不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相反,因為母親生他的時候並不順利,這讓他的起始智商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事實表明,作者通過日後不斷的閱讀把自己的內因逐步提高到了超越同齡人的水準,雖然這內因主要體現在閱讀積累上,但也足夠了,至少讓他知道了自己的所長所好,要走什麼樣的路(去牛津大學留學)。

在他確定夢想的過程中,閱讀給予了他最大的幫助,用作者的話說:“閱讀使人你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不由自主地從大一統的”普世價值觀“裡獨立出來,重新思考被時代當作理所當然的一切,這是建立獨立思考能力的必經之路。”

如果此刻的你深陷俗世的桎梏,或許閱讀也能夠幫助你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人生的真諦。

夢想確立了然後呢?

追唄。

韓一作為一位醉心課外讀物,連大學都沒有順利考上的高考落榜者,在短暫的沉淪(一個下午的時間都不到)後,以自己強大的內心和足夠的積累迅速地確定了要考牛津大學這一看起來不可能的目標。

為了實現它,他在報紙上找到了一個說可以提供英國大學入學考試機會的預科學院,毅然決然地報了名,從此成為了一個連UK都不知道的英國牛津大學追夢者。

他的追夢過程很辛苦,這份辛苦不是源於他的基礎很差,也不是源於他並不出眾的智商,這份辛苦源於他自己,因為他無比努力、從不敷衍,任何事他都拿出百分之一萬的付出去對待,最後,他不出意外的成功了,而且他的成功遠高於他的初始設定,任何看過他奮鬥過程,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能成功。

這也向我們揭示了另外一個道理:你奮鬥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前提是你付出了比這個目標所要求的更多的努力。

這本書還介紹了作者生活中的很多其他部分,有趣卻也不顯得庸餘,如果你想要真正感受這本書所擁有的力量,那麼親自一讀必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再以書中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讀後感:”很多時候,運氣使我們到了一個不該有的高度,運氣走了以後,我們發現“高處不勝寒”。這不是低估,這只是一種回歸。如果連這都不滿意,那麼我們就太沒有自知之明了。“

真相總是血淋林,但也能讓我們猶如醍醐灌頂,總之,生活沒有那麼高不可攀,只要你足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