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訪導演姚曉峰:《戀愛先生》究竟是怎麼火起來的?

文|申敏編輯|朴芳

牙醫+戀愛顧問,美食博主+甜品店老闆,時尚買手+美妝達人+淘寶店主……當越來越多不同屬性的職業通過排列組合疊加在同一個人身上時,“斜杠青年”這個概念便誕生了!

程皓,一位目前活躍在螢屏上佔據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資的熟男,正是一名身兼高端診所牙醫與戀愛專家于一身的斜杠青年,他也是熱播劇《戀愛先生》的男主角。

《戀愛先生》這部都市情感劇在開年檔突然“空降”東方、江蘇雙台,無論在收視率還是網播量均遙遙領先、傲視群雄,不僅將同檔期競爭對手遠遠甩出了幾條街,還在最新的收視率上超過了1.8,在榜單中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既視感。

《戀愛先生》播出前,犀牛娛樂採訪了該劇的出品人賈軼群,探尋了這部真心換真情的“戀愛手冊”蘊藏的秘密。

如今該劇播出正好過半,號稱解決情感“疑難雜症”,探討兩性關係的“情感教科書”究竟效用如何?都市情感劇怎樣才能打破舊套路去創新?……帶著這些疑問,犀牛娛樂特意專訪了《戀愛先生》的導演姚曉峰,聽他答疑解惑。

被“斜杠青年”打動接拍該劇 人物深刻度可更完美

姚曉峰何許人也?《唐山大地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大丈夫》、《小丈夫》、《虎媽貓爸》……這些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電視劇均出自他手。

2014年姚曉峰憑藉《大丈夫》獲得第2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提名;2016年更是憑藉《虎媽貓爸》榮膺第19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導演。在業內人士看來,姚曉峰幾乎是電視劇高品質、高口碑、高收視的“三高”保證。

▲《戀愛先生》導演姚曉峰

正在熱播的這部描繪現代都市男女群像,用“輕喜劇”的方式折射兩性問題的都市情感電視劇《戀愛先生》正是由姚曉峰執導的。聊到與這部劇的淵源,姚曉峰對犀牛娛樂說道,當初最打動自己是劇本中關於“斜杠青年”這一類特殊人群具有的多重性。

因為人物身份的多樣性會賦予故事更多的可能性,這也是《戀愛先生》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然而要想拍好一部既要保證主人公出彩,又對周邊人物面面俱到的群像戲,難度可想而知。雖然《戀愛先生》一直穩居收視冠軍,但現在回看這部劇,自我要求甚高的姚曉峰仍然認為還是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完美。

“都市人的現代雙重生活這個點其實是可以深挖的。理想與現實差距很大,

每個人內心都有詩和遠方,這方面的深刻性挖得還不夠,動人點挖得不太多,這是一個遺憾。父子線做得還行,男女情感之間做的感覺還不夠,另外三個輔助人物稍微有些潦草,應該更深挖人物內心世界的。總的來說,這部劇的趣味性大於深刻度。”姚曉峰略顯嚴肅地說道。

《戀愛先生》不僅科普了“戀愛顧問”這一職業,還向都市男女傳授了如何敞開心扉、接納另一半的戀愛秘笈。雖然這部劇定位為都市情感劇,但卻摒棄了各種狗血式的恩怨情仇感情糾葛,反而將重心放到了角色塑造方面。

比如為了打破靳東固有的成熟穩重“老幹部”形象,姚曉峰特意找來張叔平為靳東打造劇中角色的專屬造型,從頭到腳來了個“大改造”。於是我們看到靳東搖身變成了留著門簾劉海、裝扮嬉皮雅痞的魅力男士。

當犀牛君問道,為了成功塑造角色,除了造型以外,在哪些方面還有特別下功夫時,姚曉峰表示,只有改造了人物的形象,才能幫他們找到劇中角色的感覺,他們的言談舉止也會更貼合角色。因為人物外形造型的改變是能影響到人物情感的,通過改變外表來改變他們的內心才是自己真正的目的。

隨著《戀愛先生》的熱播,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了討論大軍的行列。一些關於角色的爭議性話題也隨之出現。被提及較多的則是靳東飾演的男主角似乎一直在說教,在別人面前是滔滔不絕的“戀愛專家”,一到自己就變成了“感情白癡”。

對於觀眾的質疑,姚曉峰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雙重性格是程皓這個人物的特色,他內心是個特別羞澀的人,不敢向女生表達,但他表面裝得嬉皮、調侃。作為一個感情專家,他是演給別人看的,他不願意讓別人看到他真實的內心世界,所以要靠女主角和他的好哥們來揭穿他,幫他找回自我。這是當下人的共性,叫做撕下偽裝的面具。現在很多人都習慣把自己偽裝起來,這樣很難找到真愛,但是越偽裝、越孤獨,會形成惡性循環。”

商務植入成亮點 引發粉絲圈熱議

廣告植入多且硬,是現代都市劇的一大通病。滿屏五花八門的廣告品牌令人眼花繚亂,劇中演員冷不丁冒出的口播式廣告語,更令人啼笑皆非。然而這一切卻無法避免,誰叫金主爸爸砸錢了呢!當“廣告養劇”成為一種常態,如何平衡劇集品質與商務植入便成了擺在導演面前的一道難解的選擇題。

然而《戀愛先生》的商務植入,卻並沒有讓人有違和感。相反地,之前某集當中的一個短短3分鐘的橋段竟然將電視劇情節、植入品牌、明星粉絲三者串聯在一起,甚至還起到了粉絲因為廣告植入而自發安利該劇的效果。

“吳亦凡的臺詞是現場臨時加的,原來男二號拿牙片追女孩的這段戲裡的這幾句臺詞是虛詞,我們就想說編個名人,就隨口說到吳亦凡。後來我一想,吳亦凡不正好是舒客的代言人嗎,結果剛好把品牌代言人加到臺詞裡了。”姚曉峰笑著說道。

作為劇集品質的把關人,姚曉峰有著自己的底線。拒絕吆喝式的廣告硬植入,要融入到生活細節裡,真實自然、符合邏輯,這些都是他一直以來堅守的原則。比如這次拍《戀愛先生》,他在現場會根據廣告植入點,結合劇情來設計,將品牌融入到戲裡。如今在文藝性和商業性權衡方面,掌握了一套方法的姚曉峰已經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試圖用“強情節”打破都市情感劇“生活流”的老套路

縱觀姚曉峰多年來的作品,幾乎都以情感類的現實主義題材為主,以老百姓最關心的社會話題為切入口來講述普通小人物的故事,找准情感共鳴點傳遞普世價值觀。對人物內心世界挖得越深,社會話題探討得越透徹,作品的影響力就越大。

在“得女性者得天下”的口號之下,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女性向”影視作品,而作為男性導演的姚曉峰,卻深諳女性受眾心理與審美口味,創造出多部交口稱讚的好作品,還吸引了一群女性擁躉者。

“小人物視角+社會話題敏感度+投女性所好”,這套成功法則儼然成為了姚曉峰在電視劇領域成功的不二法寶。雖然已經有了多部代表作,但是姚曉峰卻並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他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打破當下都市情感劇陷入“生活流”套路的現象。

姚曉峰向犀牛娛樂透露,自己已經摸索出了“解題的鑰匙”,“我想換個路子去拍都市情感劇,想把類型化的題材和生活嫁接在一起,偏情節一點,想加入強情節。這方面可以借鑒美劇,比如《紙牌屋》是政治懸疑劇的外殼,但實際上講了夫妻關係和特殊人群的生活狀態。還有美劇《國土安全》的內核也是都市生活情感劇,但它有一個驚悚懸疑的外殼。我們現在的都市情感劇過多地展示了生活流,但是情節不夠曲折和抓人,完全是靠人物在立劇。”

至於如何做到既能保證強情節,又能避免落入狗血俗套。姚曉峰也有著自己的見解,“假定性的情節、事件和人物關係,但是構建在真實的人物邏輯、動機、關係、情感,以及生活環境之上,只要放在一個真實的氛圍裡就成立。”

未來想嘗試拍軍旅題材和挑戰電影

心思細膩的姚曉峰擅長情感表達,雖然在生活中他有著男人的理性,但是他的作品卻情感湧動、直擊人心。姚曉峰繼續發揮著自己的優勢,下一部作品他將鏡頭轉向一對父子,將圍繞著兩人在國外的經歷展開故事。

姚曉峰透露了正在籌備的新戲《留學生》的情況,“準備啟動的是一個十七歲少年和父親一起去美國留學的故事,講的是父子重生。其實孩子教育的話題是我一直關注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把他們送出國留學,希望換個環境改變他們,包括父母自己也希望通過出國逃離國內的現實社會,但是他們後來會發現即使環境改變,也改變不了自己,只有改變內心才能迎來新生。”

雖然會繼續深耕都市情感劇,但由於兒時的成長環境,姚曉峰心中的部隊大院情結讓他一直想嘗試拍攝軍旅題材電視劇。他坦言自己非常瞭解軍人,有信心能塑造出更好的、有別於以往螢屏上出現的軍人形象。

在電視劇領域,姚曉峰作為導演,無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但他說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自己的電影夢想迄今為止還沒有機會實現。

“我想拍一些小題材、有情懷、內心表達的東西,不做重工業大片,我覺得文藝片更適合表達我的內心,因為電視劇說到底還是編劇和演員的藝術,導演只是錦上添花;電影才真正是導演的藝術,導演才能把控全域,所以我還是想用電影來證明我當導演的能力。”姚曉峰說道。

即使電影風險比電視劇大,但在夢想這條路上,姚曉峰依然義無反顧。我們也期待這位用鏡頭還原世間百態,為螢屏觀眾帶來感動的導演,能早日實現夢想,讓觀眾能走進電影院感受“姚式文藝片”的魅力。

雖然這部劇定位為都市情感劇,但卻摒棄了各種狗血式的恩怨情仇感情糾葛,反而將重心放到了角色塑造方面。

比如為了打破靳東固有的成熟穩重“老幹部”形象,姚曉峰特意找來張叔平為靳東打造劇中角色的專屬造型,從頭到腳來了個“大改造”。於是我們看到靳東搖身變成了留著門簾劉海、裝扮嬉皮雅痞的魅力男士。

當犀牛君問道,為了成功塑造角色,除了造型以外,在哪些方面還有特別下功夫時,姚曉峰表示,只有改造了人物的形象,才能幫他們找到劇中角色的感覺,他們的言談舉止也會更貼合角色。因為人物外形造型的改變是能影響到人物情感的,通過改變外表來改變他們的內心才是自己真正的目的。

隨著《戀愛先生》的熱播,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了討論大軍的行列。一些關於角色的爭議性話題也隨之出現。被提及較多的則是靳東飾演的男主角似乎一直在說教,在別人面前是滔滔不絕的“戀愛專家”,一到自己就變成了“感情白癡”。

對於觀眾的質疑,姚曉峰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雙重性格是程皓這個人物的特色,他內心是個特別羞澀的人,不敢向女生表達,但他表面裝得嬉皮、調侃。作為一個感情專家,他是演給別人看的,他不願意讓別人看到他真實的內心世界,所以要靠女主角和他的好哥們來揭穿他,幫他找回自我。這是當下人的共性,叫做撕下偽裝的面具。現在很多人都習慣把自己偽裝起來,這樣很難找到真愛,但是越偽裝、越孤獨,會形成惡性循環。”

商務植入成亮點 引發粉絲圈熱議

廣告植入多且硬,是現代都市劇的一大通病。滿屏五花八門的廣告品牌令人眼花繚亂,劇中演員冷不丁冒出的口播式廣告語,更令人啼笑皆非。然而這一切卻無法避免,誰叫金主爸爸砸錢了呢!當“廣告養劇”成為一種常態,如何平衡劇集品質與商務植入便成了擺在導演面前的一道難解的選擇題。

然而《戀愛先生》的商務植入,卻並沒有讓人有違和感。相反地,之前某集當中的一個短短3分鐘的橋段竟然將電視劇情節、植入品牌、明星粉絲三者串聯在一起,甚至還起到了粉絲因為廣告植入而自發安利該劇的效果。

“吳亦凡的臺詞是現場臨時加的,原來男二號拿牙片追女孩的這段戲裡的這幾句臺詞是虛詞,我們就想說編個名人,就隨口說到吳亦凡。後來我一想,吳亦凡不正好是舒客的代言人嗎,結果剛好把品牌代言人加到臺詞裡了。”姚曉峰笑著說道。

作為劇集品質的把關人,姚曉峰有著自己的底線。拒絕吆喝式的廣告硬植入,要融入到生活細節裡,真實自然、符合邏輯,這些都是他一直以來堅守的原則。比如這次拍《戀愛先生》,他在現場會根據廣告植入點,結合劇情來設計,將品牌融入到戲裡。如今在文藝性和商業性權衡方面,掌握了一套方法的姚曉峰已經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試圖用“強情節”打破都市情感劇“生活流”的老套路

縱觀姚曉峰多年來的作品,幾乎都以情感類的現實主義題材為主,以老百姓最關心的社會話題為切入口來講述普通小人物的故事,找准情感共鳴點傳遞普世價值觀。對人物內心世界挖得越深,社會話題探討得越透徹,作品的影響力就越大。

在“得女性者得天下”的口號之下,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女性向”影視作品,而作為男性導演的姚曉峰,卻深諳女性受眾心理與審美口味,創造出多部交口稱讚的好作品,還吸引了一群女性擁躉者。

“小人物視角+社會話題敏感度+投女性所好”,這套成功法則儼然成為了姚曉峰在電視劇領域成功的不二法寶。雖然已經有了多部代表作,但是姚曉峰卻並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他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打破當下都市情感劇陷入“生活流”套路的現象。

姚曉峰向犀牛娛樂透露,自己已經摸索出了“解題的鑰匙”,“我想換個路子去拍都市情感劇,想把類型化的題材和生活嫁接在一起,偏情節一點,想加入強情節。這方面可以借鑒美劇,比如《紙牌屋》是政治懸疑劇的外殼,但實際上講了夫妻關係和特殊人群的生活狀態。還有美劇《國土安全》的內核也是都市生活情感劇,但它有一個驚悚懸疑的外殼。我們現在的都市情感劇過多地展示了生活流,但是情節不夠曲折和抓人,完全是靠人物在立劇。”

至於如何做到既能保證強情節,又能避免落入狗血俗套。姚曉峰也有著自己的見解,“假定性的情節、事件和人物關係,但是構建在真實的人物邏輯、動機、關係、情感,以及生活環境之上,只要放在一個真實的氛圍裡就成立。”

未來想嘗試拍軍旅題材和挑戰電影

心思細膩的姚曉峰擅長情感表達,雖然在生活中他有著男人的理性,但是他的作品卻情感湧動、直擊人心。姚曉峰繼續發揮著自己的優勢,下一部作品他將鏡頭轉向一對父子,將圍繞著兩人在國外的經歷展開故事。

姚曉峰透露了正在籌備的新戲《留學生》的情況,“準備啟動的是一個十七歲少年和父親一起去美國留學的故事,講的是父子重生。其實孩子教育的話題是我一直關注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把他們送出國留學,希望換個環境改變他們,包括父母自己也希望通過出國逃離國內的現實社會,但是他們後來會發現即使環境改變,也改變不了自己,只有改變內心才能迎來新生。”

雖然會繼續深耕都市情感劇,但由於兒時的成長環境,姚曉峰心中的部隊大院情結讓他一直想嘗試拍攝軍旅題材電視劇。他坦言自己非常瞭解軍人,有信心能塑造出更好的、有別於以往螢屏上出現的軍人形象。

在電視劇領域,姚曉峰作為導演,無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但他說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自己的電影夢想迄今為止還沒有機會實現。

“我想拍一些小題材、有情懷、內心表達的東西,不做重工業大片,我覺得文藝片更適合表達我的內心,因為電視劇說到底還是編劇和演員的藝術,導演只是錦上添花;電影才真正是導演的藝術,導演才能把控全域,所以我還是想用電影來證明我當導演的能力。”姚曉峰說道。

即使電影風險比電視劇大,但在夢想這條路上,姚曉峰依然義無反顧。我們也期待這位用鏡頭還原世間百態,為螢屏觀眾帶來感動的導演,能早日實現夢想,讓觀眾能走進電影院感受“姚式文藝片”的魅力。